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抄錄近日時論廣場『總統該怎麼提名大法官?台灣需要一士諤諤。羞辱國軍的暗黑勢力』等重要政治論述
2023/03/19 13:53:30瀏覽577|回應0|推薦13
時論廣場》總統該怎麼提名大法官?(廖元豪)
20:102023/03/10 言論
廖元豪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0004273-262104?chdtv

憲法法庭是非常重要的司法機關,那麼15名大法官均由同一位總統任命,這種所謂「總統大滿貫」,是問題嗎?如果是問題,那該如何解決?

目前的15位大法官成員中,有11位大法官乃是蔡英文總統任命,而馬英九總統時期所任命的4位大法官—黃虹霞、吳陳鐶、蔡明誠、林俊益—將在今年9月任期屆滿。看來,在蔡英文擔任總統的最後一年,憲法法庭15位大法官將全是她所任命。而且最後一年任命的4位,其任期、影響力,可能還會延續到2031年,真是「後勁十足」。但蔡總統日前核定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在野黨以及部分民間團體嚴厲批評這是政治介入,司法權一把抓。那麼在現行體制下,有可能避免或至少減緩這種「一把抓」、「大滿貫」的現象嗎?

首先要弄清楚憲法的規定。早期的大法官任期,憲法並未規定。而《司法院組織法》規定任期為9年,且可連任。但民國89年通過的《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改變了遊戲規則,明定從民國92年起,「司法院大法官任期8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並不得連任」。因此,會簡單算數的人就可以知道,一個總統若能連任,那麼這8年任期,應該都有機會提名「全體」任期8年的大法官!陳水扁、馬英九,乃至現在的蔡英文,在卸任總統職位前,都有機會「提名」15位大法官,這是憲法規定使然。除非總統提名的大法官被立法院否決(如2007年立法院否決了4位被提名人),無法填滿,要不然提名之後也當然就可以任命!所以,做8年總統,提名、任命15位大法官,是憲法與數學的正常結果,不怪蔡也不怪馬。

有人扯什麼任期交錯,引用舊的《司法院組織法》,說若有大法官出缺,繼任大法官只能補足原任期。還說就是馬英九時期破壞任期制度云云。憲法寫得清清楚楚,大法官「任期8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哪有什麼補足原任期的問題?而且,大法官如果任期中辭職,新任大法官同樣是8年任期,這才更可能造成「任期交錯」,不是嗎?正是因為之前幾位大法官提前辭職,蔡總統才能在第1任任期就任命11位大法官,足足占了2/3。現在如果民進黨方面還要來說什麼「馬英九害得任期沒交錯」,恐怕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憲法把大法官的任命與其他法官區分開來,特別設計了一套「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的政治性任命程序,是為了要強化大法官的「政治問責性」。一方面,總統與立法院均有民意基礎,所以大法官的組成可能反映兩股政治力量加總或抵銷後的傾向;另一方面,大法官獨立審判,但對於憲法法庭的裁判,人民若是不滿,可以把帳算在總統與立法院的頭上。這可以稍微補足大法官明明在界定國家價值,影響法令政策,卻「不向民意負責」的民主赤字。可是,任命程序這麼政治化,當然也會造成「憲法政治化」的疑慮。尤其台灣民眾普遍不那麼信任司法,每任總統若做8年,「剛好」又可以通通換掉一批大法官,這更會讓憲法法庭的中立形象備受質疑。

亦即,當前的大法官任命規定,的確會影響人民對憲法的尊崇以及對司法的信任。但修憲難度極高,所以或許可以修法,將立法院同意權調高為2/3,使得大法官的任命至少有較高的「社會共識」,減少大法官人選的顏色色彩,也避免人們產生大法官有黨派傾向的誤解。然而,這恐怕要在立法院多數與總統不同黨,或是兩者同黨且立法院多數已經超過2/3的情況下,比較可能實現。

如果連修法都有困難,那最終還是要倚賴總統與大法官們的節制:總統提名時,請以大法官人選的法律素養、人格操守為第一要件,並且避免政治意識形態或個人主觀太強烈的人。而大法官們也請更在乎公眾信賴,把憲法與司法聲譽放在個人價值觀,甚或法學派別之前—即使個人對於法學、憲法有什麼樣的信念,也請更尊重先例,對於各種「改變」採取漸進、謹慎的作法。不要讓人民覺得,大法官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無論是總統或大法官,都請記得,您宣誓就職時的誓詞,是「恪遵憲法」。您有義務捍衛並落實憲法,以及大法官的形象,而不是以大法官的位置來圓個人的夢想。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

