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政治立場角度來淺談中華民國在台灣
2007/08/01 15:33:52瀏覽1003|回應1|推薦3

這兩個周末天豬透過了網路觀看了大陸的 CCTV-10 (科教) 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節目,叫 <百家講壇>,而在周末的題目是由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所主講的三國;其中易教授所講解的蜀漢政權的形勢在下是非常的欣賞,因為不但精闢而且易教授的用詞與思維都非常的現代化(易懂),連在下這種傻傻的人都能清楚瞭解。

比較引起天豬興趣的是易教授所講解的蜀漢政權形勢,因為這和偏安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論易教授解說的方式與動機為何,他的思維在下認為是可取的,所以在下在這裡要稍微的借花獻佛一下,運用易教授的思維來和網友們淺談一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

在進入本文前,天豬要先聲明:在下會以政治立場的角度來作分析,所以將不會太著重於民族道義的角度,所以請各位看官們先做好心理準備。

(1) 中華民國遷台時的形勢

以蔣介石班底所主導的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於 1949年12月遷台時的形勢天豬認為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 內有隱患 民生凋零 台人不服 外有強敵。

內有隱患所指的是跟隨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軍民裡並不全是忠於老蔣的,其中有很多人是資本家為了躲避共產黨,也有人是在政府裡的既得利益者,也肯定也會有中共的特務跟隨過來。這些人因為各有立場,都視遷台為一時權宜之策,所以對老蔣主導的國民黨與"中央"政府是絕不可能完全死忠的。這樣一個集團是很難一致對外的,而只要台海登陸戰一打響,這些人說不定會是最先倒戈的。所以為了改正這個狀況,老蔣遷台後做了三件事 - 清黨 戒嚴 和白色恐怖;這三件政策主要就是為了"鞏固領導中心",而且是以老蔣為中心。

民生凋零所指的是台灣被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的經濟情況。台灣在二次大戰是有受到聯軍轟炸的,所以民生與工業都有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台灣的金融體系更因為日本撤離時弄了一手,讓台灣人手上的債券變廢紙,以及受到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的情勢所拖累,使得通膨嚴重,民生困苦。有網友提到台灣成為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經濟上"不沉的航母" - 為大陸提供物資,卻忽略掉了這個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台人不服是肯定的,因為這是人性。資源就只有這麼多,原來是本土台灣人分,但日本人來後挖了一大塊走 - 例如種的白米都不給吃;而外省人來了,又把物資運往大陸,台灣人能爽嗎?當然不能,因為以前是不給吃,但後來是吃不起,所以不爽。其實有很多平民階級的台灣人是並不服日本人統治的,是屈服在日本人的淫威之下;現在我們看到檯面上喊懷念日本統治的其實是一些特定的台灣人,等下在下會繼續分析。就因為台人不服,所以在 1947年才會發生 228 的武裝奪權事件,而發動的也是一些特定的台灣人。

外有強敵這就不用談了,隔海而望的是新勝的共軍,北是不認為敗給中華民國的日本,而太平洋的另一端是夾著打贏二戰餘威,急欲擴張勢力範圍的美國 - 正好是個夾心"四明治",險惡異常。

所以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時的形勢是可說是非常的嚴峻,勢如危卵;老蔣"三年準備,五年反攻"的口號叫的很響,但在下認為老蔣是心理有數的,剛撤到台灣時情勢之壞恐怕也曾讓老蔣失眠了不少。但時也,運也 - 韓戰的爆發為了老蔣主導的中華民國政權保住了一線生機,但也只能推遲中華民國這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敗亡的時間,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政權性質是注定使其無法持久的。

(2) 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的性質

現在來到了本文的中心論述,那就是中華民國這個政權在台灣可大致分為三個集團: a)外省集團 ,b)半山集團,以及 c)本土士豪;而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的歷史與政策基本上就圍繞在這三個集團中間的利益爭奪與矛盾糾紛上。

