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5 19:34:17瀏覽1070|回應0|推薦0 | |
《青年志工團 組隊圓夢想》 今年暑假期間,有一天在桃園觀音的樹林村,遇見一群穿著很熟悉的紅色T-shirt 的青年,他們是來拜訪村長、討論可能的合作事項的區域和平志工。青年輔導委員會在2008年底成立「區域和平志工團」,建構國家級的青年志工服務平台,協助青少年參與志工行動。照片上的紅T-shirt 是這個志工團的制服,而我是和平志工團的推動委員之一,目光馬上被他們吸引。 在志工行動的推動上,很鼓勵青年至少三人組成行動團隊,從健康、社區、教育、文化、環保、科技等面向,做好具體的行動計畫。青輔會組評選團擇優給予經費支援,協助達成目標。今年我有機會去訪視幾個行動團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雲林縣大埤鄉的三結社區,也有一群年輕朋友返鄉,嘗試作一些空間改造和人文資源踏查,他們獲得了鄉親的肯定,一起創作彩繪社區。我從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沈文台先生著作的《走進大埤頭》書中閱讀得知,三結村境是早年荷蘭人挖築大水塘的地點;等到清代漢移民來此開墾時,分別將聚落選在紅毛埤的頂端、中間和末端,所以才會有如今的「頂埤頭」「中埤頭」「下埤頭」等三個聚落。不過,這三個聚落的灌溉水源都來自斗南鎮林子里的「林子埤」,而且是從清代使用至今,所以,三結村依附紅毛埤的地名典故仍有待探索。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嘉義縣境,由民雄鄉靈糧堂擔任指導的青年志工,進行的是小學生的課後輔導;但是在輔導課業的同時,他們觀察到鄉村人口老化、農作收成不佳的社會課題,所以也在思索幫忙行銷鳳梨的可能性。我品嘗過嘉義市道將圳文化學會輔導種植的鳳梨,滋味非常甜美,銷售狀況也很不錯,所以建議他們可以幫忙聯繫,請教一些方法。更深一層的關懷則是探討農業政策的課題。 嘉義濱海的布袋,以前是重要的產鹽地區,近年逐漸沒落,所以有幾位青年朋友回到小漁村,在布袋嘴文化協會的指導之下,找到當年的洲南鹽場,進行一連串鹽鄉的營造行動。今年10月底,布袋國小校長杜春松打扮成土地公,跟許多有心的民眾,在洲南鹽場舉辦的「謝鹽祭」,十分感人。 另一個行動團隊在雲林縣水林鄉被稱為幸福小學的「誠正國小」,學校內有一間原本是衛生室被改建成的「黃金蝙蝠生態館」,原來當地有許多金黃鼠耳蝠(學名:Myotis formosus flavus),民間俗稱黃金蝙蝠,或叫倒吊蓮、倒吊鈴。「金黃鼠耳蝠」身上有討喜的金黃色澤毛體,被民間都認為是吉祥的象徵。 館內詳細地把蝙蝠生態,以及在文化上、農業上、醫學上、軍事上甚至娛樂上大家熟悉的蝙蝠俠電影都加以介紹。在醫藥上,從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酵素Desmoteplase 是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良藥;軍事上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雷達,新一代的隱形戰機或盲人的探路儀等,都是蝙蝠的貢獻;窗櫺雕蝠「福在眼前」、還有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五福臨門」的文化意涵;蝙蝠在農業方面的貢獻也是它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鏈結,七成的蝙蝠是吃蟲子的,一隻蝙蝠一個晚上大概可以捕捉一千隻蟲子,可以讓農作物減少蟲害,不需噴灑農藥,讓環境更為安全。 這個團隊最精采的地方在於說故事,他們培訓說故事的青年男女,到各級學校、各種機關團體,述說和表演自然生態保育的故事,還出版繪本,最新一本《活著Alive~白海豚的美麗與哀愁》,說明為甚麼要保護台灣白海豚的原因、意義和價值;書中也舉出2006年底,國際間組成的科學研究團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尋遍中國長江中下游3400公里的河面,希望找到長江女神─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1918;英文名baiji 或 Yantze river dolphin )。然而,最後是失望的,因為經濟發展帶來的密集航運,航行於長江船隻的螺旋槳常常打傷或打死白鱀豚,加上水質污染、不當的捕獲等等狀況,造成白鱀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因為人類的破壞而滅絕的鯨目物種。白鱀豚本來是現存最原始的淡水豚類之一,如今只能從照片中去追憶了! 希望透過更多人的積極行動,來保護地球上的眾多物種。還有更多青年朋友的嘉德懿行,我們明年繼續述說,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完成於 2010.12.12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