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對你有期待
2007/09/26 17:35:04瀏覽308|回應0|推薦3

酒精或毒品只是遊民的表面病徵
他們大多是因為缺乏健全人際關係才流落街頭




  「你是怎麼淪落街頭的?」

  身材魁梧的羅傑默默地坐著,凝視眼前戴著金邊眼鏡的削瘦採訪者──我。對這個問題,他努力思索了幾分鐘。坐在離他三呎遠的椅子上,我熱切地等待他的答覆。

  羅傑搔搔頭,他的手吸引了我的目光。他雙手粗糙、厚實,指甲藏污納垢,無神的雙眼流露出空虛,顯然流落街頭二十多年來飽經風霜,我不必開口發問,就能一目瞭然。

  羅傑開始向我訴說,他曾擁有的美好生活。他成長於美滿家庭,大學一畢業就結婚,在一家聲名響亮的機械工程公司找到工作,買了一棟房子和兩輛車,不到三十歲就生了三個小孩。我很驚訝,羅傑以前的生活非常「正常」。

=失去最好的朋友=

  接著,羅傑向我訴說很多年前發生的事,他的人生也從此完全改觀。他敘述,當時他在工作上的挫折感日益加深,而且公司裡唯一的朋友吉米又被炒魷魚。除了太太之外,吉米是羅傑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他們一起加入保齡球社,每年十一月都相約打獵、旅行,兩家人往來十分密切。羅傑和吉米的辦公室相鄰,每天都會聊上幾句,不只談論公事,也會聊聊私事。要不是有兩人的友誼,這份工作實在很乏味,因此自從吉米離職之後,羅傑幾乎提不起勁兒去上班。

  長達八年的時間,羅傑和吉米一直忍受上司麥可的欺凌。麥可是個充滿敵意的人,只要一有機會,總會不斷提醒部屬他有多資深,而且動不動就流露出對羅傑、吉米和其他同事的輕蔑。聽羅傑描述麥可,你可以看出麥克這種經理人的危害甚深,傷害程度甚至超過朝九晚五的枯燥工作。羅傑說到麥可的時候,下巴緊繃,雙唇緊抿,面露愁容,恨意在他心中翻攪不已。

  羅傑的同事也無力讓情況好轉,他們全都默默忍受麥可的荼毒。在吉米被炒魷魚之後,羅傑每天只能面對上司和其他幾位不多話的同事,他們在公司很少互動,每個人只是準時上班打卡,然後巴望著趕快下班離開辦公室。

  每天晚上下班之後,羅傑都必須找方法解悶,於是他開始喝酒。一開始,羅傑每週會有一、兩個晚上在附近的酒吧小酌,不久就變成一週五、六個晚上都泡在酒吧裡狂飲。雖然家人努力避免他向下沉淪,他還是開始自我毀滅。

  羅傑說到太太如何努力幫助他重新站起來的時候,聲音裡的痛楚愈來愈強烈。訪談過程中,他無法說出太太的名字,也不曾提過小孩的名字。三十二歲那年,羅傑丟了飯碗,也失去了太太和兒女,他搬到一間小公寓住了半年,他的媽媽替他支付房租,拼命想拉他一把,但是羅傑一再拒絕,最後媽媽也和其他人一樣,因為挫折而放棄了他。

  在毫無奧援的情況之下,羅傑被迫住在車子裡。有一天,他從每天例行的食物搜尋之旅歸來,發現連唯一可以遮風避雨的車子也不見了,警察因為他拖欠稅款以及停車費而查扣了他車。羅傑這輩子第一次正式宣告無家可歸。

  羅傑以事不關己的語調敘述這段故事最後一部份,我看得出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羅傑與朋友、至親的最後談話(也就是在他記憶裡留下長達二十年創傷的那一刻),這層關係一旦瓦解之後,其他一切便都無所謂了。

  羅傑結束這段漫長的答覆之後,他意識到訪談已經進入尾聲,於是我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

  「誰對你有期待?」

  羅傑頓了一下,深深吸一口氣,說道:「我想沒有人了。」

=新生計畫=

  一九九一年,我受邀進行一項特別的研究計畫,研究對象是遊民。這項計畫的目的,是協助遊民收容中心和社福機構,開發出更好的方案來救助需要幫忙的人。我的任務是,和其他幾位研究人員一起進行一系列訪談。我們準備好題目,帶著錄音機,造訪遊民收容中心、社福機構,以及各地的收容所。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我們採訪了全美各地數百位遊民,我們的目標是要找出一個答案:

  為什麼有些遊民可以重新振作起來,有些卻不行?

