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觀音
觀音的名稱來源很古老。日人後籐大用在其著作中說及:觀音的梵名Avalokitesvara{阿縛盧枳低濕伐羅}原為古印度阿利安民族流傳的「聖語」,本身即具備豐富的意涵。 Avalokitesvara在梵文中包含了「ava.avaloka.lokita‧savara.isvar」等字義的多重組合。以中文來看,「光.觀.世.音.自」等意義。因此,中國歷代的觀音譯名很多,包括「觀音.觀世音.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等譯名。 就中從「觀世音」及「觀自在」兩個名號分析,也能理解觀音信仰的理念。 「觀世音」以姚秦鳩摩羅什翻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代表。經文中記述佛陀晚年在靈鷲山說法的情景---- 一名弟子從座中起身,合掌問佛道:「觀世音菩薩名字,是因何緣故取的?」 佛陀答:「無邊眾生,若受苦惱,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之名,菩薩即能『觀』其『音』聲,立即前往救助。以此因緣,故『觀世音』。」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普門品經文,知道觀音循聲救苦的方式----「應為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對方若為君王,他即化身君王。對方若為婦女,他即化身婦女。對方若為乞丐,他即化身乞丐。即使對方為惡鬼夜叉,他也化身惡鬼夜叉。並非顯赫的巨神威臨,觀音以與眾生平等的大悲心,予世間苦難以濟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