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老尼偈
2019/06/12 14:28:44瀏覽541|回應0|推薦8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book/cheunglonai.htm

長老尼偈

佛教詩集之『長老尼偈』

一‧『長老尼偈』在佛經中的位置

佛教經典大至可分為北傳、南傳二系,北傳是指漢譯、藏譯二種語系所傳的經典,所依據的大多為梵文本轉譯,流行於中國、日本、韓國等北亞地區;南傳的經典是指巴利語文所傳的經典,流行於錫蘭(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南亞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經典是一套完整的巴利語文三藏,包括完整的經、律、論三藏。其中經藏包括五部:長部、中部、增支部、相應部、小部,前四部相對於北傳漢譯的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及雜阿含經,這四部經都是比較早期結集出來的,佛陀在世時對弟子的說法,文體以長行散文為主。但南傳的小部則沒有相對的北傳譯本,在小部裏一共收集了十五部經:法句經、經集、自說經、小誦經、如是語經、本生經、譬喻經、長老偈、長老尼偈、天宮事經、餓鬼事經、義釋經、無礙解道經、佛種姓經、所行藏經,這些經文皆以偈頌為主,非盡佛說,而且結集出來的時間較晚,其中除了法句經、自說經等以佛陀教法為主之外,其他大部份都是佛弟子間流傳的詩偈,『長老尼偈』相傳就是出自佛陀的比丘尼弟子的詩偈作品。

二‧詩集的內容及結構

『長老尼偈』相傳為佛陀的比丘尼大弟子所說,有名有姓的七十三位人物,各自以詩偈的形式述自己的生平、出家的原因、修行的歷程乃至證得斷煩惱後清涼自在的喜悅。這些詩偈本來并無文字記錄,只是以優美的韻文唱出發自內心的感嘆,純粹感情的抒發,但在佛弟子間亦流傳了她們的事跡與詩偈。佛陀逝世後至公元前三世紀之間,佛教僧團經三次結集,逐漸將這些詩偈整理編排,收入經藏,以巴利語抑揚的音韻傳誦,和用巴利文字記錄下來,流傳於南傳佛教國家之中。521首偈頌以四句或六句為一偈頌,共集成十六集:一偈集、二偈集、三偈集、四、五、六、七、八、九、 (除十) 、十一、十二、十六、二十偈集、三十偈集、四十偈集、大偈集。排列順序以長老尼所作偈頌的數量編排,例如一尼一首偈者編為 “一偈集”,一尼二首偈者編為 “二偈集”等。例如 “一偈集”中共有十八位長老尼,各有一首偈頌,於是“一偈集”共有十八首偈, “二偈集”中有十位長老尼,各自有二首偈頌,於是這十位長老尼所說的偈頌就編集成 “二偈集”等等。

