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5/30 08:00:00瀏覽2107|回應0|推薦27 | |
W同學會於4/7出發到四國旅遊10天,搭乘的班機於18:10到達高松機場,當晚入住JR飯店Clement 高松;領隊說高松城有夜櫻可賞,但8點關門,我們把行李放好後已經7點多,立馬出發快走到高松城,櫻花季夜間入園免費。 跟著人潮順路往前走,護城河對岸燈光映照處就是櫻之馬場啦! shine第一次欣賞夜櫻,真是興奮,還好現在的iphon手機能清楚拍攝夜景啦! 夜晚的櫻花被燈籠柔和溫暖的光環籠罩,營造出一個充滿詩意的春之夜。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賞花季,公園內的櫻花馬場會在夜間免費開放10天,是備受青睞的市民休閒場所。 賞夜櫻,坐在櫻花樹下約會聊天喝點小酒,真是有夠浪漫…… 燈籠柔和的燈光,讓櫻花如夢如幻,感覺有點不真實喔! 櫻花顏色到底是白?是粉?是紅? 夜間欣賞實在不確定,所以相約隔日清晨還要再來賞櫻。 高松城在形式上屬於輪墎式平城(平城係指建築於平原地帶的城堡)。 高松城是面朝瀨戶內海而築的濱海城池,為國家指定史跡,也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愛媛縣的今治城和大分縣的中津城,並列日本三大水城。此為艮櫓。 史跡高松城跡 在高松城遺跡上建成的玉藻公園被指定為國家古蹟 高松城位於高松市中心的北部,北側為港灣,有渡船可用,西側為JR高松站。 JR高松站夜間還很熱鬧 因早上5點半開放參觀,shine等不及6點的集合就先走來,玉藻公園就在高松城前。 路旁的花圃繽紛豔麗 含苞待放的鬱金香94美 還有名家設計的地標 高松城現存部分作為玉藻公園對公眾收費開放,門票要200丹;但後來聽說老人不用收費喔! 我們從西門進城。 整個高松城以本丸為中心,設計了三層的護城河,順時鐘方向配置了二之丸、三之丸、櫻之馬場、西之丸,結構相當堅固,易守難功,現在規模跟以前比縮小很多,從西門進來的地方就是過去的二之丸遺跡。 高松城的護城河直連海洋,這種設計全國只有三處。 還可以在直接引進海水的護城河上搭乘木船享受環城泛舟的「城舟體驗」,或參加名為「鯛願城就」的鯛魚餵食等各種有趣的體驗活動。 高松城是生駒家4代、松平家11代歷代藩主居住的城堡,也被稱做「玉藻城」,是一座面朝瀨戶內海而建的濱海城池,是「日本三大水城」之一。目前整座城堡遺跡作為「玉藻公園」向公眾開放。 城牆內是美麗的日式庭園,披雲閣是約100年前所建造的,目前開放可進入參觀。 披雲閣在過去是作為藩主松平家的高松別邸,裡面內有美麗的枯山水庭園,還能見到昭和天皇親手種下的松樹,氣氛相當幽靜,每個角落都是一景,春天可以賞櫻,秋天則有菊花。 日式庭園的石板步道真是有夠美…… 月見櫓和水手御門的內側 走出日式庭園的門口,因早上時間有限,還要趕回飯店吃早餐;shine決定先去拍攝櫻花。 連接本丸和二之丸的鞘橋 鞘橋連接本丸和二之丸唯一的連絡橋,完工當時只有欄干,沒有屋頂。日本江戶時期中期末才架上屋頂。 櫻花就在對岸,即櫻之馬場。 城內最核心的天守閣是日本城堡極具象徵意義的建築物,但現在只剩下底座的石牆;列為重要文化財的建築物有月見櫓、艮櫓(丑寅櫓)、水手御門、渡櫓。 由於天守台的石垣老化,從2006年開始了石垣的分解、修復工作,天守台上的玉藻廟也被拆除(鳥居和燈籠被移至屋島神社)。這個修復工程將天守的重建也納入視野,進行了石垣內部構造的確認和石垣的重新堆砌工作。 原本的高松城在明治維新時期,於混亂中被摧毀,如今已不復存在。現在只剩下少許部份可以反映歷史,如城牆、護城河以及水手御門;現存有三重櫓、門等一部分建築物和一些石垣、堀,整個高松城遺蹟作為「玉藻公園」向公眾開放。 出遊前想說4/7到四國應該無緣看到櫻花盛況,沒想到櫻花季今年似乎有點遲,聽說3月底到日韓賞櫻的朋友都敗興而歸,我們運氣真的好好!!! 染井吉野櫻正滿開著,真是非常開心……. 