時論廣場》綠電淪為地方政治大黑洞(彭蕙仙)
21:112023/03/10 言論
彭蕙仙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0004623-262104?chdtv

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及議員王又民、許留賓、黃文祥等涉及綠電業者達德集團的行賄案件,8日遭到搜索、約談、聲押,9日沈宗隆以200萬元交保。這使人聯想起去年九合一選舉期間,台南學甲爆發令人震驚的88槍擊案,據檢調進一步追查,案情也和光電利益有關,甚至還牽扯到台南議長的選舉。綠電似乎已成為地方政治的大黑洞了。

民進黨的蔡政府不計一切代價廢核,任內核一廠1號機、2號機及核二廠1號機都已除役,核二廠2號機也將在本月停機。在強力廢核之下,為了補足電力缺口,蔡政府不得不全力發展包括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在內的綠電,已到了「病急亂投醫」的瘋狂程度,幾年下來,急就章的綠電政策不斷爆發各式各樣的弊端。

過去社會及媒體多關注綠電政策對環境的傷害,以及對外商不合理的優惠、放水等問題。如台灣大量農地、魚塭、埤塘都被用來「種電」,嚴重影響地力和農漁作等;此外,眾所周知,為了吸引綠電業者投資,台電被迫以極不合理的超高價格向業者購電,如光電每度要4.8元,風電甚至達7.15元,這比夏季電費最高費率每度6.41元還高,造成台電購電成本大增;而能夠以高價賣電的離岸風電業者全為外商,引發外界質疑蔡政府離岸風電的政策根本是把台灣當冤大頭、圖利外商。

當初蔡政府解釋說,之所以會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向外商購買風電,是因為有要求外商技術轉移及進行本土採購,建立所謂的風電本土供應鏈。不過,事後證明,這些都是謊言。

起初風電外商協助國產化的相關條件並未寫在正式的合約裡,只是以MOU(備忘錄)的方式附註。事後外商告訴經濟部,某些零組件有全球專利,所以沒有辦法技轉給台灣業者,或者直言台灣業者做不到,所以只好向韓國甚至中國大陸購買等等。簡言之,蔡政府跟外商簽了不平等條約,所以風電外商無法履行原先承諾的技術移轉或發包本土廠商,蔡政府也沒輒;還有的外商違反規定釋出持股,給人一種獲利了結、準備落跑的聯想。

總之,綠電問題一籮筐。當然最大的問題是,綠電的發電進度嚴重落後,距離取代核電還有很大的距離,以致於蔡政府執政後,台灣已出現多次大停電,全民時時活在缺電的陰影中。

近兩年,綠電爆發的新問題就是官商勾結。綠電是中央既定的政策,但執行時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這就給了地方政治人物上下其手的空間。風光綠電因蔡政府不顧一切的補貼,加上土地開發等,創造了極為龐大的利益,於是業者行賄、議會放行,無論執政者是藍是綠,地方政治人物聞到錢都群聚而至,可以說,綠電已經成了台灣近年來最嚴重的貪腐淵藪。

雲林和台南的這兩樁弊案具體而微地呈現出,蔡英文政府毫無章法、操之過急的能源政策所造成的嚴重後遺症──暗黑的政治與貪婪的人性,在綠電產業所形成的交集,正快速拉扯台灣向下沉淪。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時論廣場》台灣需要一士諤諤(楊艾俐)
18:072023/03/16 言論
楊艾俐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6005077-262104?chdtv

最近,王建煊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我對王建煊3個印象最深的場景:

一是1985年,台灣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十信擠兌,牽連國泰信託,時任經濟部長的他,負起道德責任辭職,還未宣布時,我到他辦公室,裡面一片寂靜,只有祕書在場,霎那間,我體會到「雲深不知處,高處不勝寒」,這時只有他一人面對自己的神,自己的良心。

二是他擔任財政部長時,因為要實施房屋及土地實價課稅,遭國民黨本土派反對,為了不連累郝柏村院長,當面向郝院長請辭,媒體報導他含淚辭職,男兒有淚不輕彈,必定是他痛心已極。

三是2001年台北縣長的選舉中,王建煊集合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泛藍陣營,以得票82萬808票,占48.16%,敗於民進黨的蘇貞昌。開票當晚,我去看他,選務人員已離開,他豁達一笑,彷彿放下重擔。他只有1個競選總部,競選車輛1台,蘇貞昌卻台北縣到處插滿旗子,競選總部有32個、後援會有50幾個,兩人只差5萬多票。

從政一生,他某些發言和政策的確符合公理正義,例如政府實施紡織品配額時,任經濟部長的王建煊對少數大戶廠商坐擁配額不事生產,卻私下轉賣獲取暴利,更不納稅,例如有人在一年半內,非法出售配額淨得十億元,相當於現在的30、40億厚利,視國家法令如冀土,無法無天,令人痛心。

