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5 10:35:45瀏覽4268|回應0|推薦8 | |
【楔子】 因為三重「吉慶居」的即將被毀,引發作者的在地關懷,驚覺原來曾經住了多年的三重,還有古厝的存在,於是展開一連串尋找沙洲古厝的行動,紀錄並探討台灣的私有古厝為何始終難以保存的原因,是業主的無知?還是政府的失責?亦或是全民的冷漠?古蹟的保存,對業主、對民眾、對城市來說,有沒有可能創造三贏的局面?而保存古厝,對居民、對全人類來說,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只是懷舊的憑藉?或是延續祖先的精神?我想更重要的是:面對未來的全球化,保留一個身份的認證! 【文本】 身為台北市「衛星城市」的三重與蘆洲,近二十多年來的快速開發,讓人幾乎忘了這片土地過去曾是塊不宜居住的沙洲,零星少數的古厝一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在功利主義掛帥的台灣,文化與精神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遠不及填飽肚子、賺取金錢來得重要。一座古厝,見證一段開發史,看似無聲,卻非無言。老祖宗的足跡與心血、智慧與期望,都深藏在古厝的每一堵牆、每一塊磚、每一角落。 「靜默沙洲」以今年(2009年)5月初,因政府拓寬道路而局部被毀的三重「吉慶居」為開端,接著尋找在前一年就已屍骨無存的蘆洲「秀才厝」,探討古蹟保存失敗的原因;再藉由目前尚有一位八十多歲老阿媽居住的蘆洲「西洋樓」,點出不同世代對古厝的不同看法;以及,三重另一棟保留最為完整的林氏古厝「崇德居」,雖有一子孫極力主張保留,卻也因面對家族其他聲音的壓力,與政府法令的不完善而夾在兩難之中;接著,進入已被指定為古蹟的「蘆洲李宅」大院,李家的文化保存精神讓人感到欣慰,同時在私有古蹟的經營管理上也提供了一個範本;而蘆洲的「八角樓」,以一個去向不明的「歷史建築」之名暫時保留,卻因業主無力符合政府的修復申請制度,只好使建物任其凋零...... 古厝,究竟是歷史的負擔、子孫的包袱,還是家族的榮耀、民族自信的展現?是城市建設的阻礙、地方發展的毒瘤,還是土地增值的利器、文化觀光產業的擴散點?是屬於私人財產,還是全民共有的文化財?身為現代人,對於古蹟保存,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思維?教育、法制、執行,三管齊下,恐怕才能真正為古蹟保存困境解套。個人念力,影響全體未來走向,除了深思,或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謝幕】 感謝以下人士及單位的協助,使本片得以順利完成: 吉慶居游家、鷺江國小、秀才厝李家、崇德居林家、西洋樓李得吉阿嬤、蘆洲李宅、八角樓東洲製藥廠、游厝鄰居、台北縣文化局、三重市公所、蘆洲市公所、Google earth、楊蓮福、洪希賢、王鎮華、趙俊祥、曾繼田、游東炎、游榮久、游益鍾、翁麗淑、李岱穎、翁淑珍、黃主真、林瑞昌、陳世仁、李春初、簡秋燕、陳浩然、陳泰然、陳文彬、洪健原、盧同學... 2009.08 紀錄片 80分鐘, Made in Taiwan 導演、拍攝、剪輯/施云(Sophie Seeing) 版權為作者所有,公開使用請先經授權已經發行,預告片:http://www.moviecharger.com.tw/preplay.asp?id=28 【公告】 2011年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機不可失」即將舉行,本人製作的「靜默沙洲」一片,也榮獲影展青睞,10.31與11.01將在板橋多功能文教館放映兩場,邀請關心古蹟保存議題的朋友前往指教,詳情請見:http://cnexff.pixnet.net/blog/post/37008849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