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術論談:《談散文體裁與寫作分別認知的現象概論》 作者 沙丘
2010/06/01 09:14:07瀏覽2166|回應1|推薦128

 

 

  學術論:《談散文體裁與寫作分別認知的現象概論

 

 

 當談到了散文,則是目前在文創寫作之下,可謂是屬於一種最自由的文體。

 其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文字寫意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雖然不講究音韻與排比的刻意應用?但通常在修辭美學的文體運用上面,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於一種所謂文字語法上面的必須性之效應現象存在。

 通常一篇散文寫法方式,乃具有一個或是多個以上的文識思想,來作為一種散文體裁方式所要表現於文字語言的通體運用,並且以抒情、記敘、論理等等不同方式來各自逐一表達。
 
 「散文」廣義而言,乃泛指所有韻文、駢文以外的文字表達。

 但可從現代散文的定義裡面,乃是專指文學性質的散文而言。但我個人認為在這個屬於「後現代文學思潮」可從狹義的思考角度以及新文學時代的趨勢裡面,有關「抒情韻文」的寫意方式,乃可作以一種適宜性的轉向運用,以達到其「有韻意」,而「無韻音」侷限之學術效益性的文意轉換。

 所謂這個屬於有關文學性質的散文,雖似易寫,實則難工?

 因此,在散文體裁的創作方式,還是要求其作家們必須要擁有豐涵的人生閱歷、敏思的觀察力以及深詣的思考力,相對也更要求擁有較高的文學修養或與駕馭文字的語言能力,亦才能創作出真正感動人心,並具有文字藝術美學的裨益現象所在。

 其次,來談談散文裡面的這個「散」字,實則並不是意指文意零亂散潰,抑或是雜亂無章、渾沌不明以及難窺其境的意思。而是指文意形式題材的多樣性運用,以達到諸多不同讀感的大幅提升。

 一般而言;在文創寫作的時候,只要是採用於一種「抒情文」寫意方式來作文章內容之表述,的確是要比「記敘文」方式的寫意讀感要來得提高許多。

 那麼,如果以「記敘文」內容來作以詩化抒懷寫意,多少難免會擁有一種太過牽強附意之反差效果顯意現象所在?雖然有此現象冗出,但在寫作方式若應運得當,照常亦可使其文意讀感大幅提昇。

 雖然在筆者撰稿完成的散文類項裡面,仍有不少是以「抒情文」方式來描意繪境,而筆者所強調的是;它雖然是以一種散文體裁表達,而另一方面筆者卻非常注重運用於一種詩語言的韻感寫意方式,來呈現其散文體內容裡面所擁有著另一種不同語法的讀感形式之效應所在。

 但筆者這幾年,一直在研究各種不同於筆法形式的寫意,藉以不會侷限於一種屬於單一形式的寫意範疇之內,而致使文章內容讀感上面,擁有著一種欠缺靈活的乏味之感?

 當談到了寫作話題之時,首先必須要去理解到一種文創基本觀念上的概識建立?那就是能夠讓自己的寫作生活,如何從一支筆端的思考開始,慢慢地再讓自己如何去體悟出另一種不同感境上面的生命觀,或與有著一種屬於人生衍趨的感度境界?

 基本上,對一般散文主題的敘寫方式而言,則是會擁有一種實義性的生命衍觀,以及生活感境之下的追溯性之效應現象存在。

 當然,在這裡多半是採取抒情敘寫方式來表述筆者們的心境訴求,或與是一種生命與生活之間所探索之下的深入體會,並能夠融入於眼前生活種種矛盾之「感相」所蘊釀而出的累累惕思;又或與能夠讓自己對未來的寫作取向,則擁有不少的寄切與期待!

