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25 18:04:32瀏覽2932|回應0|推薦3 | |
新竹縣六家地區於民國90年間因政府開始籌劃興建高鐵,而被納入特定區的都市計畫範圍內被區段徵收,原有農村風貌變更為棋盤式道路。居民搬遷原有建築,舊有的鄉村生活模式也逐漸變化,在地文化意涵迅速流失。新瓦屋、六張犁兩地因保存相當數量的傳統建築,而成為過去客家生活環境僅存的留影。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六家居民的共同呼籲與努力下,終得以留存下來。
93年間,六張犁開始進行建築保存、搶修,新瓦屋也因客委會台灣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進駐而成為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因此區極具客家文化價值的建築特色以及獨特優美的環境規劃,在新建大樓林立的都市叢林裡,成為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甚而成為竹北市文教區的新指標。 園區內有覆育的生態池,改建的展覽空間,近期正好有「好客,上好茶」主題特展,分為四個區域主題:「茶中四藝」從中國文人的角度,來看茶道與傳統四藝─琴棋書畫如何相互應和;「老茶故事」展出縣內歷史建築老茶廠關西台灣紅茶公司、峨眉富興製茶廠的歷史故事及部分文物,兩間老茶廠的發展猶如台灣茶產業發展的一頁縮影;「老茶新窨(一ㄣˋ,意為容器)」看關西仙草茶、紅茶,近年來因應茶產業大環境的改變,如何從傳統中創新求生;「生活茶區」則以情境布置方式介紹新竹縣北埔膨風茶/峨眉東方美人茶、關西仙草茶、關西紅茶、以及客家擂茶的生產方式,從觀察茶色、品味茶湯,引領參觀民眾了解新竹茶的獨特之處。 忠孝堂老公廳遺址是新瓦屋聚落第一棟建築物的遺址。原建於1805年,以磚紅色的瓦片為屋頂,因為興建時間較六張犁的大夫第晚,所以被稱為「新瓦屋」。民國62年(1973年)於忠孝堂現址重新建造,這裡的建築因為長期無人居住而傾圮於荒煙漫草之中。民國94年(2005年)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成立後,才被挖掘出來,成為重要的歷史遺跡。 伙房的一部分被佈置為茶產業的系列展覽,每間房間展出不同主題。超大的廣場有時則會舉辦板凳電影院。 新瓦屋聚落歷經兩百餘年,其間雖經過多次重修與更換建材,至今仍保存多處清嘉慶年間的「泥磚屋」﹙土埆厝﹚民居建築,其原始平面格局仍相當完整,並且維持著層層圍合的伙房聚落風貌。尤其以禾埕東南側「西河世第」門樓與其外圍牆,迄今仍是形成整個聚落最重要的門戶意象。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俯瞰圖(資料來源:新瓦屋網站): 參觀心得:多為靜態的文物展示讓現代的人們徜徉在時光的河流中,想像生活在另一個時代空間中的世界。跟頭份流東大院比較不同的是,這裡的居民都已被迫遷出,流東里的居民都還在地生活。有幸的是林家後代仍舊有人天天回忠孝祠堂緬懷先賢,遇到重大節日,新瓦屋的家族聚集得以重新維繫客家家族凝聚力。文化保存的課題的確發人深省:象徵性的展示、表演,往往流於曇花一現;過分注重商品的包裝、展售,又將文化過度商品化。如何才能真實呈現農村再生的活力呢? 相關探討:《新瓦屋客家聚落活了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