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梅姐7月返澎遊記~龍門閉鎖陣地
2024/07/27 08:00:00瀏覽1358|回應0|推薦24

龍門閉鎖陣地昔日軍事據點,低調藏身龍門港制高點底下,在湖西鄉裡正角西南側山坡下;因軍事保密防諜,不少戰略地理對外,總是蒙上一層神祕感,時代變遷,澎湖不少軍營據點陸續廢棄或是轉型,而傳聞已久的澎湖龍門秘密坑道,經由規劃後,終於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成為澎湖旅遊的新焦點。

K導返澎前有事先預約,否則炎炎夏日大家都不想出門。基於安全性與文化認識為主,坑道參觀全面採取線上預約制度,在指定場次時間前,再到龍門閉鎖陣地遊客中心報到取票,坑道採一進一出,其餘時間都是關閉狀態。我們4點報到後,發現導覽是認識的後輩,又只我們4個人,所以輕鬆愉快的開始參觀啦!

坑道主體結構為日據時期所建造,坑道全長705公尺,寬度大約之有60-80公分之間,高約兩公尺。以前可以容納兵連150人,走進坑道像是走入迷宮,也是探險,過程中可以看到機槍堡10(含總機室1)、五七戰防砲堡2處、彈藥庫房1處、廚房1處、兵棋室1處、蓄水池1處及警戒兵14處。

坑道內上方分別有日軍與國民政府時期建造的消音塊;幾乎全新整劃過後的地下坑道,不再幽暗、潮濕,跟歷史情境相比,如今的坑道敞亮,好走許多;大門進入後的第一重頭戲「陣地誌」,閉鎖陣地這名詞的緣由,就是從這裡開始展開,一路走來,微微感受著昔日戰地風情,戰爭無情、砲火無情與現今太平盛世兩相較量,令人感嘆。

坑道內照明與指標新穎且明確

導覽說沿著白線走就不會迷路喔!

整條寬度約一人半(60~80公分)、高度約200公分,如今照明燈多盞,管線密集分布在側牆與頭頂,走起來還蠻涼爽的。

坑道內有標示看板很清楚

錯綜複雜的地下坑道,在山底下盤環繞著,坑道步行上上下下的,有些會略低於海平面,有些從龍門沙灘旁就能看到土丘口,這些都是為了便於觀察和防止敵軍搶灘的作業的;

地下坑道盡量維持原本構造來維護

往坑道兵棋室的標示

兵棋室內的兵棋臺是實兵演習、作戰模擬的平台,兵棋臺上的模型說明【龍門閉鎖陣地】環狀坑道特殊地理環境。棋臺後方牆面上的彩繪是邀請澎湖縣知名藝術家鄭美珠老師以龍門舊有戰地故事為主題所繪製。

兵棋室壁畫以描述清日甲午戰爭龍門裡正角日軍登陸戰況、日治時期徵用村民開挖坑道、光復後國軍坑道建設與龍門位置地圖,表現出龍門村的歷史概況;

導覽員正在解說中

這空間並不大,這裡也是地下坑道的中繼點;

【龍門閉鎖陣地】除了兵棋室外,坑道內還設置機槍堡、五七戰防炮堡、彈藥庫房、廚房、蓄水池及警戒兵,軍事迷一定能看得很過癮、拍得很盡興。

坑道內有設置機槍堡,走出去會先看到軍用望遠鏡。

槍堡分別在兩處擺設軍用望遠鏡及白朗寧M1919機槍

梅姐先來研究軍用望遠鏡

W瞄準的架勢似乎還不錯看喔!

梅姐也來玩一下白朗寧M1919機槍

再和阿公一起研究模擬槍砲機及拍照合影

槍口對準的洞外景觀不錯看,還看到尖山發電廠的3支大煙囪。

23廚房沒東西看,有指標。

戰爭的無奈,保家衛民的軍兵,在以前幾近土豪式挖掘出來的地下坑道,錯縱蜿蜒、上上下下、四通八達的建築出一條戰備坑道,若不是因林務局要造防風林,也不會意外再現身,一條這麼完整的軍事用地。

糧彈庫房是軍隊中最核心的部分,堡誌的紀錄中,文字與數字似乎左右順序不一樣,看時就自己做決定啦!

糧彈庫房有很多槍枝砲彈,拿起來頗有重量。

這裡的彈藥和步槍都能拿起來拍照

擬真實重的槍枝砲彈讓人回味感受高中軍訓課啦!