   但對任何一位寫作人而言,首先是必須要先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創理念與精神,來作為一種寫作上的宏觀抱負,而能夠讓這個寫作興趣之下的無償付出,來為這個屬於後現代文學的趨脈走向,逐步馱負著在這時代性寫作之下的一份「使命感」,並且不斷在蘊釀著自我生命與生活之間的歲月扉頁,進而積極面對這個所謂具有寫作前瞻的「使命感」之後,卻是期望讓諸多寫作人的積極投入,而能夠逐次樹立或與承擔起一種社會道德責任之良好觀念所在。

 因此,在人生歲月的過程裡面,難免會有少許不如意之處;但往往在這些充滿著生活愁喜醞釀的故事角落以及諸多經驗裡面,也是足以能夠讓自己重新找回於一種自我爬茁的生活惕思衍點。

 生活中的往昔堆疊,也許會讓每個人留下一些美好回憶。但也則是必須要從生活當下的感受當中,慢慢醞釀而起;倘若失去了這些生活感度醞釀之後,又怎能夠去留下那曾有過往歲月留戀裡的點滴回憶?反觀那些眼前擁有未來的生活憧憬?相對也就是要讓自己更懂得如何去著實計劃眼前的歲途方向。

 那麼為什麼筆者會這麼重視這個寫作文體的本質價值存在呢?

 其次就來先概略瞭解一下,從古代文學國史上便開始擁有各種不同寫作文體之下的衍進程序?

 很明顯地可以從論語、詩經、楚辭、漢賦、詩(此可劃分為古體、近體)、宋詞、元曲之後,一直衍進至今的小說、散文、新詩(現代詩)以及戲劇等等各種不同的文體發展。然這些又皆早已蘊含了不少文學史上的學術文體衍進,並且富有其廣義文學的重要價值之定位所在。

 而談到了這個「文學」,則又可分為四大類方向來作以學術定義上的種類區分;除了散文之外,還有戲劇(編劇)、小說、詩歌等等。

 但,今天的主題內容,除了只作於針對散文體裁與現代詩體的區別分析瞭解之外,其他部份只要瞭解有它的實義性存在就好,姑且就暫不作番其他深析方面的聊語。

 當談到「散文」這個話題,也許還有許多朋友,似乎還搞不太清楚所謂的「散文」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也就是說;什麼是叫做散文?散文體裁的結構又可分為哪些種類?

 當然,一旦聊起這些散文寫作文體的重要性之前,在這裡筆者還是要讓各位能夠先瞭解一下散文結構的分類性比較?

 所謂這個「散文」;它所要求的是一種文章內容裡的意義明確,脈絡明析,且又富含著許多知性、理性以及感性的文字語言,藉以逐步來表述其文章內容性質的結構不同。

 因此,它與現代詩的區別,乃是基於建立在有沒有文意表象裡面的節奏性以及韻感度的區別所在。但基本上,筆者發現在散文體裁裡面一樣也是可以擁有這些寫作條件存在。(例如;散文詩或是詩化散文類以及抒情韻文敘寫方式等等。)

 當然,散文則跟新詩(現代詩)不一樣的區別是?

 「新詩」它則又是屬於另一種具有深詣刻度,以及擁有著推移性的意象文體敘描;除了打破舊詩體的傳統格律方式,並且能夠讓思想自由發揮之外?其也可包含抒情、記實、想像以及多義性方面的感性語言蘊涵表現。

 其次,在寫作形式上面亦可活潑,亦可嚴謹;舉凡敘事、抒情、寫景、說理等等,亦可作於諸多任選的題材描述。同時,每一位作家的散文寫法方式,必然會有屬於一種強烈性的感度,逐次表現在自己所具有的獨特個性裡面。只要一看作品,其作家的思想、性格、嗜好、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皆與散文敘寫方式一樣,相對也都會擁有相同現象而呈現於讀者們的眼前。

 而對「現代詩」而言;雖然也可擁有像那詩歌般音樂性的深詣感受,其也包括詠物、寫景、抒情,懷人以及嘲諷、預感、譬喻、批評、哲理、記事、說理、感憶、勉慰等等,擁有許多不同的寫法方式來呈現其一種廣泛詩義的文學價值所在;但它並不強調文詞押韻的,只要能夠運用詩意的句子來衍描,並著重在一種起承轉合的應運內容結構之上,依序分行或與斷句排列出來之後,便可去敘寫完成一首現代詩的基本文體存在。

