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4 09:23:59瀏覽2032|回應7|推薦62 | ||||||||||
台灣社會當前的困境之一就是工作機會越來越少,薪資也多年不漲。很多人都想了解孰令致之。這問題牽涉層面很廣,答案也不只一個,但是時空Hopper發現一個現象與這些問題息息相關,卻似乎沒有多少人注意到。 這現象就是台灣過去多年裡,負笈海外的尋求正式學位的留學生越來越少,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的人又更少。過去在舊金山灣區也就是矽谷這一帶,總是可見到許多三十歲出頭,剛拿到博、碩士學位的台灣留學生及其小家庭,但近幾年所見幾乎都是大陸同胞。 簡單的說,留學生愈少,替家鄉創造的工作機會就愈少。例如,Hopper在先前所服務的兩個美國高科技公司的工作裡,都負責建立了台灣分公司,分別創造了15~20個職務,負責台灣本地甚至包含大陸與東南亞的市場。在台灣本地的市場推廣,需要代理商與經銷商,又可間接創造一些工作機會。再看薪資,一個中階區域業務主管,如分管日本或是韓國市場的,年薪不含獎金至少都是台幣百萬,分公司的最高主管至少都是年薪兩三百萬以上。台灣分公司的管轄範圍越大,規模就越大,主管的薪水當然跟著水漲船高。但是換個角度,如果當年坐Hopper位子的人是一位大陸的留學生,那麼很可能就會把這分公司開在上海或是深圳。所有的直接與間接工作機會就移到了大陸。 我沒有足夠數據估算一個留學生可以在家鄉產生多少直接與間接的工作機會,但是中港台三地一直都是科技產地,是矽谷眾多科技公司的首要目標市場。一個留學生畢業後在美國工作幾年都有機會升上初階主管職,不管是搞研發或是行銷的,都會跟家鄉產生關連。搞研發的可能會在台灣增設研發部門或是外包,因為台灣工程師素質高,也勤奮。做行銷的,也會在台灣成立亞太分公司並成為前進大陸的跳板。 我週遭一半以上的朋友幾乎都有這樣的連繫,估計一個做到管理職或是專案計畫主管的留學生,至少可以創造出3個工作機會。當然,不見得每個留學生都能成為主管,但是1/3的留學生在工作數年後成為初階主管是一個合理估算,1/3主管乘以3個工作機會=1,所以可以大致的說,有多少留學生在海外工作奮鬥,就有多少工作機會在家鄉產生。如果有五萬留學生,就有五萬個工作。就算再打個七折八扣,也有個三、兩萬個工作。留學生每年持續增加,在家鄉台灣的工作機會也會跟著增加。 但是到了今天,大陸留學生在美國讀書已超過10萬人以上,而台灣只有兩萬出頭。台灣留學生畢業後多回台灣,而大陸留學生約有七成會留下來。己消彼長之下,現在思科,微軟與英代爾等跨國巨頭公司的中層主管裡,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組成的勢力也越來越龐大,所以可以想見有多少工作機會從台灣流向了大陸。我現在公司的員工裡,35歲以下的華人,不是ABC就是大陸留學生,台灣留學生的數量是零。令人感嘆。 台灣是一個依靠對外貿易而生存的海島,貿易與外交一樣,要做的好就要到前線去。舉個例子,如果駐美大使長期居住在台灣,怎能做好外交工作 ? 過去的老華僑是革命之母,現在的新華僑是經濟上的橋梁與助力,當橋梁遠端的人愈來愈少之時,台灣的機會當然也就愈來愈少。這就是台灣困境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年輕一代為什麼不出來闖闖呢 ?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