他崛起在台灣經濟正在起飛時,當然有人渾水摸魚,趁機大撈一筆,他們找盡各種關係,詆毀、阻止、反對他,例如他要實施「房屋及土地實價課稅」,很多財團就說外省部長要搶本省人土地,李登輝就對王建煊非常反感。大部分人卻緘默不願支持他,是典型的千人諾諾。

但是到最後,政府還是要實施他當初的構想,他離開經濟部後,紡織品配額取消。現在已有某種程度的土地實價課稅。

至今他仍持當初的廉潔和公義,他創辦天使居,希望提升老人照護品質,有人去看他不能帶禮物,中午請客人吃牛肉麵,飯後拿自己出的書,任賓客選擇,並且簽名送給賓客,他特別強調不收禮物,不是矯情,而是避免賓客之間互相比較送禮多寡,可見他的為人著想、至情至性。

王建煊參選最主要理念還是支持和平統一,這次總統大選,台灣如果沒有支持統一的聲音,大陸會認為統一無望,有更高機率對台動武,他一再強調「台灣現在非常危險,台灣快完蛋了!」

85歲的王建煊,選總統方式很另類,不急著找總幹事、辦公室主任,只要有新聞、報紙報導就好。議者多說,王建煊無黨無派,甚至連署那關都過不了,何況當選?但他出來選總統,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近年來,國際及台灣政治正確之事及政治正確之言亦多,千夫諾諾,千萬夫諾諾,但中華民國有一士卻諤諤地講真話,不扭捏、不矯情,敢言敢行。社會需要多元聲音,而不只是維持現狀或親美抗中。

(作者為國際新聞教授、傳記作家)

***

海纳百川》中華民國外交斷絕了會如何?(朱駿)
09:482023/03/19 言論
朱駿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9001057-262110

每回「中華民國」政府被斷交,在台灣內部必激起熱烈討論,認為外交承認對台灣的國際空間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存續極為關鍵,擔心外交斷絕就亡國了。真是這樣嗎?

在任何分裂國家中,每一個政權的國號都只是政府或政權的名稱,今天的兩岸如此,昔日美國南北分裂何嘗不然?台灣的國際空間在最近幾年大幅增長,與外交承認沒有關係,甚至呈反向發展,中華民國政府存續與否似乎也不是外人說了算的。

如果回歸事實基本面的本質,中華民國存在中國內部,不是國家,只是政權。從歷史來看,不論多少人以國家認同為題怎麼樣胡搞瞎整,不可否認的,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脈絡清楚,國號與憲法還是存在,否則,那些人便失去了瞎整的標的,也就犯不著做這麼多扭曲竄改歷史的傻事了。根據經驗事實,「中華民國」依然存在,而且還有邦交國,在國際政治的「實務上」,在有外交承認的邦交國內還是一個主權獨立且代表全中國的國家,應為無可置疑之事實。事實存在也不是隨便拿什麼國際政治的「法理」就可抹去的。

大家會好奇的是,若是將來有那麼一天,我們的邦交國斷絕了,中華民國政府是不是就消滅了呢?如果台灣居民仍然以「中華民國」為國號,遵奉這套憲政體制,照常運行,自認為代表一個憲政國家,而且具備治理國家的素質與條件,只是外在環境的不正常,令其無法被任何一個國家所承認,當然在國際法的規則上,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還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而且具備自1912年創建以來的歷史傳承,應為不可否認的事實與現實。

同時,兩岸關係固然受國際情勢影響,但其本質根本不是國際法可以置喙的,真到了那一天,台灣方面也沒有喪失與大陸方面爭執國家發展模式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正當性,人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是人類最新文明發展階段的成果,阻礙他人做合理生活方式的選擇,反而會顯露出自己的落伍與不正常。何況,經過歷史的證明,台灣方面所繼承的中華民國體制才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人道與最先進的政治與社會發展階段,雖頗有缺失,有什麼理由不繼續堅持與發展提升?