 而對「散文」的形式而言,卻又與新詩寫法方式不同了。

 基本上,它卻可分為兩大類方向,來作以一種散文寫體的區分;而又涵括一般表述並兼具「抒情」以及「記敘」方式等兩大類之描寫成份所在。

 當然在「抒情散文類」部份,又可稱為是一種狹義性的形式作品;其包含有所謂的抒情文、小品文、隨筆以及心情日記類項,等等。

    至於「記敘散文文類」,這時又可劃分為遊記、文學報告、文學評語、論說、雜文類等等。

 目前也感覺好像在「散文記敘類」部份的寫意應用,應該會有很多文創朋友不太懂?於下列筆者再做部份簡單的分類說明一下。

 遊記;也就是一般通稱的旅行散文,並記述各地不同的旅遊風物為主;包含作者所見聞到的各種不同的感受記述等等。(也就是一般通稱的旅遊寫作家)

 文學報告;其包含屬於一些藝術性的、通訊的、特寫等等方式,並以一種報告的形式,來反映種種現實裡的現象與情況。也就是一般我們看到的新聞、報類、雜誌、周刊以及其他不同性質文學報告等等的散文形式來敘寫。(類似記者們撰稿文章之類的寫意表現)

 文學評論;也就是屬於有關各種文學方面的評論等等,並以散文形式來表述許多不同於個人意見與看法的文章。

 論說;一般論說事理,或與時事評向的散文敘寫方式,都可以歸為此類項。

 雜文;一般乃以反映社會生活、政治情況等方式來論述,雖文短,但講求筆法靈活精悍,語篇豐富等等。

 當然,好的散文必須具有主題明確的優先條件。

 而散文體的寫法方式,雖然不像小說方式要有完整性的故事情節,除了大幅應用以啟示、說理、感思、勉勵以及抒懷之外,但每篇散文的主題運用,則是呈現出一種文意內容裡面的靈魂軸體;也是作者們當敘寫每一篇散文內容的用意之後,藉以能夠讓讀者們深深「感之有物」,以及「思之有引」的寫意軸向,其內容乃要有文字意象的抒寫表達。

 所謂一篇好的散文,常以「意象」呈現主題,作者必須描繪具體可感的、可見的、可聽的,可觸摸的人、事、地、物,藉以來讓讀者們更能夠體會作者的描象的意念。也就是讓讀者透過作者的眼、耳、心,經過感於各種看、聽、想的思境體悟之後,讀者們也才能清楚並且深入感受作者的文意結構。

 當有機會閱讀一篇所謂的「上乘文章」之時?首要考量的是;它會先抓住讀者們閱讀視野之下的頻率傳遞,之後又馬上瞬間轉換為另一種「思考性」的訊息萌發,當擁有這種瞬間思考轉換的銜觸引入之後,緊接著便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逐步融入於自己頓時擁有著一種被感於入懷後的心境感知裡面。

 其主因乃是讓這一篇可讀性高的文章,而能夠真正去達到於一種「文創應用性」的效益現象出現。

 而在這個所謂「文創應用性」的寫作過程裡面,則會開始擁有著文意上面所呈現於一種起、承、轉、合的形式運用之寫作要素所在。但並不是只表現於一篇文章於整體內容裡面所要表達於前、中、後的各大段落裡面?

 而是在每一個大段落的文意描述過程裡面,也同時會產生於一種起承轉合的效應現象出現。其也包括每一大段落裡面的每一小段的字句表現方式,也都會有這種現象呈現?也只是在閱讀感受上面的幅度傳遞與訊息方面,比較微弱而已。

 類似這種現象,的確是對很多寫作人或與閱讀朋友們而言,幾乎都無法深入瞭解有上述殊因現象出現?

 因此,在這裡也不得不相信?的確是有些寫作朋友的文章(抒情文章),讀者們再怎麼讀,也都不會有倦讀感(倦思感)現象出現。

 但有些抒情文的表現方式,卻只有文字表面上的感思抒發而已,卻沒有文意裡面所蘊釀鋪陳的情感轉折成份存在?

 在散文(抒情文)語法的應用方面,除了要著重在一篇文意的起承轉合以及筆者原蘊那一份抒懷情感之外?且還得要懂得如何在文意修辭運用以及巧思立意的適度蘊出。而在這,兩者之間,的確會擁有它的筆下難工之因所在?

