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7 14:36:24瀏覽4886|回應12|推薦51 | |
有些景點,美則美矣,卻也因為太像風景明信片而難有深刻感受,長城對我而言,就是這種。當一處風景一而再再而三被人們反覆稱頌,攝影記錄,有時反而令人麻木。 來北京一年了,總覺得反正長城就在那,倒也不急著去。或者是說,因其相關訊息太多太廣,神秘性太低,少了些許讓人衝動非儘速前往不可的決心。於是我還得感謝一幫台灣友人,在觀光旅行者的時間限制壓力下,反倒促成了我這個「駐京」者,一年來首次的長城之旅。 既然要去,就去司馬台吧。人說八達嶺修復得太匠氣,觀光客又多,怕去了反倒幻滅。司馬台其實也有政府管理,不算野長城,但修繕痕跡少,保留原始風貌,遊客三三兩兩,不會全部擠在鏡頭前,讓你無處閃避。
那日在奧運期間的週日上山,應該是遊客最多的時候了,但是整體氛圍仍舊非常清幽蒼茫,想在長城上發思古之幽情,獨潸然而淚下,完全可以不受打擾。
儘管長城上會有小販農婦不時跟隨,或講解,或兜售畫冊明信片,但態度大多良好,不買也不致撕破臉影響遊興。 從纜車站爬上長城的路,是最費腳力的,讓人聯想到去溪頭時,要上山看神木那段。熬過了最痛苦的部分,登頂後,沿著明朝時期留下的砂石磚土步道前行,反而較為輕鬆。唯一要注意的是,遇到下雨步道濕滑,有些階梯也呈現幾近垂直般陡峭,上下時需留心腳步。因此,行前選一雙抓地力較佳的鞋,是有必要的。嫌撐傘麻煩,最好穿件防風防雨外套。
如果不去想歷史,在長城上的感受,全然是一派山高水長的悠遠。忘了當初興築長城的目的性,忘了秦始皇害多少人民喪命,忘了孟姜女痛失丈夫哭倒長城的悲涼傳說,站在高崗上,這昔日的軍事要塞,今日分明就是登山步道,讓人們無須攀岩就得以如此親近山的稜線,山的俊美,山的神性靈魂。
在長城上,一側身,一轉頭,都是天地之間無窮無盡的蒼茫與遼闊。看著遠處一小群人佇立在山巔上的敵樓,而敵樓底下,又是海拔幾百公尺的群山萬壑,那一撮人頓時像處在孤島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時空就此靜止,化身為山水畫中孤高絕倫的一景。
東13敵樓之後的路段因為太險峻,頻出意外而被封閉,使得這段東8到東13的長城步道著實比想像中短。在封閉告示牌前遠遠凝望,有一道長城宛如一條匍匐著的白色蟒蛇般,直衝雲霄,那真是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攀附在山壁一側。那,就是傳說中的「天梯」了!在此段路尚未封閉前,走過的人都說得「四肢並用」,小心翼翼,一級一級攀附而上,才得以穿越這道宛如絕壁般的險境。
不過,所謂的封閉其實只是簡單圍起,豎個警告牌,相信仍有許多甘冒危險的荒野探險者,決心跨過護欄,挑戰司馬台這段最為人讚嘆的天險。那警告牌上寫著,違規攀爬者罰款200元,不輕不重,讀來竟像是,另類的門票?! 據說「天梯」之後,是更高、更奇、更危顫的「仙女樓」、「天橋」、「望京樓」。瀏覽前人的風景照,這些標的物總是極為不真實地籠罩在雲霧之間,恰似仙境。如今這些司馬台之所以聞名中外的壯麗景點,望不見也不可及,除非硬是要闖。 凝視著那段堪比蜀道的天梯,震懾於其「難於上青天」的態勢,竟然有種既僥倖又惋惜的複雜情緒。僥倖的是,既然封閉了,也就給了自己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免除一次挑戰膽量與體力的驚悚冒險。惋惜的是,失去了一次更貼近混然天成建築奇觀,以及一次因為征服過什麼而份外欣喜的機會。
我畢竟沒有勇氣。遠遠看著,想像著,在天梯頂端,彷彿一伸出手就能觸摸到天際,神秘又神性的氣息好似一段侵擾人心的亂音,不斷撩撥心中那條為了安全理應到此為止的防線。 或許,難以到達的風景,總是更有吸引力。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