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到花蓮 找有『哈拉』的地方》
2015/03/18 14:55:00瀏覽1120|回應1|推薦10

               《到花蓮  有『哈拉』的地方

      上星期曾談到2012年5月,花蓮縣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吉哈拉艾」是阿美族部落,他們在1930年代自台東成功都歷(Torik)社陸續遷來這裏開墾定居;「哈拉」是他們對保育類野生動物「台東間爬岩鰍」及「日本禿頭鯊」的通稱。日本禿頭鯊漢名綽號「和尚魚」,是洄游性魚類,喜好生活在乾淨的水域,以水裡的附著性藻類為食物來源,是水質純淨與否的指標性物種;推測在阿美族部落先民遷徙至本地後,發現牠們並用來命名地名,「吉哈拉艾」,就是阿美族語「在那有『哈拉』的地方」的意思!

     據東華大學李光中付教授為文指出:以目前瞭解,花東縱谷阿美族雖然慣以生物命名地方,但多以植物命名,動物命名則罕見;而動物中以魚類命名地方者,本區可能是唯一案例,頗具罕見性,可能與部落由海邊遷徙而來之背景有關。

    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王晉英理事長說,富里鄉有名的有機稻米第一塊有機水田就在他們鱉溪岸邊,從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間,社區在花蓮文化局與東華大學合作指導下,在豐南社區舉辦了四場公眾論壇,還有多次社區內部之部落會議討論,居民慢慢了解:部落耕種的梯田、灌溉梯田的水圳、起伏山巒的天際線、在天空追逐的白雲、、;還有部落居民在這個賴以為生的天地之間,所刻畫出來的族群生命履痕,原來就叫作「文化景觀」,居然那麼受學者、政府官員和民間人士的重視與關心,所以他們自己當然也要多多用心經營。

     從富里走台23線6公里多處,切入一旁的產業道路就會通往豐南村落,在2013年3月間,公路總局第四養工處要在這一帶邊坡進行防治工程,邊坡下方有上星期介紹的石門圳。台236K+900m7K+600m之間,正是峽谷地形最美麗之處,有小天祥之稱;公路局養工處代表表示,由於有落石危險,他們擔心萬一有民眾受傷時會向政府提出國賠要求,所以編列了七千八百萬元預算,規劃興建四座明隧道。關心這邊地景保育的學者和民間團體、社區居民等,遂跟相關單位一起來現勘;居民表示,可能發生落石的多半是下雨天,而那時是不適合出門的,當地也沒有因落石受傷的先例,所以主張先讓社區召開會議,將會議結論提供公路總局做決策參考。擔任「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管理委員會」指導幹部的王晉英理事長說,社區居民討論之後決定保持天然地景,所以後來就停止這些工程的進行了。

     吉哈拉艾梯田文化景觀,是台灣第一個人與土地持續互動中的文化景觀。梯田面積約有15公頃,水圳有6條總長約4100公尺。他們還慎重地簽署《吉哈拉艾部落公約》,總共有29條條文,詳明目標:為了建立吉哈拉艾聚落生活次序、文化傳承和公共權益,以及維護文化景觀之相關景致,進而建立吉哈拉艾聚落與山川溪流和諧共處,特立其公約。(請詳參考資料項下的文化部網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文化景觀正式納入世界遺產公約的保存項目,指出文化景觀恰當地呈現「自然與人類的組合作品」。國內則自20052006年分別修訂《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施行細則,首次將文化景觀納入文化資產的保存項目。國內民間團體也依此提出訴求,希望可以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以呼應國際潮流;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9451878《故宮國寶浪跡 北溝山洞現光》、 http://blog.udn.com/selin7777/20492830《留住嘉禾新村 讓公園洋溢眷村的況味》,都是我們近期製播相關課題的節目內容。

     在花東縱谷的懷抱中,細心呵護家園美麗與健康的「吉哈拉艾」,用心傳承文化的動人內涵,讓世人得以在這裏領會人與自然的交融,十分珍貴,值得傳揚。

*參考資料暨延伸閱讀:

  一、http://e-info.org.tw/node/78796
     
豐南村吉哈拉艾梯田文化景觀(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提供)

  二、 http://e-info.org.tw/node/78796

       《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理豐南村的吉哈拉愛文化景觀》()

                                       作者:李光中副教授

  三、http://e-info.org.tw/node/78797

      《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理豐南村的吉哈拉愛文化景觀》(

                                       作者:李光中副教授

  四、http://e-info.org.tw/node/84328《小天祥邊坡工程  恐阻斷百年石門圳》

                                       作者:廖靜蕙

五、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UD10106000010&version=1&assetsClassifyId=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六、http://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option=com_mgz&view=detail&catid=36&id=761&Itemid=126&tmpl=print&print=1

 《嵐中稻浪-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的生命故事  作者:李柏賢

七、http://ecocommunity.ieco.tw/Aboriginal/CommunityEcology/Details/ec48f14d-79ae-4482-8bbd-59c6909b389f

八、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568&RWD_mode=N&print=Y〈來去『一起哈拉基地』,尋找『愛哈拉』的吉拉米代〉

                   完成於 2015.03.01  播出日2015.03.18  2019/01/27修訂補充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21590588

 回應文章

版主
2019/01/27 11:04

謝謝Wei Yi Ho的雅正,已經修改了。

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