 這得需要長期的觀察學習以及個人蘊思筆調的深融培養。尤以在「文意修辭」以及「巧思立意」之寫作方式,這兩大難工,皆可運用在詩體、小說以及戲劇方面。

 當擁有著足夠時間與主題空間蘊釀的時候,若是能夠應用適當得體,那麼屬於這類文章寫意方式,對喜愛抒情文的讀者朋友們,也就不容易產生於一種倦讀感的現象存在?除了不會有擁有一種鬆散、空洞的乏味感之外,而且還會隨著不同時間的深入體會之後,還能夠讓讀者們讀到文意內容的骨子裡面去。

 也就是說;在散文敘寫方式的基本型態上面,除了可以適時運用於一種「我口我語」的表現方式,來呈現散文語法所要表現於文字涵意的語言結構之外,乃是必須更懂得如何應用在「語法修辭」上面的適切應用方式,來使其文字之藝術美學裡面,所要表現於一種文字意象之語法架構上的讀感呈現。

 更直接地說;一般在文字語言表現上面,其真正所要傳遞的方式,乃是必須要具有一種所謂「含蓄性」的語言表達,以及擁有著起、承以及轉、合的文意連貫,來促使一篇文章內容的文思飽涵以及讀感順暢;而並不是使其文字內容過於跳脫、鬆散,而落於文意空洞的寫法上面。

    通常當掌握一個主題或與一個故事情節之後,也乃可運用在一種起承轉合之間的應用方式,來不斷促使文意內容裡面的情節轉換,或與逐段翻瀾方式之下所表現於一種遞轉、引用、轉化、譬喻、設問、頂真、鑲嵌等等諸多不同語法的修辭方式,來逐步營造生動連貫的文意氣韻,並且能夠緊扣於讀者們於讀後的思境心弦。但必須要切忌於文意表述上面的節外生枝,誤將讀者們的注意力引到他處,而形成於一種篇無定句,雜無章法的乏感寫意現象存在。

 以上,所論述的內容要義,也就是在寫作之下最基本的散文體裁區別的要點概念。藉此,也希望各位能夠多作瞭解一下。

 其次,若談到了文創寫作話題之時;以目前散文寫作方式的分類等項區別,則又可化分為兩種具體方式;其一是「文創寫作」方式。其二則是屬於「記述寫作」方式。其寫作方式是完全不同;

 「文創寫作」部份:大部份則以「記敘文」以及「抒情文」為主;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應用文體」?而此文體只運用在一種專業性的社交場所上面,例如;發票、收支單據,或是書信、公文、對聯以及一般性商業廣告文宣部份等等,而不著重在文學創作之實義上面,只著重於社交方面之用途上面。

 因此,其兩種敘寫上面的文體結構,乃亦有非常大的差異區別性存在?實則還是必須要注重個人文創的獨特風格,若不然,寫意若過於同感融會,又或與形式若過於對等聚攏以及你我風格不分,乃難以凸顯作品之實義性的文創價值效益存在?

 至於有關「記述文體」部份;完全乃著重在個人或與諸多時事感受的條件築構之下,所擬寫出不同文意性質的區別所在。其包括記敘、時事論述、評論類等等,乃需以諸多記實為前題,屬於寫作之下的文意範圍則包含有生命觀、生活觀、社稷觀、文學觀、哲學觀、宗教觀、藝術觀、歷史觀以及世界觀等等。

 有關這類文意寫作方式,的確也必須要擁有一種根據性的深入考究,來作為一種寫作上面的具備題材;若不然,一經被讀者們查覺文意虛實不鞏之後?這篇文章的「實義性」以及「可考性」的讀感價值,馬上便會失效。

 然,有關散文體裁的「記敘文」寫意方式,於整體文章內容而言,的確是有必要切忌太過於「文字口語化」的語文表現。雖然在寫作上面,並沒有大幅刻意運用在文字語言的修辭功夫上面,但也務必要促使文意內容立於新意、蘊於巧思,由「直筆」方式的引導之下,帶點「曲意」寫感的文意柔化,之後也才能夠讓整篇文章於讀後以達到文衍於思、思入於識,或與達到一種見解精闢以及深鏤心腑的效應現象呈現。

 然,對一般對「抒情文」寫意而言,我個人認為則又可劃分為兩種方式寫法?其一是屬於「記實性抒情散文」寫法。其二則是「假設性抒情散文」寫法。

 那麼,什麼是「記實性抒情文」寫法?