三‧有關尼眾的歷史起源

佛教僧團中之所以有尼眾,這必須從釋族婦女出家說起。《中阿含經》『瞿曇彌經』記載:有一年的夏天,佛陀與大比丘眾回到自己的祖國迦毗羅國渡雨季安居,佛陀的姨母瞿曇彌大愛道有一天到來禮佛,并請問佛陀,女人可不可以證得第四沙門果,即阿羅漢果?佛陀的回答是肯定的。於是大愛道就提出請求剃度出家,但是佛陀馬上婉轉地拒絕了大愛道的請求,大愛道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到了三個月的雨季安居結束,佛陀和他的弟子將要離開迦毗羅國之前,大愛道知道不能再錯過機會了,再一次來到結夏安居的地方,請求佛陀準許女子剃度出家,但是佛陀再一次拒絕了大愛道的請求。三個月期滿了,結夏安居結束的時候,佛陀和他的比丘弟子們離開了迦毘羅國,又再開始了人間遊行。這時瞿曇彌大愛道就和一班同存出家念頭的釋族婦女,在後跟隨不捨,輾轉跟隨到了一個名叫那摩提的村落,佛陀和比丘弟子們都住在那摩提精舍中。這時大愛道第三次來到精舍,頂禮佛陀,並請求剃度出家。但是佛陀第三次拒絕了她們的請求。經過了長途跋涉, “瞿曇彌大愛涂跣污足,塵土坌體,疲極悲泣,住立門外”,佛陀的堂弟阿難見到這種情形,就來安慰大愛道,叫她在這裏等多一會,看看自己可不可以勸服佛陀,讓婦女們也可以剃度出家。於是阿難就代為請求道: “世尊!瞿曇彌大愛為世尊多所饒益,所以者何?世尊母亡後,瞿曇彌大愛鞠養世尊。”在這裏,阿難其實想以親情來感動佛陀,因為當佛陀仍是釋達多太子的時候,出生七日,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以後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瞿曇彌大愛撫育成人。而且現在淨飯王已經去世,而釋族中眾多青年受到了佛陀的感召而出家成為比丘,就連大愛道的兒子難陀亦被佛陀感化而成了佛陀的弟子。這樣,經阿難和佛陀多番商量之後,佛陀最終答應了阿難的請求,準許了以瞿曇彌大愛為首的一批釋族婦女剃度出家,成為了佛教歷史上最初的比丘尼。但是在當時佛陀和阿難曾經討論到,釋子沙門團中如果一旦有婦女參加的話,將會帶來許多麻煩,甚至會令佛的正法縮短了壽命。為此,佛陀當時為了讓這批釋族婦女剃度出家而制定了比丘尼必須奉持八尊師法,後來又叫做「八敬法」, “…阿難!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綜括這八項規條不外是比丘尼必須從屬於比丘僧:

1‧比丘尼當從比丘求受具足戒。

2‧比丘尼半月半月往從比丘受教。

3‧若住止處設無比丘者,比丘尼便不得受夏坐。

4‧比丘尼受夏坐訖,於兩部眾中當請三事求見、聞疑。

5‧若比丘不聽比丘尼問者,則不得問比丘經、律、阿毘曇。

6‧比丘尼不得說比丘所犯,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

7‧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當於兩部眾中十五日行不慢。

8‧比丘尼受具足雖至百歲故,當向始受具比丘極下意稽首作禮,恭敬承事,叉手問訊。

若女子想出家的話,必須年滿二十歲才能從比丘僧求受具足戒,而且從現在所見的比丘尼應守戒條比較多,達三百四十多條至三百八十多條不等。八敬法其中第七條所提到的僧伽婆尸沙即僧殘法如果比丘尼犯了這一類的戒條的話,必須從比丘僧眾及比丘尼僧眾二部僧中懺悔,以去除憍慢心。佛陀為比丘尼制定了比比丘僧更嚴格的規範,從此佛教僧團中始有比丘尼眾。雖然剃髮捨家的尼眾所須遵守的戒律比比丘更多,但佛經中記載比丘尼所得的果報與比丘同等。雜阿含經964 (婆蹉出家相應)提到有一次有一位叫婆蹉種出家的弟子來問佛陀 “…..頗有一比丘於此法、律,得盡有漏,無漏心解脫,乃至不受後有耶?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婆蹉又問: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即是說比丘尼也可以 “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只要跟著佛陀的教導實踐修行的話,就和比丘一樣,可以得阿羅漢果。由此可見,佛陀最初不肯接納女子出家,加入僧團,並非因為婦女的智慧質素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及傳統的問題。由於社會上及傳統上重男輕女的觀念而扼殺了婦女受教育的機會和工作的機會,令她們不能獨立自主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另一方面,沙門團生活居無定所,乞食,使婦女在生活上較男子更容易遭受侵擾,在經典中亦有此類記載。例如典型的例子在三十偈集中的蘇巴長老尼所說偈中就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蘇巴出身於王舍城一個婆羅門家庭,佛陀到王舍城弘法時出家為尼,一天往安陀林 (祇園精舍附近之園林,坐禪之靜修處)時,途中被一流氓惡少攔截,蘇巴表明自己是佛陀弟子,已出家捨家,受持戒律,並為此人曉以佛教道理,但這無賴之徒仍不肯放過,最後蘇巴挖下自己一隻眼睛給予惡少,此舉令惡少驚愕萬狀而懇求恕罪。此點可見婦女出家修行比男子艱難,是因為自己先天性的體質關係,故此後來在尼律中有明文規定,比丘尼不能離群獨居。從此亦可見佛陀為比丘尼制定八敬法的苦心,其實是為了保護尼眾。在當時的社會及傳統之下生活,尼眾的居所必附近於比丘僧團,以及尼眾皆恭敬年少比丘。