外省集團指的是由大陸遷台的"外省人"以及一些"新台灣人"(外省本省融合),組成的成份複雜,因為這個集團來自大陸各個省份,但有兩個特徵:那就是 1.在大陸是在國民黨統治下的政經既得利益團體 ,以及 2.是中華民國軍隊裡未投共的軍隊與其家眷。這個集團雖然反共,但對"中國"與整個中華民族還是有著一定的情感的,對統一的立場也很堅定;而在台灣的政治光譜上可以以深藍為代表 (例如國民黨與新黨)。

半山集團指的是本省台灣人以及另一批"新台灣人",普遍與國民黨有著利益的糾葛,但不一定都是國民黨員;這集團在日本殖民時代裡既有既得利益者也有被壓榨者。這集團有些人更因為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壓榨而曾經去過大陸,受到了中國式的教育,所以子孫並不對中國特別的仇視,但也不會特別的親近。很多死抱著中華民國叫著"民主自由統一大陸"拒統的都屬於這個集團,而其代表性人物就是連震東(連戰的父親)與辜振甫。這個集團的份子普遍有著一個有趣的特質,那就是"騎牆" - 一切已本身的的利益為考量,立場不堅定;這個集團可以為了利而喊統一也可為了利而喊獨立,標準的精打細算。喊統一的要大陸人在收入上先和他們平等,而喊獨立的並不多因為他們知道獨立對他們不一定有好處;在台灣的政治光譜上可以以中間偏藍和偏綠為代表。

本土士豪指的是本省台灣人,但在日本殖民時代裡有著龐大的既得利益,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受過日本式的教育,並且有地也有錢。這集團對大陸與中國沒有任何情感,因為他們沒受到過很多中國文化的教育;而對子孫的言談與教育裡都會灌輸仇視中國人與國民黨政權的不滿,因為外省與半山集團的興起使他們失去了政經利益。這集團因為在日本殖民時代裡通常有著龐大的既得利益,所以非常懷念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也因為有著一定的經濟實力所以子孫多半留日與留美。這些人要的是在台灣重新當統治階級,吃香喝辣,並尋求日本的保護;在台灣的政治光譜上可以以深綠為代表 (民進黨與台聯),代表人物為辜寬敏。

在分清中華民國政權裡的三個集團後,讓我們檢視並稍微分析一下幾個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前後的幾個重大歷史:

1947 年 的 228 事件 - 因經濟因素以及警察開槍意外打死旁觀者而暴發了本土士豪的武裝奪權運動,以外省集團從大陸調軍隊打進台灣鎮壓收場。

1951 年 六月七日 - 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的重大土改政策: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實施,為台灣的安定打下了基礎,也同時標誌著外省集團對本土士豪集團的一次反擊與拉攏半山集團的努力。

1954 年 二月十六日 -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有效,正式標誌了外省集團主導台灣政權的開始。

1972 年 五月 -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開始提拔台灣籍官員(林洋港、李登輝、吳伯雄,連戰等),台灣媒體稱之為"吹台青"。自此,外省集團開始逐步拉攏半山集團以對抗本土士豪要求政治權力的言論。

1979 年 十二月十日 - 台灣暴發了「美麗島事件」的暴動;黨外人士以爭取民主自由為名創辦"美麗島"雜誌,並在世界人權日當天於高雄舉辦遊行,但因為遊行是非法,遭到了鎮壓,導致後來暴發了衝突。這個事件是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它標誌著半山集團的部份成員開始與本土士豪連手以民主為名展開了奪權運動,意圖在中華民國政權裡獲得一席之地。

1984 年 十月十五日 - 筆名「江南」的作家劉宜良 (著有《蔣經國傳》與《吳國楨傳》),在美國舊金山自宅車庫遭歹徒暗殺,後查出國民黨特務介入此案;小蔣更於 1985 年接受 Time 雜誌訪問時說出了不考慮蔣家人士繼任總統的職務。自此,外省集團的統治基礎再度動搖,開啟了為半山集團與本土士豪執政之門。

