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7 09:50:11瀏覽2452|回應1|推薦6 | |
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有個四面環山的豐南社區,社區有一條溪穿越,居民說那是「東邊山」流出來的鱉溪;這個東邊山指的大概就是海岸山脈最高峰新港山系,鱉溪源自新港山系西北麓的廣大山腹間,流域全長十一公里多,是秀姑巒溪在富里鄉境流域最長的一條支流。聽說因早年鱉群出沒而得名,近年則很少見鱉的蹤影。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簡稱“水規所”)在2013年委託專業單位進行了「鱉溪棲地復育生態調查」專案,藉由此跟社區有所交流。從該專案的報告書中所敘:「鱉溪屬於秀姑巒溪流域,其發源自海岸山脈;在海岸山脈內與數條支流匯流後,於『石門』向西切穿都巒山層火山脊,流入花東縱谷的泥岩層地區,於富里橋附近會入秀姑巒溪;、、」這段描述,讓人明白豐南社區起伏的山巒,原來就是豐富的水系夜以繼日的切割,所形成的迷人景緻。 鱉溪失去鱉的蹤影的歷程,跟台灣其它地方的溪流失去原本風貌的歷程很相像,大致就是:河岸旁土地的開發造成淤塞→畜牧業廢水的汙染造成水質優養化→農業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電魚→攔沙壩造成洄游性的魚類無法上溯,影響了、繁殖→放生、外來種入侵造成的生態失衡。 復育台灣的河流是國內各界這幾年努力追求的理想,水利單位更是希望社區一起來努力,找回河川原有的生命力,提供很多物種回來棲息。水規所有建置【台灣河川復育網】網站,2014年,該單位的成員還為此走上漫漫長路,從台灣中部來到豐南社區,透過課程、座談和活動,相互學習,溝通理念。水規所的吳藝昀小姐繪了一幅鱉的圖,圖中顯現出來「鱉的頸部與吻突較長、且吻端型狀像豬鼻子」的特點,這跟沒有吻突的龜,可以說是很明顯的差異;這張繪圖被用來製作鑰匙串當作紀念品,我們節目有肆份可以贈送給聽眾朋友。同個年度也拍攝了一部微電影─【鱉溪組曲-吉哈拉愛之歌】網址如下: http://trrn.wra.gov.tw/trrn/media/view.do?id=14a14111b6a000004629 鱉溪最北邊有一條支流叫作「石厝溝溪」,流域面積約1,040公頃。水規所成員曾溯溪而上尋找石厝,真的在上游找到了;沿途還看見近九十年前,原漢居民一起合作開鑿的灌溉水圳─石門圳,水圳倚著山壁由高往低灌溉著梯田。這一方人與土地互動的天地,在2012年5月,花蓮縣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此事傳為美談。怎麼做到的呢?下星期再繼續這則故事。 *參考資料: 一、http://trrn.wra.gov.tw/trrn/index.do 台灣河川復育網 二、http://trrn.wra.gov.tw/trrn/darenColumn/view.do?id=13f7f49bf2a000001e40 《鱉溪今何在》 作者:張振岳 台灣河川復育網 三、 http://e-info.org.tw/node/78796 《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理豐南村的吉哈拉愛文化景觀》(上) 作者:李光中副教授 四、http://e-info.org.tw/node/78797 《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理豐南村的吉哈拉愛文化景觀》(下) 作者:李光中副教授 五、http://e-info.org.tw/node/84328《小天祥邊坡工程 恐阻斷百年石門圳》 作者:廖靜蕙 完成於 2015.03.01 播出日2015.03.11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