 簡單地說;只要是有關聯到自己內心所實際發生的抒情故事,或與是一些本身切要的事態狀況,便是屬於這一類記實性的抒情散文寫法。其也包括童年回憶、故鄉寫照、人物感懷或與在當下的生活中,所能夠逐步去接觸的諸多感懷寫實等等。

 什麼又是「假設性抒情文」寫法?

 只要是用心逐步去感境衍出的單一或是諸多抒懷現象?並沒有實質發生在本身原有事態狀況之內;只是聽到、看到或是自我觸引感受到些什麼?且又與本身並沒有直接性連帶接觸的,只是用著一種思與心的蘊釀方式,逐步能夠讓自己所去感境、所去體會的;這些都是屬於「假設性抒情文」寫法。

 因此,我們不容於否認,它本身就是具有一種假性感向的事實見證所在。其間也會大量適於一種修辭語法方式來應用,並且刻意使其讀感意象大幅提升;但這一類文章,一般而言都是太過於擬韻偏逸雖然比「抒情文記實性」寫法,讀感還要好,但我們不可否認的,也是目前一般讀者朋友們,比較偏於喜愛閱讀的抒情文章。

 所謂抒情文寫法其有三個步驟:其一是「說情」;其二是「觸情」;其三是「感情」。

 說情;則是是屬於個人的文創部份。

 也就是自己的這個「情」,要如何說?如何寫?如何表達?

 觸情;則是屬於文創與讀者之間的部份。

 這個「情」?要如何擁有著一種自我獨特風格的文創表現,而能夠讓許多群體的支持讀者們來深入接觸?或與讀者們對作者本身的寫作文章,於閱讀之後,又會擁有著什麼樣的深切感受與期待?這就是所謂「觸情」的部份。

 感情;則是指讀者們對閱讀文字的感受部份。

 也就是對一篇文章或與一本書籍的讀後感,其所謂這個「讀後感」則會擁有一種感度、感境、感識以及感懷的深淺比較?或與會擁有著一種讓人於讀後所產生不同感受的情感抒發之意。

 當然,每個人在閱讀一篇文章或於一本書的感境取向,相對也就會有所異曲不同?而這種不同現象,筆者則稱謂之為「閱讀性感度現象」。

 所謂「閱讀性的感度現象」,則又可分為兩種方式來觀析之?其一是指「思境感度」現象;其二則是指「心境感度」現象。

 思境感度:乃是指一篇文章或與一本書籍經被閱讀之後,往往僅止於有著讀後短暫思考的感受境界而已,而未必能夠沁入於心腑之境?但往往出書之後,這一類的文章書籍只讀過一篇,也比較容易讓讀者們,棄之於一角。

 心境感度:是指這一類的文章或書籍,讀感非常高。比較容易讓讀者積極收集或與珍藏。主要是這一類的文章或書籍,早已被鞏契流入於讀者的心境感受裡面,往往使其在這一類的文章或書籍會常常陪伴其閱讀生活當中,愛不釋手。

    筆者就是如此;有些舊書,都已經讀了二三十年了,至今仍然捨不得丟棄。不為什麼?因為二十幾歲與三、四十幾歲之間,一本書雖然具有同樣的文章涵意,但在讀感之後的思考上面,也就會顯然不同?其實,並不是書的內容寫意在改變,而是本身對事情思考與看法之後的認知度在改變。

 基本上,在一般的寫作方向上面,一定是脫離不了「善」的感度抒發,或與有著文意記實本質上的要義所在。一般而言;相對也都會擁有一種啟示勉勵,或與感懷溫馨,或與觀念論述,或與時事評向等等的敘寫實義之感受現象存在。其文字涵義裡面,所表現的「美學」方面,乃會依個人讀後的見解度不同,而會產生於所謂諸多不對等性的讀後判別?