四‧尼眾們各自不同的出家原因

佛教中容許婦女出家修行,追尋自己的理想,這在古代印度社會中實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亦為婦女開僻了一條追求新生活的道路,在長老尼偈中可以見到不少婦女從此得到重生。在偈集中的比丘尼出身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家庭: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有來自釋種公主、宮女,其他族姓剎帝利的公主,婆羅門的女兒,祭司婆羅門種姓家庭的婦女,有富商的妻、女,有青樓女子,有農民之女,等等。她們選擇出家的原因各自不同,有許多是受到了親友的影響而出家,例如瞿曇彌大愛道及她一齊同時出家的一批釋族婦女(一偈集),例如佛陀的大弟子中舍利弗的三個妹妹(七偈集),大迦葉的妻子(四偈集),她們眼見自已的親族中許多男子在佛陀教化下都成為賢聖者,她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佛陀的弟子,過僧團的生活。於是捨離俗世的家庭,捨棄世間的欲樂,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有婦女因為歷盡了人生滄桑,經歷了生老病死各種痛苦,然後選擇了出家。例如五偈集中的帕扎佳拉長老尼,本為舍城的富商女兒,因為與家中男僕相愛,私奔在外成親,艱難度日。在第二胎臨產之前,決定回娘家分娩。行至中途嬰兒產於林中,丈夫為護理產婦尋找樹枝,被毒蛇咬死;帕扎佳拉帶兩個幼兒繼續前行,當涉水渡河時一個孩子被急流走,另一個則被老鷹叼走;臨近家鄉時詢問路人家中情形,得知前夜暴雨成災,家中房舍己被水塌,父母兄弟悉皆遇難。幾天之內帕扎佳拉失去了所有的親人,極度悲痛使她精神錯亂,變成瘋婦,赤身露體,游蕩街頭。遇到佛陀在當地弘法,聽了佛陀的教化後逐漸灰復了理智,其後正式出家受戒。乃至稍後的姜達長老尼遭遇亦與帕扎佳拉相若:出身自婆羅門家庭,後來家道急劇衰落,加上瘟疫流行,家中親人相繼死去,姜達淪為乞丐。一天遇到帕扎佳拉等尼眾在為乞丐施食,姜達亦去分領,眼見尼眾儀表莊嚴,待人有禮,為之感動,便拜謁帕扎佳拉,並請求法,遂虔誠皈依佛教,依帕扎受戒。

