![]() ![]() ![]() |
|
|
|
2019/07/28 21:24:56瀏覽3689|回應0|推薦14 | |
【王志鈞商戰專欄】 半導體大老胡定華7月11日安詳辭世,讓科技界緬懷不已。 去年5月,我曾協助工研院撰寫「積體電路發明60年」專刊,有幸深度訪談這位半導體前輩。據悉此次訪談是他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有必要追述一下這位長者風範。 記得當時見到這位素昧平生的長者時,他談笑風生地指出,最近在研究如何關掉一間公司,並感慨在台灣開一間公司很簡單,只需一周;但正式結束一間企業卻須耗時兩、三年,顯示法規不合時宜、有待修改。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見,胡定華不但是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開創性英雄,同時也是一個有始有終的謙謙君子,不忘為自己的事業收尾,不希望身後留下爛攤企業。 另外,他也談到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能成功,歸因於技術能與國際同步接軌。 他指出,1958年雖為IC晶片發明年,但1968年英特爾(Intel)成立才進入商用量產;不到十年後,台灣就有能力進行專業製造,因而能贏得國際科技廠的信賴,委以製造重任。 胡定華還透露,1976年台灣雖獲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技轉積體電路技術,但RCA並非相關技術的領先者,故身為計畫主持人的他,除派19人團隊前往RCA美國總部取經外,還暗埋伏兵,派人到其他科技大廠學習所缺技術,不斷補強團隊人才,方能領先國際。 1977年,工研院成功打造出全台首座積體電路示範工廠;隔年夏天,7.5微米製程產品良率高達7成,遠勝RCA母廠的5成良率,一舉震驚全球,也奠下日後台灣發展晶圓代工的基礎。 1987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成立。在此之前,張忠謀早已在1985年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胡定華為副院長,兩人共同打造新創事業。 他回憶說,自己和Morris(張忠謀)合作四年,每天從早上七、八點工作到晚上七、八點,負責的工作是決策選項分析,並謙稱「我是一個很好的幕僚人才」、「自己絕不幫老闆做決策」。 正是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讓英特爾於1988年起便決定下單台積電,從而吸引國外IC設計公司紛紛跨海來台利用竹科半導體製程的專業代工模式。 在台積電成功接單後,胡定華才離開工研院,從此振翅高飛,展開自己的創投之路,以創投模式帶領台灣半導體產業遍地開花。 從這些點點滴滴可以看見,胡定華是一個功成而弗居的人,更是一個雄圖大略卻總不忘退居幕後。他成人之美的開闊胸襟,有始有終的做事態度,在在值得後人學習。 偉哉!台灣有此前賢,難怪能成就半導體偉業! 王志鈞 自由時報專欄 2019/07/25 為協助更多人邁向職場成功之路,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提供下列兩項人生教練與青年創業諮詢服務,費用僅需NT100與888,歡迎多加利用: A、馬上心靈自由又有錢 B、商戰攻略-風林火山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