 當談到了這個「真」,那什麼才是所謂寫作上的「真」呢?

 一旦文意延伸出去,還是多少會有文意表達上所謂假性借助的成份現象所在?但往往感覺是「假」的,其實那則是屬於一種文創修辭語法的效應性現象所在。

 正所謂任何一篇文章寫意,也都會擁有它的句法或與語法的「意象」醞釀與延伸所在?自己若無法去深讀之後的思考體會,那麼也就會很容易產生於一種所謂「不真」的現象存在?

 而這種「不真」的感受,也正是屬於一種文創修辭效應現象的原因所在;亦如在散文體裁的抒情文字表現裡面,一般人稱謂「美文」,亦是如此。

 因此,讀感越高的文章,其文意轉折力量也就會越強,意象越明確,相對修辭效應也就會跟著提高。但往往這種文章寫意都是在讀於一個「境」,讓「境」融於「心」,而這個「心」則又會釋出於一種所謂閱讀之後的感受性效應現象存在。

 當然,一篇可讀性高的文章,若沒有任何寫意上所謂的技巧存在?(意指;文字經過修辭或與文意提煉之意。)這時也就是讓讀者感覺到「最真」的時候了!

 那麼這篇文章寫意,同時也就會讓人感受到跟一般的生活隨筆以及心情日記沒什麼兩樣?問題是;往往我們總是會覺得自己寫作之下的文章故事最精彩?但始終還是比不上別人所擁有豐富的寫作思考,或與其自己的寫作思維不斷融入在他人的生活範圍裡面。

 那麼所謂這個「最真」的定義,應該要設立在哪裡呢?應該是成名之前?還是成名之後呢?

 所以,為什麼有多數的資深作家們,寫了一輩子,其文章寫意已經不只是「真」的時候了,而是已經到達另一種文字「境界」的地步去了。

 是的。文創者們常常會說:自己所撰寫的文章寫意,一定要讓自己先感動,相對也才能夠感動別人。

 問題是:那麼萬一若是遇上一群不太容易感動的讀者群,又該怎麼辦?

 其實,並不是讀者們不懂得如何去感動?而是自己的文章寫意,真的不知道要如何來讓人去嘗試感動?

 因為,自己只懂得以自己的感動方式,來作為讀後的短暫感動,卻忘了讀者們那一時於讀後的「感受」,是否能夠化作為一種文意表述之下的真實「感動」?

 就針對實際性的問題點而言;卻一直沒有去深入考量每個人感動的蘊釀方式,都是不太一樣,之後就憑藉著一種寫作直覺,好像是自己都已經感動了,相信讀者們也一定會跟著感動。

 結果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文章寫意,人家都還讀不到一半,也都差不多瞭解內容大意了;這時,原本要給人家的「感動」,最後卻隨著讀者群的讀後「感受」,跑了剩下不到一半?

 只因為讀者們的生活故事,卻要比自己家的故事情節,還要來得更出色、更精彩,所以,自己撰作的文章,時常在「感動自己」,卻也時常忽略了讀者們的「讀後感受」?

 因此,對一般初期的文創者而言;雖然不是寫作名家,人家要看的也就是這一份筆思之下的智慧與才華,來先作為對支持讀者們的一種引向與期待。

 也就是說;一篇文章,人家要看的是文創者們那一份獨特筆法之下的文思錦緞蘊釀如何,相對之下,則必須要懂得如何去釋放自己的思想與感情,而把這一份長期以來所具有的深處力量(潛意識力量)適以發掘或與應用,來作以一種文創萌發的文字表現。

 然,在每一個寫作主題或與在每節文意段落鋪陳上面,它必須要經過文字表現上面的勾勒、推敲以及譬喻(轉喻)、透化等等過程,逐步來表達屬於自己所擁有另一種不同見解的具體思考或與情感昇華方式,來作以文意闡述取向。

