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9 13:35:04瀏覽130|回應1|推薦0 | |
他說,『我對於一些很類似的東西不會再感興趣,因之去看的動力幾乎沒有。』
我反駁,所謂很類似,也可能是你自己以為很類似,又或者你的類似範圍太廣了,廣及所有的現代建築,那麼你就會忽略掉一些細節。台北101和吉隆坡雙子星大廈,都是摩天高樓,仍舊有其不同的樣貌。
他說,『是的,在細節上當然不一樣,但是對我而言都是類似的。比方說我看過紐約的帝國大廈,其實其他高樓於我而言都無甚差異了。』
他反問,為什麼想去看?想知道更多建築細節嗎?真正去看的人,知道的細節不會比一個只在書上、電視上看過資料的人多。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去看?
對一處知名度很高的建築物來說,我不否認想去看,包含了想去湊熱鬧,滿足好奇心,甚至是追求一種『我也來看了!』的參與感和炫耀感,都有,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人性之常。否則社會上不會盛行著此種『儀式』:某某人氣店開始流行起來,得知消息的人們爭先恐後去嚐鮮,之後有著『果然名不虛傳』抑或『實在不懂名氣怎麼這麼大?』等等評語。這還不算儀式結束,過去以口耳相傳方式,現在則流行以部落格形式四處傳播『我也去過那家店了!我覺得怎樣怎樣….』來滿足現代人不落人後,甚至是有意領導潮流的『表現欲』和『存在感』。
(叉題:部落格的盛行是否為現代人表現欲高漲的明證?)
去看,滿足了湊熱鬧的本性和存在感。
但是,不能否認的,還有去看的過程。我甚至覺得,在資訊傳播已經如此快捷,知識取得已經如此便利的時空下,去體驗『看的過程』,逐漸比『看到目的物』本身,有著愈來愈重要的趨勢。
寫著所謂的遊記時,不自覺開始花很多字數在尋找建築物的過程上,因為每個人的出發地、出發時間不一樣,交通工具也不甚相同,因此你無法完全複製旅遊書上的資訊,而多了許多個人經驗。這些與旅遊書單調資訊不同的,正是你的旅行之所以值得書寫處。
無怪乎這幾年旅遊書市的熱潮,早已從描寫旅遊國家本身,轉變為關於旅遊『形式』的書寫,諸如搭地鐵、搭火車、騎單車、背包客徒步、開車行遍中國大陸等。除交通工具外,設定好一種特殊的方案,例如有限的金額、幾天內幾個國家、全然高檔的奢華旅行等,或者是用手繪圖畫而非數位相機記錄旅行。這些重點都在於旅遊的形式,而非目的地。一切只因,全世界稍微有觀光景點的角落,幾乎都被寫光了,在去巴黎鐵塔的『接近性』與去泰國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少之際,人們想看的,已經不是巴黎鐵塔本身,而是你用了哪些少見的方式去看,或看到了什麼特殊的角度。
艾倫‧狄波頓在《幸福的建築》書中,有一段描寫他被西敏寺的壯觀震懾到,進而首次仔細端詳這座就在他家鄉的觀光勝地。這與他三分鐘之前在麥當勞,飽受粗糙的速食文化和吵雜的青少年圍攻有絕對的關係。若沒有麥當勞這段過程,他對西敏寺的神聖體會恐怕不會如此深刻。
這就是我認為的『過程』。
在紫禁城內睡著了,不啻為旅行中一種特殊的過程。
因為我覺得尋訪一處景點的過程,總是會有不同的火花,所以還保持著對『看東西』的熱情。旅行作為一種個人的享受,或許純粹就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虛榮心和存在感,而我可憐的老公花輪,本身已邁入中年,自稱對世界再無好奇,虛榮對他而言更是嗤之以鼻,至於存在感,他完全可以自我創造出來。
相對的,旅行若要作為一種值得分享的經驗,那麼形式逐漸重於一切。除非,套句我朋友的話,你像柳宗元一樣寫得出不朽的永州八記。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