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30 00:54:53瀏覽2856|回應5|推薦29 | |
07’年十月間,北京市新開了一條地鐵『五號線』,這對習慣逐地鐵站而漫步的我著實是個好消息。盤據北京市中心,既有的『二號線』地鐵是呈四方形分佈,看似方便,然而中間那一大塊區域往往得靠計程車接駁,有了五號線橫亙這個四方區域的右半邊,要去那一帶,至少又省了很多腳程。
初見新地鐵,那樣貌就如同新居落成一樣,連空氣中都嗅得到粉刷裝潢氣味。紅的、藍的、紫的,每一站皆有不同的主題顏色,那濃重的油漆將每根柱子刷得啵亮。地板,一律是花崗岩鏡面磁磚,光可鑑人,加上投射燈不知開了幾盞,頭上腳上,俱皆有光,讓站內通體透亮,等車的人隨意坐在一角,幾乎就成了佈景一般。而且,我有沒有聽錯?北京政府為了配合這個『燈光美、氣氛佳』的新站區氣質,還特別放送古典音樂! 更別提從一號線要轉搭五號線,那約五至十分鐘的路途上,甚至有機場才得見的路面電梯通道。 有了這條新地鐵,要去三聯書店就方便許多了。這家書店我早就想去瞧瞧,只是屢次飲恨而歸。有一次我人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地圖顯示書店在王府井大街的北方,於是我從臨著東長安街的這端,一直往北走,然而過了金魚胡同,又過了燈市口,走到腿都快斷了,還沒見到一個書店影子。那一天深刻體會到地圖和實際距離的差距有多大。 這天我坐上五號線,在東四下車,先沿著東四西大街,往五四大街方向前進。這條大街的名稱,擺明了就是紀念五四運動的歷史,可是為了不跟自己的腳力過不去,那天我沒有去五四運動發源地之一的北大紅樓,只走到中國美術館為止。這個美術館號稱是中國建國十週年的十大建築物之一,我卻覺得長得很像台灣山邊到處可見的某某禪寺,並不美,也就僅於門口看看而已。 回頭我往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書店走去。 三聯在北京以歷史悠久和人文科學類書籍出版見長,我桌上有好幾本簡體字書,楊絳的和幾本翻譯文學,都是三聯出版,書籍封面設計也比較簡約雅致。也難怪北京人也說三聯比較像書店,因為跟彷彿企業總部的西單圖書大廈,和彷彿菜市場的王府井書店相比,這裡顯然樸實多了。 地下一樓以類別或出版社分類的空間,書籍多得嚇人,若走到最角落看一天的書,可能也不會有人發現。二樓則是專賣美術類書籍的空間,還有個小咖啡吧,然而整體感覺就是不夠精緻。沒有太大的特色,似乎是三聯最大的特色。 回程就近到北京當地也曾經盛極一時的隆福寺街一逛。據說這裡因為鄰近廟宇,曾經是極為熱鬧的商圈,且以特色小吃聞名,不過我就看到了一家『隆福寺小吃店』,而且沒吃。隔壁是『餛飩侯』,北京有多家分店,但每家店的品質差異很大。我在燈市口附近吃過一次,口味普通,特色是便宜。 在巷子裡看到一處露天飲食攤,燒的熱呼呼的鍋子在寒天裡冒著騰騰蒸氣,為勞工們提供經濟實惠吃食,門口還有牌樓寫『職工樂園』,這一幕我看著很是趣味。 隨意繞了一圈,隆福寺街像是已經被打入冷宮的沒落商圈,更詭異的是,這裡以寺廟取名,我卻怎麼也找不著隆福寺的蹤影,原來這寺廟,曾經是五層院落的巨剎,早就在文革時期被拆光光了!如今留著一個空的路名,我心想,還能更諷刺嗎? 在北京文人劉心武的文章中記載,隆福寺裡的大藻井,比紫禁城養心殿的藻井還要精緻,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不料一夕之間全被拆個精光。 現在這裡,電影院正上映色戒的看板,和娃哈哈大酒家的招牌,取代了所有一切跟寺廟有關的事物和圖騰,我不是老北京人,連我都覺得,遺憾。 有心到此一遊的人,我倒覺得,附近還有一處明顯與電影院呈現極端對比的低矮房舍,名為連豐胡同的小巷弄,更值得一看。 於東四地鐵站外,天橋下車流。天空閃著異樣的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