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據時期秀林參拜祠
2009/02/19 15:12:04瀏覽1051|回應0|推薦5

1895-1945年日據台灣50年期間,日本官方曾於台灣各州廳設立神社或參拜祠

大小總數超過近200座.但據閱讀書籍資料與參閱日本網站,日本在海外神社

設立有一定的標準與規模,因此台灣各洲廳只有規模比較大的神社有被日本國

官方列入海外正式神社,其中因為規模或功能不同,而未被日本國正式列入神社

,因此目前坊間只要看到是類似日本神社建築的,大家都以訛傳訛稱呼『神社』

是不對的,未被日本列入正式『神社』的大部分規模都不大,只有一個簡單的

基座在中心,『水手舍』或『大鳥居』『參拜道』等基本神社設施是沒有的.

只能稱呼是『參拜祠』或『忠靈碑』.比較少用『神社』稱呼,大多以『碑』

如『忠魂碑』或『獻馘碑』與『表忠碑』『忠魂碑』;『祠』如:『奉獻祠』

或『參拜祠』稱呼.

    在花蓮正式被日本政府訂定為『神社』的只有:

資料見於 日本國 海外神社(跡地)に関するデータベース トップページ

1.花蓮港神社 (花蓮市)

2.吉野神社(吉安)

3.玉里神社(玉里)

4.佐九間神社 (秀林鄉)

5大港口祠(豐濱)

6.馬太鞍神社(光復)

7.壽豐神社(壽豐)

8.豐田神社(壽豐)

9.新城神社(新城鄉)

在花蓮有其它散落在各地的『參拜祠』,其中花蓮秀林鄉就有兩座參拜祠

與一所『神社』.其中大都被搗毀破壞,或者荒蕪在雜草樹林中.

秀林參拜祠位於秀林鄉,日據時期日人紮營囤墾在秀林鄉與新城鄉奇亞平原上

,就是現今台九線北三棧至花蓮市國福里至新城鄉北埔村這廣大的範圍.

秀林新城在日據花蓮時期是很重要的兩個治理地區,秀林鄉太魯閣深山中

有大多數的剽悍太魯閣族,在經過第五任總都-佐九間左馬太-五年強勢理番政策

後,大多數原住民都從高山深處被驅趕至平地上生活,因此為了強化『皇民政策』

在各地都有興建『參拜祠』場所,供殖民地區人民有教化參與日本宗教的場所.

秀林參拜祠是我見過最漂亮的處所.後方不到一公里是中央山脈為屏障,前方5公

里處是太平洋,位居地勢最高處!對於平原上原住民散集村落具有戰略控制管理

點.在海外日本神社或參拜祠設立中,對於興建環境的選擇是非常重視的,因此

秀林參拜祠是目前台灣各種參拜祠中風景最漂亮的一處所.

依現場目測判斷:廣場遺跡已經不見,可能早已被拿去做房屋地基用了.

主題建築呈現一長方形設置.參拜祠共有三層亂石砌石牆,正

面第一層左右大約各長20公尺兩邊共40公尺長.旁邊兩側各為30-40公尺長亂石

砌石牆.第三層中間唯一主體結構-中心碑體.

每一層入口各有兩個石燈籠,不同是石做後方並沒有文字落款書寫,也沒有破壞

水泥填平遺跡,這是很奇特之處.入口左右邊主體上不確定當時是否有碑文被填

平!

觀看側面後發現重大事蹟:是呼有過被整修遺跡,下面一處較黝黑的舊石頭鋪

陳,推測應該是最遠史的地基,之後所看到的參拜道應該是後人所鋪陳水泥修建.

也更證實我第一次踏上階梯時就感覺很新穎的水泥感覺......沒有歲月的痕跡在.

花蓮各地神社或參拜祠都有共同特色就是:利用大石當地基,或許花蓮當地

地震颱風多,高山水急河邊都有被沖刷出土的大石在河岸邊,因此日人就舊地使用

旁邊三棧溪河的溪石或後面高山旁的巨石使用.只是誰曉的主體建築仍敵不過憤怒

的台灣人把歷史遺跡破壞殆盡.

在最高處立碑處旁,被我細心挖出一尊佛像,還有一些散落各處的祭拜用器具,

推估應該是近代後人使用的,非日治時期產品(是的話早就被破壞或被古董商

拿走啦),只是不解是怎磨在這邊的?又如何被丟棄在這?

祭拜用的香爐與酒杯散落在角落地上,是日人後代擺放的嗎? 歷史沒有保留沒有

留下任何敘述的遺跡........

山後雲層密佈時而翻轉的氣旋攪動雲霧,山之巔上兩隻蒼鷹低沈的呼喊著,經由

周遭山勢共鳴傳至山下的參拜祠廣場,山風吹起周遭的雜草低偃波動.

身上帶著的水壺掬一杯水,在此敬一杯吧!

PS:  有著作權!文章創作辛苦!非經許可請勿私自使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rpa&aid=266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