另外一些則因為佛陀的教化,領悟人生無常而出家。例如六偈集中的平沙王后凱瑪,本是摩揭陀國薩格拉城的一位公主,生得十分俊美而被平沙王(頻毗娑羅王)納為王后。凱瑪十分嬌傲,亦知佛陀厭惡美容,所以從不到竹林精舍拜見佛陀。平沙王一直希望王后亦能與自己一樣恭敬佛陀,於是就贊歎竹林精舍如何富麗壯觀,促使王后心向往之。但凱瑪到了竹林精舍後,只是參觀遊覽了精舍而不拜會佛陀就打算回宮,侍從等已秉承國王意旨,設法使凱瑪到佛前禮拜。佛陀知凱瑪將至,遂幻化了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站立在自己身後,手執搖扇。凱瑪見到這美麗絕倫的女子大吃一驚,驚嘆佛陀身邊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自己相比之下自慚形穢,但更令她驚奇的是,這位妙齡女子逐漸變成了一位中年婦人,又成了老太婆,眼見她白髮掩臉,瘦如柴,手顫抖,因體力不支,連團扇也無力舉起,慢慢癱倒地上,動彈不得。凱瑪至此茅塞頓開,領悟了人生無常的道理,後來遂立志隨佛陀出家。又例如十一偈集的蓋薩高得密長老尼,出身貧苦家庭,身體瘦弱,婚後因出身貧賤而受到鄉親們的鄙視,待生得一子後身價才略有提高。不幸幼子夭亡,她自己亦因過度悲傷而至瘋癲,不肯相信兒子己經死去,抱尸體到處求人診治,被人嘲笑。有人遂介紹她去找佛陀,佛陀告訴她,要治好兒子的病,必須從一家從未死過人的家庭得到幾粒芥菜子。高得密跑遍全城,許多人家都有芥菜籽,但從未死過人的家庭郤一家也沒有。於此高得密醒悟了,原來死亡是普遍之現像,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也明白了佛陀叫她尋求芥菜籽的苦心。她恢復了理智,掩埋了兒子的尸體,然後從佛陀出家。

從大部份長老尼的自述中,可見她們並非因為家境貧困,生活無,貪於利養而出家加入僧團,而是由於社會、家庭、自然災害等原因使她們領悟到佛教的道理,所有長老尼出家的目標都是趣向智慧、趣向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趣向涅槃而出家修行。

五‧不同的修行歷程

雖然在佛教的經典中可見佛陀為四眾弟子公平、公開、平等說法,無論是實踐的方法,或所依據的理論根據,皆毫無保留地教導他的弟子,但是每一個人在實踐的道路上皆各有其自己不同的修行歷程或心路歷程,在長老尼偈中亦充份反影了她們各自的體證契機。例如三偈集中的烏得瑪長老尼,本出身自舍城富商的家庭,出家後聽帕扎佳拉長老尼說法,帕扎以蘊、處、界為烏得瑪說無我、無常的道理,烏得瑪依此而修止觀,至第八日卒體證了一切現像都如夢如幻而斷滅癡闇,斷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果後以一首偈頌說明自己由不能入定而後來斷除煩惱的喜悅:

修禪不入定, 我心未安寧; 寺廟去復來, 已然有九次。

有尼我崇信, 前往作拜謁, 講述蘊、處、界, 對我說佛法。

聽法心歡喜, 跏趺一來复(七日), 第八天斷癡, 足方展舒。

例二:一偈集中的曇摩長老尼出生在舍城高種姓家庭,適齡婚配,向往佛教請求出家而丈夫不準,待丈夫去世後才如愿以償。一日托回寺時,因身體衰弱,手抖顫,摔到地上,連自己手都不聽使喚的現實,使她體悟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義,頓悟了此而證阿羅漢果,便頌了一偈以明此事:

體衰拄杖托去, 兩腿顫抖倒於地,

觀見身軀危如斯, 心離煩惱遠塵垢。

例三:二偈集中的阿巴雅是平沙王另一王妃的朋友,二人一同出家,同在王舍城住錫,一日為修不淨觀到尸林去觀尸體,佛陀從香室作法,令一尸體在阿巴雅面前次第呈現膨脹、青瘀、生疽、化膿、最後只餘骸骨等相,阿巴雅觀後體悟了我們這副臭皮囊實在裝載了許多的痛苦,人生實在如佛所說: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由此而證得了阿羅漢果後說了一首偈頌以明自己的心得:

俗人苦戀身, 不知身弱脆; 毅然拋此身, 明此我有慧。

已明諸苦諦, 精進不放逸; 佛教我實行, 涅槃無貪欲。

例四:五偈集的悉哈長老尼是吠舍離城將軍的甥女,佛陀為將軍說法時受佛陀感化而出家,但出家後七年思想散亂,身心常不安寧,以至對修行失去了信心,但又不甘心還俗,遂決定自縊。在樹林中將繩索套頸項間而頓悟死、生,一時間煩惱頓斷,心得安寧,以偈述記此事:

從前因癡闇, 痛苦皆由貪; 不能得安靜, 身心常不安。

貪欲諸煩惱, 好壞能顛倒; 貪心成主宰, 寧心未得到。

體瘦面蒼白, 度日達七載; 煩惱折磨人, 晝夜不自在。

捨戒還俗去, 不如去自縊; 拿起一根繩, 走進樹林裏,

將繩拴樹上, 挽套套頸項, 此刻諸漏盡, 頓得心安寧。

例五:六偈集中說到凱瑪長老尼的一個朋友維佳亞,由於凱瑪的影響而聽凱瑪說法,心生信仰而較法凱瑪出家,但在修行的歷程上亦曾多次反复,最後得證阿羅漢果:

心念未調伏,心神未得寧; 反复曾九度, 離寺又复回。

為請人開示,去見凱瑪尼; 為我說界、處, 並說四聖諦;

覺支和聖道,五根和五力; 引我入涅槃, 講解並分析。

聽她說佛法,依法去用功, 即在前半夜, 獲得宿命通;

待到夜半時,便得天眼通; 待至後半夜, 便得漏盡通。

於時心愉快,癡闇已清除, 禪定七日後, 下坐伸腿舒。

從以上諸長老尼偈頌中,可見各人縱使修行的心路歷程不同,但總不離守戒、修定而得智慧,最後得證涅槃。在眾多長老尼偈中,或各人所描述的經歷中,可見她們都不是因悲觀厭世,或憤世嫉俗而出家,而是受到佛教的宇宙人生觀的啟發而出家。佛陀教導弟子的宇宙人生觀既非悲觀,亦非樂觀,而是對宇宙人生的洞察與了解之 “如實觀”,反影出來的並非悲觀的厭世心態,而係對一切不圓滿的人生經歷深刻體證與認識,然後以一種超然的,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的不圓滿,縱使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人生是有許多缺憾與不圓滿,但如果說我們假如想要改造社會的話,首先應該從改造自己開始,最起碼我們可以從圓滿自己的人格開始。實踐這一改造最後必須徹底地滅除對自我的執著,徹底去除自我的觀念,然後能心無恐怖,無有罣礙。當然在這實踐的歷程中,必須具極大勇氣,大智慧去解決生命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以智慧斷除 “無明”煩惱。中國古人有云: “人各有志”,有人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有人志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觀乎偈中眾長老尼皆志在追隨佛陀的足跡,志在趣智、趣覺、趣涅槃。故唐‧義淨法師在其遊歷印度諸國後所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中,比對於當時國內尼眾而贊嘆西國諸尼: “雖曰女人,有丈夫志。豈容恒營機杼,作諸雜業,廣為衣服,十重五重。禪誦曾不致心,驅驅鎮惱情志,同俗莊飾,不顧戒經。宜可門徒共相檢察。西國尼眾,斯事全無,並皆乞食資身,居貧守素而已。……本契出家,情希解脫。絕三株之害種,偃四瀑之洪流。宜應畢志杜多,除苦樂之邪俓;敦心少欲,務閑寂之真途。奉戒昏旦,斯即道隆。豈念身安,將為稱理。若能守律,決貞,則龍鬼天人自然尊敬,何憂不活,徒事辛苦。至如五衣瓶,足得全軀,一口小房,彌堪養命。簡人事,省門徒,若玉處泥,如蓮在水,雖云下眾,實智等上人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12742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