  為了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先採訪了那些無家可歸又不思振作的人(由每個社區的專家提供資料)。就像許多根深柢固的刻版印象一樣,我一開始也認為,大多數遊民都是因為嚴重酗酒或濫用毒品,才導致他們流落街頭,所以我們針對這個傾向設計出幾道問題。當然,在採訪對象中,的確有許多人有嚴重的酒癮或毒癮,還有一些人有嚴重的精神疾病。

  但是在我仔細傾聽這些人的故事後發現,他們對酒精或毒品的依賴只不過是表面的病徵罷了,不是根本原因。大多數個案,都是因為與朋或親人的親密關係瓦解,才轉而求助酒精或毒品。幾十年來無法脫離遊民的人,都有個共同點:缺乏健全的人際關係。說穿了,他們「沒有朋友」,無家可歸只不過是他們最清晰可見的一部份困境而已。雖然「沒有朋友」不是這些人流落街頭的唯一原因,卻是我從這些訪談中最常聽到的主題。

  研究人們流落街頭的原因之後,我們把焦點轉到重新振作的遊民身上。我們想要了解,是什麼因素使這些遊民克服困境、重新振作,因此我們連絡遊民收容中心等社福機構,詢問他們知不知道有哪個人曾經流落街頭,但現在已經投入職場自力更生,而且過得很好。

  追蹤這群人是一大挑戰,這些人很難找,有些人還非常忙碌。我們採取電話訪談的方式,詢問一連串問題,確認這個人是不是真的重獲新生。我採訪到一位屬於這類型的女子,我叫她美姬。

=逃離空殼媽媽的美姬=

  美姬的成長背景並不好,她不認得自己的生父,甚至也不知道媽媽是否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美姬小時候,便與母親在一段又一段充滿家暴陰影的感情中來來去去,每一個男人踏入家門之後,都讓情勢每況愈下。媽媽在美姬心目中是個極度貧乏的女人,一輩子都在盡所有可能取悅他的男人,就算對美姬造成傷害也視而不見。

  這些男人大部份都對美姬很粗暴,或是無視於她存在,至少有兩個男人曾經打過她。到了美姬十六歲的時候,「四號繼父」有了逾矩的行為。有一天,他把美姬逼到牆角,用他「肌肉鬆弛、滿是刺青的手臂」環抱住美姬瘦小的身軀,試圖親吻她。美姬奮力掙脫,餘悸猶存地告訴母親。不出美姬所料,媽媽不願相信她的話。媽媽相信她的男人,不願相信自己的女兒,從此美姬再也沒有和母親說過話。

  接下來六年,美姬自力更生,起初她與同學住在一起,然後被當地一個逃家青年中心收容,最後她終於露宿街頭。在她心中,露宿街頭總好過跟個「空殼媽媽」一起,住在不堪的家庭。

=遇見潔西卡=

  在這段期間,美姬常常出入遊民收容中心DayHouse,DayHouse永遠都會有幾名志工(通常是立志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他們提供馬鈴薯泥給這些不願開口說話的遊民。其中一位志工叫做潔西卡,她對美姬特別感興趣。

  每個星期五,潔西卡來到DayHouse服務的時候,總是試圖與美姬談話。一開始美姬心存疑慮,沒有多說什麼,她以為這個矮矮、壯壯、臉龐圓潤的女大學生,跟其他人沒什麼兩樣。美姬看得出來,在DayHouse當志工的學生,有的是為了增添履歷表上的經歷、有的是為了讓父母高興,有的是為了達到學校的要求。但是潔西卡鍥而不捨的付出,讓美姬開始感覺到她的真誠,這份溫暖正是收容所的孩子所欠缺的。

  接下來一年半,雖然正式擔任志工的期限已經結束,潔西卡還是繼續探訪美姬。有時候,他們只是聊聊天,有時候,潔西卡會帶來滿腦子幫助美姬找工作的想法,協助她模擬面試情境。後來美姬獲得真正面試機會時,潔西卡還堅持帶她上街採購,讓她有像樣的衣服可以穿。

  當美姬說到她們第一次外出,在百貨公司遇到潔西卡的朋友之際,情緒變得非常激動。在一般的寒暄之後,潔西卡跟朋友說:「這是我朋友美姬。」這句話不只永遠深深烙印在美姬的腦海,我還看出這句話給美姬多大的動力。

  最後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在潔西卡的協助之下,美姬找到了工作。她在一家會計事務所擔任接待員,很快就上手,不久就有了足夠的錢可以租下一間公寓。幾年後,美姬拿到學位,成為查帳員。美姬自己承認,她或許不像潔西卡一樣外向,但是自有一套對付數字的辦法,她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並且正一步步邁向成功。

  我打電話給美姬進行電話訪談的時候,距離她獲得第一份工作已經十年了。她說她找到了工作的熱情,也很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美姬知道大家會特別關注她,也因為她東山再起的經歷,人們會對她有高度期待,這是鞭策她繼續往上爬的動力。在我們進行訪談的時候,美姬已經是一家大型財務公司的高階主管,收入可觀。

  最重要的是,美姬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有一個愛她的丈夫,兩歲的女兒,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兒子。美姬的人際網路正枝繁葉茂地開展當中。

  當我問美姬:「誰對你有期待?」時,她答覆我的口氣和羅傑一樣簡潔明確。

  「潔西卡!」

書名:人生一定要有的8個朋友

: 誰對你有期待? (p.20)

作者:湯姆‧雷斯(Tom Rath)

譯者:林錦慧、但漢敏

出版社: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afair&aid=125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