櫻馬場裡約有76株櫻花樹圍繞著草坪廣場競相綻放,是漫步賞櫻的好去處。 滿開粉紅色的櫻花圍繞在旅人的身邊,讓人充滿幸福感。 大家看到滿開的櫻花實在太開心啦! 枝垂櫻如珠簾般向下伸,婀娜多姿令人讚賞。 清晨賞櫻的遊客不多,整個櫻花林都爭奇鬥艷,美爆啦! 染井吉野櫻非常密集,真美! 染井吉野櫻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因為是人工育種,它無法自然結果繁衍,只能以插枝移植,但也保持所有吉野櫻花瓣的形狀與色澤相同,其花期也相同,可以同時綻放與凋謝。 shine終於能在日本欣賞到滿開的櫻花~幸福喔! 這次意外遇到滿開的櫻花,覺得有夠幸運! 滿開的櫻花讓人都變美啦! 很喜歡這株櫻花樹喔! 枝垂櫻如珠簾般往下伸展,婀娜多姿令人讚賞……. 枝垂櫻其實只是枝頭垂下的櫻花的泛稱與總稱,樹枝末梢因花瓣重量而垂下,長相十分特別又引人目光,品種有好幾種。 枝垂櫻的開花期通常會因所在地區而異,大致上是在3月下旬~4月開花,最佳賞花期也差不多是落在這區間。若是拿染井吉野櫻來當作基準的話,有比染井吉野櫻早一週左右開花的,也有些在染井吉野櫻開花後才開。 感覺顏色似乎較紅些 染井吉野櫻及枝垂櫻都粉美喔!!! 近拍特寫一下 櫻之馬場是賞櫻名勝 滿開的櫻花真的粉美 滿開的櫻花 櫻之馬場原本為L形,後半部的位置已經被填埋,現在是名為中央通 (高松市)的道路。顧名思義,櫻之馬場是種植有櫻樹的馬場,現在也是春季賞櫻的勝地。 1671年的大改造前,櫻之馬場的南中部(現在的西南角)曾經有大手門,但在御殿移動到三之丸後拆除,而在櫻之馬場東側邊緣建設了旭橋和旭門。 櫻之馬場內曾經有虎櫓、鳥櫓、太鼓櫓,但現在都已不存。在太鼓櫓的原址現在有艮櫓,是1965年從東之丸遷來的。 一直到1985年,這裡都是一年一度的讚岐高松祭的會場。 大夥很滿足的離開櫻之馬場,滿開的櫻花和我們再見啦! 趕著回飯店7點吃早餐,順路往回走。 道路鋪滿了粉粉的櫻花雪 回程快速離開,又經過披雲閣,忍不住再進去拍照。 典雅低調的披雲閣建築,當時可是花了15萬日圓及長達三年時間建造,完工於1917年(大正6年),至今也有百年歷史,昭和天皇也曾經在此下榻過。 内苑御庭是參考籓政時代的庭院,於1916年(日本大正5年)製作的枯山水庭院,有日本江戶時期的三尊石、重達11頓的手水鉢、日本昭和天皇及皇后在日本大正時期手植的松樹等。 「枯山水」日式庭園 披雲閣於2012年(平成24年)7月9日作為近代和風建築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披雲閣的各個房間都因其屋內所見樹木得名,如槙(羅漢松)之間、松之間等,是一個景緻與房屋相得益彰的庭園。 本館是建築面積為1916平方米的大規模和風木結構建築,一部分為二層,大部分為單層。表玄關、蘇鐵之間、大書院、槙之間、松之間、桐之間、杉之間等房間有渡廊相連,內有大小中庭,結構較為複雜。作為大正時代的正式的木結構建築,有相當高的價值。 shine好喜歡這日式庭園的石板步道…… 北之丸月見櫓、北之丸水手御門、北之丸渡櫓、原東之丸艮櫓(丑寅櫓)為現存建築物。 月見櫓與水門(指定重要文化財) 園區內至少約600棵松樹矗立其中 日式庭園的石板步道再見啦! 「枯山水」日式庭園 水門因為高松城的護城河與海連結,為了能在漲潮退潮時調整水位而設置的水門。 護城河裡有鯛魚等可以體驗餵魚。 高松城的石牆大多採用由大小各異的自然石不經加工直接堆累的「野面亂積」手法,但旭橋·旭門因為是高松城的正門玄關,所以其枡形構造中採用的是大石塊,打造出充滿震撼力的堆積方法。 與枡形構造相鄰的是左右石牆殘存的櫓門曾在的地方。 高松城西門出口的松林步道 過去的高松城現在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公園,高松城於江戶時代早期建成,生駒氏及松平氏都曾以此作為據點,玉藻公園為高松城遺址,可以在此找到歷史的一些痕跡。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