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9/14 23:25:58瀏覽190|回應0|推薦4 | |
今天是中秋節,心裡格外的想念父親,父親離開了我已有十六年,對他的懷念卻是與日繼增,回想到與父親互動的林林總總,讓我常常淚流滿面。今晚就讓我細細的回憶--------我的父親,一位孝子、一位一百分的好父親,一位人見人誇的好醫生,一位永遠為部屬著想的好長官。 兒時總覺得父親是位動作快、聲音宏亮、愛開玩笑、心直口快、有話快說、給人粗枝大葉的感覺。但是,細細想想父親也有他非常細膩及感性的一面。 小時全家大小八口,祖父、父母、兩位姐姐、我、一個妹妹,兩個小弟。全靠父親微薄的軍醫收入維持,在四十年代的台灣,軍公教待遇極其微薄,父親的收入只有四佰多元,兩位姐姐要上初、高中、弟弟要喝奶粉。為了繳學費,家中常需要向鄰人借貸。即便如此,為了母親是回教徒,家中不得進食豬肉,父親將每月薪資的一半交給祖父使用,以方便他老人家自開爐灶,這樣的狀況直到祖父過世,全家遷北後,家中的經濟才舒緩了些。。祖母早年過世,自我有記憶起,每年的年三十晚上紀祖,平日強悍的父親郤總是落淚。祖母、外祖母、曾外祖父的誕辰日,父親總是一大早在案上,泡上好茶及凖備水果紀拜。 四十年代的台灣尚屬未開發的國家,人民生活清苦。但是父親仍不時提醒母親:『不要省下菜錢,去當藥錢』所以在吃的方面,印象裡總覺是比別人家的孩子來的幸福些。母親要料理家中大小事物,常常忙到很晚才能入睡。所以,自小我們姐弟的早餐全都是父親打點。『早餐吃的飽,中午吃的好,晚上吃的少』,這是我們姐弟們自小就耳熟能詳的金玉良言了。小時候,每天吃個五毛錢三支的三色冰棒就很開心了,但每每被父親看到,他一定要我們將三色冰棒丟了,另為我們買支一支五毛錢的桂圓糯米冰棒,他常說:有色素的東西不要吃,所以至今,只要是添加色素的東西我都不碰。 父親對我們待人接物的生活細節管教極為嚴厲,父親告誡我們:鄰人家中如有分食一定要立刻走開,萬不可在旁等待分食,如果他知道了一定重打一頓。記得小時候,我們愛吃炸麻花,父親和母親常常一炸就是一大桶,讓我們姐弟吃個夠。中秋節,家中父母親也一定自已做許多的月餅,讓我們吃過癮。逢年過節家中總有病患送的水果、點心,父親總是全部交由大姐,由她負責分給我們姐弟六人,他和母親全都不吃。父親常說,他不讓兒女們像沒吃夠東西似的嘴饞,妹妹說:小時候學校調查家境時,母親告訴她說圈『小康』即可,當時妹妹想為什麼是小康呢?我們家不是很富有嗎?吃的東西都比別人家都多。這就是父親給兒女迎造出家境的印象。他讓兒女在他的保護下衣食無慮,父親常說:兒子、女兒他全一視同仁,只要我們肯唸書,他就是要飯也會攻我們唸。父親常說:知識就是他給我們兒女最好的財富。任何時候,只要是正當的要求,父親對我們從來沒說個『不』字。 家中衛浴設備只有一套,每天早上軍事化的管理就上演了,父親凖備好早點後,即分時段叫醒我們六人上班、上學,每人都有一定的分配時間,如果今天動作慢了慌慌張張的出門,第二天你就會被早五分鐘被叫起床了。常聽父親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但至今也沒弄清這三光與三慌是啥呢?反正就是要充充容容的吃了早餐出門。 自小我就是個愛哭鬼,父親常說那一天我不哭,那全家都成仙了。每次出門坐上公車我就大哭,所以全家出門,我總是由父親單獨騎著腳踏車載出門。