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疾馳的火車 讀歷史的舞臺》
2014/09/02 15:48:35瀏覽1574|回應0|推薦2

今年5月14日那天,晴空萬里的下午時分,我從桃園搭火車回台北,車過鶯歌站的時候,想起去年盛夏的某一天,山佳水環境巡守隊方副隊長和樹林中山里水環境巡守隊隊員詹文發先生,冒著酷暑,先後帶我們前往他們所負責巡守的河段,而且都前往「後村圳」取水口,在那裏遇見南北奔馳的火車。思及此,於是我趕緊坐到車廂右側,並準備好照相機,以便從火車上拍攝後村堰的景像。

說起「後村圳」實在有些像老年人愛說的「話頭長」,因為它的歷史淵源與北臺灣赫赫有名的「瑠公圳」旗鼓相當,但是灌溉規模卻遠遠超過瑠公圳。然而,這麼重要的水利設施,卻好像認識它的人不多,這個現像曾讓參與倡議河川教育的我感到好奇;我想了又想,或許是在社會急速變遷的歷程中,很少機會讓我們認識到河流和水圳對於微氣候調節的重要功能,一直很疏忽水環境的珍貴吧!

18世紀初年,臺灣南部天災頻仍,漢人移民逐漸北上,從淡水河口進入台北盆地;其中,泉州籍移民共同共同設立「陳賴章」墾號、通事賴科等先後請墾臺北盆地。當開墾面積逐漸擴展、聚落形成、移民日漸增多之後,就有開圳引水的需求。臺北各地的水圳陸續在雍正、乾隆年間開鑿完成,後村圳的前身─永安陂(張厝圳)、萬安陂(劉厝圳)、草埤等就是在乾隆中、後期完成的,它們都是新莊平原的生命線。

新莊平原在西元1720~1730年間就有漢人來競墾;1740年代有水圳設施,永安陂(張厝圳)這條海山大圳,是後來後村圳的主幹,始建於1745年(乾隆10年);張厝圳的「張厝」指的是開發樹林地區的張方大家族,張方大是先後以張廣惠、張必榮為墾號,在臺灣中部開墾有成而北上者。1765年時張必榮提供用地,張沛世出資,從三塊厝(今樹林北園里)引擺接溪(今大漢溪鶯歌─土城段)水源,「造大陂以瀦之,度枧通流」,開鑿水圳,完成海山庄段。

萬安陂(劉厝圳)是加里珍莊(今五股鄉)業戶劉和林、劉承纘父子率同眾佃共同開鑿的。劉家在1723 年就已經在五股開墾,他們因資金較少,鑿的水圳不夠使用;1759年秋,大水將海山庄東南邊今樹林、鶯歌一帶的田園沖毀,劉家趁機將改道的河流順勢「壅水築圳」,此舉造成跟張家之間有法律訴訟,關係緊張。

永安陂、萬安陂是淡水河西岸新莊平原的主要大圳,範圍擴及現代的新莊區、泰山區、五股區以及部分樹林區、蘆洲區;再加上一些小的陂圳加入佈局,水利帶來的稻米豐收,讓新莊街發展為清代臺北地區最繁榮的地方。

到了日治時期,1901年臺灣總督府公佈「臺灣公共陂圳規則」,將涉及公共利益的大型灌溉網納入管理,張厝圳當年被收歸公共陂圳,改名為「後村圳」,全名叫做「公共陂圳組合後村圳」,劉厝圳則於1904年收歸公有。

後村圳、劉厝圳水源相同,下游圳路交錯,歷來都關係複雜,所以日本人收買陂圳主權,陸續整併。1908年開始進行後村圳的整修工程,四月份開始調查,1909年完成設計,1911年2月底竣工;工程包括取水口、排沙門、主幹線延長、增設水橋、變更部份圳路;在完成之後,灌溉區域增加五~六百甲的旱田,全區灌溉面積高達3000甲,取代瑠公圳而成為臺北第一大圳。

1921年,總督府公佈「水利組合會令」,將公共陂圳及官設陂圳改為水利組合,常態業務以監督管理為主,1923年3月,正式成立了「後村圳水利組合」。此期間,日治政府於1916年動工興建桃園大圳,在大嵙崁溪石門峽(今石門水庫大壩左岸)設進水口,引取河水、開鑿隧道、架設水橋和導水路,再以支線輸水到區域內200多個貯水池。這項水利工程讓後村圳取水源頭水量大大降低,農民惡夢於焉降臨!

為了因應桃園大圳攔截珍貴水源的衝擊,後村圳於1927~1929之間將二重埔支線延長;1930~1931年間,耗費巨資興建抽水廠,地點就在今新莊接海山頭的柴橋頭,淡水河與塔寮坑溪匯流處,從塔寮坑溪抽取淡水河水,供應後村圳冬季的用水之需。

臺灣光復後,各地水利組合業務改由農林處接辦,初期後村圳灌溉能力不佳,1946年新莊地區大旱,「粒穀不收」的農田高達一千餘甲。值是之故,與桃園大圳分水、整頓設施成為改善經營的重點。1960年代中期,臺灣社會的經濟結構改變,工商重鎮陸續興起,大漢溪左岸的沖積平原邁入工業化;1972年,後村圳開始加蓋變成道路,圳道逐漸隱身。

1978年為了穩定後村圳取水功能,臺灣省自來水公司在鶯歌、樹林交界處柑園橋上游約1.5公里處,興建後村堰取代原有後村圳的取水口;後村堰長550公尺,是自由溢流式的堤堰,只在左岸設一座15公尺寬的沖刷道閘門和灌溉取水口。2004年艾莉颱風侵襲北台灣,後村堰潰堤,右岸1200公尺堤防遭沖毀而失去了儲水功能,災後農民無水可用。方副隊長他們的記憶中,這裡曾有划龍船、比賽風帆的水上活動,但因潰堤之後就無法再進行。

在樹林的彭福里水源景觀運動公園內,有一面「劉彰之碑」,是1929(昭和4年)新莊郡郡守暨後村水利組合長辛島勝一立的,碑上署名「後村水路設計者」;農田水利會新莊工作站會在春秋兩季祭拜,當地居民則每日都有人來這裡。板橋市溪崑國中浮洲橋下方「後村圳灌溉改善工程碑記」則是光復後1954年設立的紀念碑。

如何將這些水文化歷史呈現在更多人的面前,如何讓人們多多接觸前人奮鬥過的歲月足跡;如何修復堤堰來進行水上活動,卻又不會影響河川的自然生態,都是水環境巡守隊努力學習的課題。

記得當我們發現,方火爐副隊長與詹文發先生,帶我們前往的居然是同一個地方之際,我望向大漢溪對岸林立的大樓,腦海湧起先民們勇闖樹林、蓽路藍縷的墾荒圖像,那要多麼大的勇氣與毅力,才能為後代立下根基。如今,政府部門與民間資源,一起投入探索、呵護家園的行列,點點滴滴的圳水或野溪,由各方匯入大漢溪,加入淡水河系,低吟淺唱,陪伴臺北盆地的萬家燈火!

*參考資料:「臺北縣大漢溪左岸後村圳及其支線景觀研究調查」總結報告書

委託單位:臺北縣政府水利局

委託執行:島嶼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09.11

完成於 2014.08.06 播出日 2014.08.13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686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