 問題就出在為什麼當同與一個主題寫作上面,有少部份文創朋友的文章寫意,會特別受到許多讀者們有著大量於讀後的深切感受與青睞,其真正原因便是如此。

 當然,任何文創朋友,只要有發表自己的文章之時,相對也就會擁有所謂屬於自己讀者群的「共泛效應」現象存在。問題也許出在於「多」與「少」之間的同感數值之效應現象所在。

 但往往文創的文章寫意,太過於感思或與空洞乏味,屆時就算是一時部落格上面拼了一群人氣之後,而個人於日後有機會所出版的書,就算是一時賣得好,於未來便會很不容易被保存珍藏下來。(這一個寫作觀念,的確非常重要。)

 當談起這個文創寫作話題;以個人投入在這幾年積極寫作的經驗當中,一路走來,卻一直深怕掉入那些老作家的文風字影裡面。所以,至今筆者一直很嚴格力求屬於個人獨特的筆法蘊釀與文風延伸。

 相對之下,若要真正去談「文字創作」,又豈止容易?如果大家寫來寫去,都是類似一樣的筆風字影,那麼也就失去了文字創作上面所具有實義性的文學價值存在。

 因此,當自己若想要大幅提升自己的散文寫作能力,首先一定要先停下自己那一份忙碌於文創寫作之下的匆忙腳步,先觀摩一下人家的散文是如何地敘寫?看看人家的文章寫意,是如何地去嚴肅看待,經過慎思再三,不斷修正之後,才敢以嘗試發表。

 不然,若再多寫個幾年,也是真的很難形成於一種寫作氣候?一篇文章,看似在拼「人氣」,最後決定的,卻是在那一份真正有文思蘊釀的寫作「實力」。 

 問題就出在自己的那一份寫作之下的「思」與「境」以及文意轉折裡面的文識力量,完全是不足夠的?

 那麼為什麼會擁有如此的現象呈現呢?

 因為只會懂得「創寫」而沒有屬於長期性的「文識思想」蘊釀與培養,再加上對「文意表現」卻沒有積極去作番深入性的體會瞭解,或與對平日的「閱讀生活」以及「生活閱讀」方面,並沒有作以一種實質性的深入體會?

 因此,文創一篇文章之前,首要先注重的是觀(閱讀)。因為,在任何不同的事物狀態表現之下,一定會擁有其不同思考原理的諸多現象出現?其也包括棋、琴、說書、畫以及詩歌詞賦等等,皆是如此。

 在前言內容裡面,筆者已有作說明;那就是有些所謂資深作家們所撰寫的任一篇文章,已經不止是文意才華的表達地步去了。

 那則已是達到另一種文體入境的「境界」地步去了。若在生活當中,有過長期閱讀習慣的朋友,至終也都會擁有一種幾乎相同的閱讀感受?那就是讀來得去,讀到最後並不是那些老作家們的文字表意如何?而是他/她們的那一份文學思想以及文識思辨,將又如何地遞變呈現?

 於是,在觀摩任何一樣東西,是必須要用於一種自我蘊觀的「智慧之思」仔細的去觀悟體會?而不是用著自己的「生活般境」的態度,匆忙的去捕捉學樣;那麼在有樣學樣的情況之下,結果導致於大家的文章寫意,看起來也都差不多相同,因此那還要談什麼文字創作的實義性價值存在?

 因此,在文創過程上面,每個人則會產生於各自不同的思想境體,而「觀」則是屬於一種文創學習,但不是仿傚。若過於注重仿傚,則很容易失去自己原來的寫風特色,一定沒有未來性可以去期待,並且要以文思之蘊點來作為文創寫作的基礎延伸,而要圓?要方?要三角?要多邊?自己則要懂得如何在適度的運用之下,來取之以衡。

 一如筆者所常常強調的一段哲言內容,亦是如此;生活與文創的本質,就是一種學習。除了學著要如何培養一種「自我思考」的裨益方向,來作以一種文創感向的自我進取之外?同時自己也還要去學著如何來面對生活或與文創當下的自我蘊釀以及成長。」

 也就是說;筆者常常在台灣經過一段時間部落格文壇的交流之後,便又開始積極開始前往中國大陸(或與香港)各個文壇來作以文創以及學術性的大幅交流,因為有時候光靠吸收那些書本上的學術論點是不太足夠的?這時候也必須要讓自己親自去接觸一些作家們不同觀點的文創實境經驗。

 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筆者在這三、四年以來,非常著重這個「文學之觀」的效益性所在?而這些也則是屬於一種在文創上面的自我長期蘊釀以及成長延伸。

 也因此,有絕大多數文創朋友,也只會敘寫出一篇文章的「好風景」,而並沒有屬於一種具有實義性的文學涵義之價值存在。尤以有一些文創朋友,寫了好幾年下來也都是如此?一直無法跳脫在那一股「文思落點」之下的瓶頸侷限,於未來,也就很難擁有一種宏觀性的寫作氣候了?