梅姐想要射擊但是槍很重,所以就讓阿公幫忙扶槍,因為要瞄準阿嬤,瞧爺孫倆多開心的神情,請問到底是有多討厭阿嬤啊………

W可是有練過,重溫一下打靶的滋味啦!

這坑道燈光較暗,甚至幾近無光(摸黑)狀態,讓人感受當時阿兵哥們在漆黑中作業、戰時那種徬徨無方向又得扛重的那種緊張情境。

五七戰防砲堡,窗口更大。

57戰防砲是美軍仿造英國所製,我國稱為「M157公厘戰防砲」。

1950年時美軍將40057mm M1援助予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將此砲稱為M157公釐反戰車砲,通稱57戰防砲,已退役。

梅姐參觀得挺開心的

窗口外是龍門港,後面就是尖山發電廠嗎?

龍門閉鎖陣地全程由導覽員帶領,解說與步行全程盡量會在4050分鐘內出來,導覽員會介紹坑道內的軍事、歷史、用途,另外也在坑道內欣賞海景。

龍門閉鎖陣地場域規畫大致分為兩區,外部區域為景觀設施園區,主要包含市集賣店、公共廁所、遊客服務中心及停車場,內部區域為龍門坑道。

因為5點前還很熱,所以shine拍照時,梅姐她們都躲在車上等我啦! 龍門閉鎖陣地外側這是海廢公園嗎?

鋼雕藝術創作最為醒目,兩種銅雕可合併成「魚躍龍門觀鼓浪」嗎?

好天氣拍照都好看喔!

因計畫去吃龍門海鮮,但還沒5點又太早,所以只好到附近再走走;想說龍門土地公廟就在附近,也沒印象到底去過沒,就去瞧瞧囉! 路過一片草原,就下來拍些照片。

哈哈! K導說好像來到紐西蘭啦!

藍天下的草原及風車,還有幾隻懶懶的黃牛躺在草地上……..

這就是悠閒的澎湖,隨處可得的景觀啦!

澎湖古八景(還十景,說法不一)之一的龍門鼓浪,說的不知是否這裡? 龍門地處東北方,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在龍門內外港就能,偶而聽到像似鼓在敲擊的聲音,這是海浪與礁石沿岸地形相觸擊所製造的轟隆聲響,若秋冬遊澎湖親臨現場,就能近距離感受著臨場感。

龍門鼓浪所在地的海岸正對面就是查某嶼及查埔嶼,由此可知這附近海底岩礁必定相當多,魚類資源自然也就豐富。

西元1913年完工的查母嶼燈塔,位於查某嶼岩礁上,其塔身結構為磚造八角形。查某嶼燈塔附近海域有不少龍蝦,釣客喜歡前去查某嶼上頭磯釣。

距查某嶼東南六浬之六尺礁為最危險之暗礁,清光緒年間曾有運兵船一艘於此處觸礁沉沒,士兵八百餘人溺死。

該礁高潮時沒入水中,低潮時露出。還有漩渦潮流,漲潮時形成湍流,相當危險。

查埔嶼是一個無人島嶼,最高處約高19公尺,在龍門村正東方。

「查埔」在臺灣話中意為「男性」,因該島西側突出的海蝕柱,及為了對應南邊的查某嶼而得名。

退潮時在海邊挖貝殼,撿螺絲,是海邊村民的生活樂趣也可以貼補家用。

在龍門鼓浪海岸的岸邊有間小土地廟建於1985年,廟中土地公像乃1983年間由在澎湖當兵的青年於裡正角岸邊拾獲,當時因不忍神像金身飽受風吹雨淋,隨意動手搭起一座簡易佛堂供土地公棲身,卻屢顯神蹟庇佑當地民眾,1985年才由龍門村居民正式建廟祀奉。

廟內亦供奉文財神爺比干與范蠡,武財神爺趙公明和關公,尚供有彌勒佛金身,香火鼎盛。

廟前的「福德古井」存在歷史較土地公祠悠久,過去也有靈驗非凡、時時保佑村民的讚譽。

龍門海鮮是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的老字號海鮮餐廳,我們帶K導來尋找她兒時回憶的滋味;尤其這道水晶小管是創始店獨家料理,川燙冰鎮半透明,口感Q彈。

絲瓜沙拉是採用澎湖絲瓜生食,以前我們倒沒吃過。

糖醋魚球是我們以前很愛的滋味

石蚵生吃是澎湖特色料理,鮮甜美味。

金瓜炒米粉,料理方法感覺很不一樣。

酸菜魚肚

最後的海菜魚丸湯,每道菜都不錯吃,但是卻和記憶中的味道不太一樣啦!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ne016&aid=18084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