1988年1月13日 - 蔣經國去世,由李登輝接任;往後數年內,李登輝挾半山集團並運用本土士豪的財力與組織(本土黑道)來鞏固自己的權位,並逐步將外省集團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

自小蔣去世後,以及凍省與宋楚瑜的淡出,標示著外省集團在台灣的被邊緣化;而外省集團的被邊緣化也正式標誌著台灣大步邁向獨立的步伐。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半山集團對統一與獨立是模稜兩可的,但本土士豪卻是堅決尋求台灣獨立的集團。當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被本土士豪與半山集團主導時,台灣是注定走向獨立的路線,因為半山集團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也因此他們會被本土士豪們遷著鼻子走。在外省集團被邊緣化的時代裡,中華民國政權裡的所有議題論述都將會是台灣如何走向獨立,因為這是本土士豪們的政治立場,是這個集團尋求利益的動機,是無法改變的;但就算本土士豪們擁有了議題論述主導權,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擺平其他兩大集團的利益分配,因此這必將成為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敗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3) 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敗亡的因素分析

天豬將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的敗亡歸納成以下三個因素: a)政權裡的集團矛盾太深,無法擺平; b)台灣非進取之地;與 c)民非武勇之民。

從上面一段的分析裡我們看到了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前後的幾個重大歷史事件幾乎都是由三大集團的利益爭奪所組成的矛盾糾紛。中華民國政權裡面政治立場與利益最南轅北轍的就屬兩個人數不算多但影響力頗大的集團:外省與本土士豪。外省集團的利益因為繫在整個中華民族的興衰上,並長期掌握台灣的政經局勢,在台灣算是"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本土士豪因掌握台灣經濟優勢與土地資源並因省籍因素最能拉攏半山集團以和外省集團相抗衡,但因為政治立場太親日,是不可能與外省集團獲得妥協的。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外省集團瞭解到了半山集團的關鍵性,因此在"族群融合"的大義下拉攏半山集團的成員以尋求維護在台灣的利益,但隨著外省集團逐漸失去了台灣的政經主導權,半山集團也逐步的往本土士豪靠攏。因為政治立場的無法妥協以及台灣的資源有限,外省集團與本土士豪將持續的衝突下去,形成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的空轉狀態,一事無成,注定敗亡。

"台灣非進取之地"所指的就是台灣的地理形勢。台灣的地理形勢注定了在台灣的任何政權是無法有效的成進取之政權,因為台灣的面積不夠大,無戰略資源,更因四面環海使得在台灣的政權極度的依賴海空軍。一個依賴海空軍的國家必須要有著自主研發的能力與工業基礎,因為海空軍是高科技兵種;但台灣因面積問題無法養活能與大國競爭的研發人口與軍工產業,所以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就注定將會是偏安之局,而不是逐鹿天下之勢。一個偏安的政權注定將會因內部矛盾的激化而敗亡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民非武勇之民"指的就是台灣的人民素養。但一定有人會問,台灣人為了在小島上搶資源,理應勇往直前才對啊,怎會不勇呢? 的確,台灣人有著很深的械鬥文化 (鬥客家人,殺原住民),但是台灣人也是一個很重"利"的族群;一但一個族群過於重"利",就會養成一種怕死的心理,而重"利"的民族也將注定是無情無義的。一個因貪利而怕死的族群要如何團結面對外侮呢?

(4) 結語


若要將中華民國政權遷台後的狀況作個總結的話,天豬會用十六個字: 民國遷台 基礎不牢 小蔣一死 天崩地裂。

是的,在下認為蔣經國的去世是中華民國政權敗亡的起點,陳水扁的當選則是不歸點。蔣經國的去世激化了外省集團與本土士豪的矛盾,但小蔣的繼任者李登輝卻並不試圖緩和矛盾而一心一意的只想把外省集團邊緣化,真是何其不智!

當然,看歷史有很多角度,而天豬所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一個角度;在下認為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所說的不要以道德標準以及以道義來看歷史是有著幾分道理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在下如今只希望中華民國政權的敗亡能少流一點血就好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07/10/06 13:26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