 同時,這也為什麼以往會有那麼多只出個幾本書的年輕作家們,無法繼續寫文而逐一消失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她)們並沒有屬於自己主述形態的文學思想醞釀,再加上只懂得一味為寫而寫,而大幅導致文章過於偏逸或偏理,未能融於逸理一貫,而難繼以擁有一種相互感通、文蘊氣格之延伸現象出現。

 然,對一位具有寫作實力的文創者或與寫作家而言,通常也比較能夠逸理運用適中,文意見解精闢,時而又能夠岩岸壁立、涇渭分明。

 因此,筆者卻是非常重視在「散文論述方式」的文字語言表現,無論是在生活學、文學或與其他有關思想學識方面,藉以能夠來逐次思考透化自己的文學思想中心,到底擁有著什麼樣的具體蘊釀,以及對「後現代文學思潮現象」又擁有著什麼樣的具義延伸?若不然,光是會敘寫幾篇好看的創作文章,於未來的確也很難作以一種對「後現代文學」的記實貢獻。

 也就是說;在這裡要觀察的是一篇好文章背後的記實思想呈現,到底是什麼?因為在任何一篇創作文章表現過程裡面,若是經過大幅文字修辭之後,則會擁有諸多抽象或與無法呈現記實的文字語言記載?

 因此,也就很難會擁有屬於個人所謂正確性的思想憑證判別;在此情況之下,相對也就很難在文學創途上面,有著一種文創理念「自我定位」的裨益現象存在?

 以上,這篇文學理論文章,乃是針對目前寫作文體以及文創觀念的深述認知;且值得於目前對後現代文學創作發展的趨勢裡面,讓文創者們對於寫作上有著更深義性的觀念判別,進而能夠在寫作上面擁有更深切性的概念與認知之實義所在。

 

 

                          -沙丘-

                  2010.04.20撰於台灣.台北/初稿完成 

           

沙丘.純文學藝術創作天地╱最新文章發表公告說明:

 *本文由台灣雅虎.文學創作天地總部作為文章發表之安排首發點,並於今日同步安排發表於NOWnews新聞台-台灣文學作品第一示範小站世界新聞網.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北美分部-直屬台灣文學總部

 台灣新浪-台灣文學創作天地第一分部PChome新聞台-台灣文學創作天地第二分部優仕網-台灣文學創作天地第三分部udn聯合城邦-台灣文學創作天地代理第四分部。

 無名,台灣文學作品賞析小第一小站天空.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二小站痞客幫.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三小站春天部落格.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五小╱EYNY.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六小站葡萄藤部落格.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七小站╱Xuite日誌.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八小╱Roodo  Blog.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九小站╱im部落格.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十小站╱《UCenter  HOME部落格.文學創作天地-台灣文學作品賞析第十二小站》

 香港雅虎文學交流天地總部 中國網易博客-文學交流天地-中國文學交流總部等處。 

 *部落格裡面的所有文章,早已輯入集結完成,未來有出版書籍走向,請勿任意引用;或作其他商業圖利之用。

 本文則會安排在喜菡文學網(文學理論區),一併同步駐外文壇發表

 *本文乃屬於一種文學論述評觀文章絕對禁止引用,或作於其他不法商途牟利之用

 *以上說明告知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小燕子的feeli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啦!多看幾回就是^^
2011/07/24 11:01

讀後有著似懂非懂的感受一直咀嚼著。

光這篇  就需讓自己多看幾遍才行。~眼花更重了

分辨屬於哪種文學?如何讓獨特筆法之下的文思錦緞蘊釀去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

嗚嗚嗚~~很難ㄋㄟ

就是要努力ㄇ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