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中華文化的三大部
2008/05/08 04:16:20瀏覽514|回應2|推薦3

1. "古代傳統中華文化"所指的是什麼? 其本質又是什麼?
天豬的看法是: "易" 與 "不易" 的二元辯證思想。 "易" 者意為 "權變"、而 "不易" 者意為 "克觀法則",整個古中華文化的學說都是起源於這種二元辯證思考。 各派學說尋求的是如何達成一種"和諧"的狀態,也就是 "易" 與 "不易" 的平衡點 - 一種融合的狀態。 何時該"變"? 何時該"不變"? 何時在"不變"中"變"以尋求進步? 何時在"萬變"中達成"不變"以渡過變局? 這些都是中華文化各學說所探討的核心、也就是本質。

舉個例子,儒家學說所探討的是人類社會中如何獲得"和諧"的一派; "不易" 的是君權與父權在社會架構裡的主導性,而如何去維護這個 "不易" 則是儒家的 "易"。 孔子希望以周禮,孟子以親民為本,荀子以法與禮為主 - 各有千秋。]

法家則從另一方面切入: "不易"的不只是君權、同時也是人類這個生物的行為法則,也就是人性為惡與貪婪的。 像韓非就主張君主運用"賞"與"罰"以維護社會的"和諧"。

而另一方面,兵家的學說探討的則是如何在變化多端的戰場上找出一個不變的法則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比較特別的是老子; 他以更高的角度來探討社會、政治、與兵法,並開宗明義的為爭取"和諧"的過程與方法取了一個名字 -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指的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 看似不變的其實卻隱藏著萬變(機會),而看似萬變的混沌卻一定會存在著某種不變的法則(定理)。

當然,"道"可以是任何東西、因為它是隨時變化的; 但不論"道"如何變化、尋求"和諧"的一個穩定狀態卻永遠是"道"的法則。

2. 49 年後的中華文化是什麼?
共產革命的中國整體上吸收了馬克思的思想,為被兩千多年的儒家主導的中華文化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 但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任何變化嗎? 天豬的看法是: 沒有! 吸收了馬克思思想的中國人其實是開了眼了, 因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為中國人打開了一扇能接觸中華文化核心的門,這是受了兩千年統治階級愚民政策的中國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中華文化核心。

沒錯,馬克思是外來的,但馬克思的思想所探討的是什麼? 是"變"啊: 是資本主義過度擴張的社會下所造成的 兩極化->矛盾衝突->共產革命->無產階級主導的民主化 ("和諧") 等一連串的變化。但是馬克思思想在敘述"變"的同時卻也同時探討了人類社會運行的法則: 貪欲所產生的社會不公; 中華文化核心的"易"被馬克思用另一種語言與適合近代社會的框架裡所探討了。

唯一與中華文化不同的是馬克思受了黑格爾的影響而過度的強調"破壞"的主導性,而傳統中華文化強調的是"融合"的主導性。遺憾的是當時的政治大環境是不能允許客觀評斷馬克思與中華傳統文化的。

3.文革對中華文化又有了什麼影響?

要認識文革對文化的影響就必須跳脫政治的因素,因為文革淪為政治運動的遮羞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有跳脫政治才能理性的給予文革任何評鑑。

要評論文革的影響就必須探討文革的目標是什麼? 天豬的看法是: 打倒孔家店與一切有關的牛鬼蛇神 (這是當時的口號、對錯請大陸網友們補充) 也就是對兩千多年主導中國社會行為的儒學的一個反彈。 在文革的時候,全中國想急著拋掉一切儒學的影響、卻沒注意到儒學的倫理觀已經在中國人的行為中根深柢固了。最遺憾的是馬克思思想與中華文化的融合期碰上了中國知識份子對儒學反彈最激烈的時期,導致了社會不必要的動盪。當時的中國人沒有去科學的檢討儒學的利與弊而選擇了激情的手段去破壞一切,不能不說是受到馬克思思想裡的"破壞"理論所影響。 其結果反而是造成了一個文化的大真空,在改革開放多年後顯現出來了。 儒學一些正面的影響 (孝仁義)是受傷最重的,但負面的影響 (不守法) 卻還是如一塊烏雲一般的徘徊不散。

天豬是認為儒學是背了一個大黑鍋,儒學在近代中國國勢衰弱的時候被很多人拿來批判、被認為是中國積弱的禍根、欲除之而後快; 可以說那時的中國知識份子在面對世界變局時其實是真的慌亂了,急著尋找藥方醫治一個已經癱瘓的政府。但另一方面若不是近代中國的形勢則儒學也必將喪失活力,變成一灘死水的繼續成為統治者的運用工具。

天豬更認為當下中華民族的年青人最緊要的是重新拾起傳統中華文化的本質: "易" (也就是 "權變") 與 "不易" 的二元辯證思想與其追求的目標 - 融合與穩定; 並以此為本的重新審視各派中外思想,以補足當今社會的文化真空。

其實在某方面來說、中華民族就是"易"的民族: 我們之所以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就是因為"權變"的概念在我們的思想與行為中不經意的表現出來,而這也就是我們的最大的優勢。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ypig1217&aid=1848680

 回應文章

江湖外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儒家傳統是中國的寶
2009/12/10 11:28
我始終認為滿人對儒家是實行最徹底,也最忠誠的擁護者. 孫中山在當時認為中國的商人信用比外國好. 可是他認為滿清政府腐敗.卻無視這是傳統市代夫教育出來的結果.他建立的中華民國在歷史上最弱. 原因我認為他是華僑,見樹不見林.老毛更是仇視傳統為寇讎. 如今大陸想恢復儒家傳統, 可是得何年何月?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great!!
2008/09/06 13:34

真是关于中国哲学和儒家的精妙论述。

 

嗯。我觉得似乎少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即强调一个体系内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我认为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国政治哲学包容思想的基础。

 

而这一点,恰恰是西方文明所缺乏的关键因素。这种缺乏导致了西方的“得寸进尺”和“力量为先”,这造成了近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巨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