兒時,我是個每天在外玩的髒稀稀才肯回家的野丫頭,聽母親說:父親告訴他,我玩的髒稀稀的在外面叫他,他裝作沒聽見,免得別人想,醫生的女兒怎麼弄得那麼髒?太沒面子了。但是,在我七、八歲那年有次被鄰居家養的狗給咬傷了,父親氣急敗壞的拉著狗主人的衣領想打人,在旁的母親都被父親的舉動給嚇了一跳,這不是父親平日的作風。即便是個野丫頭,父親愛女之心仍很自然流露。 初中的有年暑假,不知何事與二姐吵嘴,正好父親下班回家,不問原委父親就先把我給罵了一頓。因為,父親自小告訴我們,父母不在做弟妹的一定要服從姐姐不可爭吵,等父母回來後再申訴。當時不知是那來的勇氣,居然敢頂撞父親,大聲的對著父親說:『你不公平,你說:大的要愛護小的,小的要尊敬大的,而我是老三,上有姐姐,下有弟妹,和大的爭你說我氾上,和小的吵,你說我不愛護弟妹,這件事明明是二姐錯,你不問原因就罵我,我永遠沒有對的時候』當時母親立刻來打圓場『是嗎,這是老二錯,你怎麼能罵老三呢?』我的頂撞父親沒有罵我,而且自那件事後,我也再被父親罵過,他私下告訴母親,不能讓這孩子心裡上產生陰影,真以為我不愛她。 高中的我開始愛美,記得有一年看見畫報上電影名星甄珍穿了一件粉紅色的大反領毛衣,我即告訴母親:這是我今年過年要買的新衣服。過沒幾日放學回家,看見床上放了三、四件不同色的反領毛衣,但全不是我要的那件款式,心想一定是母親想拿這些來頂替我心想的那件毛衣,我氣的大叫『我不要』。本想討我開心的母親被我氣的要命。父親問了原委二話不說,吃過晚飯他即帶著我到台北,除了買到我心儀的粉紅色毛衣外,我又得到了一件紅色外衣及黑長褲,開開心心的凖備過年。 二十歲生日,父親除了依例買條金項鋉做為紀念外,他還特地下廚為我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請我的好同學、好朋友,她們都不敢相信,會有父親為女兒做菜請客,為了兒女,我的父親沒有什麼不肯做的。 軍醫的什遷不如一般軍人,它的職缺不多,而父親優異的表現,常常得到長官的提攜,但是,為了無法將家眷帶在身旁照顧,父親最後總是為了我們兒女而放棄。直到大姐要考大學,父親認為將來子女就業機會北部較好,父親才同意到台北服務,一年後即將全家搬到台北。這也是父親唯一年不在家的日子。聽母親說:父親在台北的那年,星期假日別人總會送台北各大電影院的票給父親,但父親為了不捨得花車資而作罷。假日裡有為官兵體檢賺外快的機會,父親總是優先參與,為得是讓我們生活無慮。 大弟自小功課即很優異,大學畢業當完兵即拿到獎學金出國留學,隔年小弟也出國留學,父親為了兩個兒子出國唸書,把他多年的積蓄全拿了出來,並且告訴小弟到國外讀書,要把心全放在書上,別去打工賺錢,學業成績好了,申請到獎學金,這比打工賺些小錢好,小弟也沒讓父親失望,第二年果然也拿到了獎學金。在六十年代出國的留學生,寒暑假不去打工的留學生,除了家境極富裕的子弟,實少有沒打過工的而我的兩個弟弟即沒有留學打工的經驗。妹夫常說,如果他有這樣的父親,他今天的成就,就不止為此了。(當年為了讓妹夫出國什造,父親除了資助出國經費外,還讓妹妹帶著女兒回家吃住,好讓妹妹可把薪資全數寄給妹夫花用,為此妹夫對父親也格外的敬重)。 在我的記憶裡,父親除了抽煙以外,好像沒有任何的花費及愉樂,他的一生好像只有責任與工作。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