就這個角度而言,只要台灣居民堅持代表且屬於中國內部的憲政體制,縱使邦交國斷絕,只要沒有外力入侵加以吞併,「中華民國政府」依然會存在,形成人類歷史上唯一獨特的案例,這種看似悲哀的處境極可能還會在全球幫「中華民國」打響名號。

再者,民國史更是健在,老當益壯,非但不會消失,而且光明面的真相被越來越多大陸學者挖掘出來,歷史的向量力依然深深制約各方,特別是對中共,持續敲打。是故,民國史既是台灣的包袱又是保命符。懂得用法,就是保命符,不識貨,就是包袱。

它之所以是台灣的保命符,在於民國史的發展歷程與內涵所導引出中國史上迄今最文明的人民生活方式,遠較中共制度下的生活方式優良,更符合人性的需求與人類文明先進的發展階段與方向,當然就最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這份歷史資產既保衛了「中華民國」政府,又啟動了中華民族真正開始邁向現代化,奠定了中國邁向一個現代化國家的起點與基礎,特別是政治的現代化,這是中共永遠沒有辦法以現行體制覆蓋與追上的深痛。

處今之勢,退一萬步說,那怕中華民國邦交斷絕了,只要台灣還高舉這個旗號與體制,她還是會存在。再進一步說,那怕中共武統了台灣,她還是要面對民國史與台灣自1945年以來的發展史越來越強的挑戰,沒有一個民族真正的偉大復興是可以建立在假造的歷史謊言與專制統治之上的,這是個持續性的現實問題,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簡言之,中華民國的歷史與發展成果是保衛台灣的最大資產,在己不在人,以為倚恃外在勢力的承認與支持才是自保之道,是太阿倒持,自暴自棄,不會有好下場,這是絕大多數台灣居民沒認知到的,殊為可惜。

在2017年過世、活過110多歲的大陸知名學者周有光,曾經在2013年接受專訪時表示:「以我的經歷說,我經歷過清末、北洋、民國、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五個歷史時期裡,文化上看,最好的是民國時期。國家有民氣,民眾有文化,學界有國際一流學術成果,社會有言論自由,教師能培育出人才。現在說的大師,都是那時候出來的。你可以一個一個查查,都是。這是事實,不用辯論。」

事實上,中共頗為自豪藉以強大之「兩彈一星」的發展人才是民國時期培養的。2005年時任總理的溫家寶探視臥病在床的錢學森,據說錢老當其面感慨地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溫家寶無言以對。民國熱之所以可以跨越幾十年的嚴密封鎖與負面宣傳之後萌芽,油然而生,由此可見其原因與力道於一斑。

照這樣看來,中華民國不但實體還存在,民國的老風味餘韻依然在擴散,會到什麼程度,沒人敢說,恐怕也沒人能控制得了。由此可見,重要的不是槍砲彈藥,是能分秒無間持續穿透人心的軟實力,在內不在外,但要台灣方面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與信心,站對戰略制高點,走對路。

***

時論廣場》羞辱國軍的暗黑勢力(呂志翔)
20:402023/03/10 言論
呂志翔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0004425-262104?chdtv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不明消息來源報導,國軍軍官及幹部以外省人居多,9成軍官退伍後赴中國賣情報牟利,甚至身為三軍統帥的蔡英文總統也無法掌控三軍,引發輿論譁然。這樣的軍隊無法承擔保家衛國的重任,也得不到美國的信任與支持,《日經》汙衊、羞辱國軍,弱化台灣國防能力,我們要向《日經》提出嚴正抗議,更絕對不能姑息,任憑在幕後操弄的暗黑勢力滋長。

《日經》事後發表聲明辯解,相關報導僅為說明受訪者個人的立場與意見,不代表《日經》的立場,對所造成的「困擾」表示遺憾,毫無道歉之意。眾所周知,「查證、平衡、公平」是新聞報導的ABC,《日經》拋棄新聞專業與倫理,甘願墮落為有心人士的工具、側翼,已不值得評論。

但我們必須要追究居心叵測的幕後影武者,他們利用外媒操作「出口轉內銷認知戰」,更令人錯愕的是,居然還有民進黨立委在傷口上灑鹽,提案要求政府清查過去5年退除役軍士官是否違反保防相關規定;尤有甚者,民進黨政府、特別是外交部處理這個攸關國安重大事件的態度輕忽、懦弱,嚴重打擊國軍士氣,削弱整體國防力量。

面對中共強大的軍事威脅,台灣安全的屏障就是依賴本身的防衛能力及美國的安全承諾與支持,但《日經》的報導內容加上民進黨立委的呼應,侵蝕了這兩大支柱的基石;試想,一個分裂、渙散、愛國情操受到懷疑、又不受統帥節制的軍隊要如何執行國防任務?而美國若對台灣軍隊的戰力、意志與忠誠有所質疑,不但對提供高科技先進武器、分享關鍵情資有所保留,更將重新評估若台海發生戰爭,是否值得美國軍事介入。

令國內軍民普遍失望、痛心的是民進黨政府的因應態度。軍人出身的國防部長邱國正與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義正詞嚴,強烈譴責《日經》報導,而經常以三軍統帥身分巡視部隊的蔡總統,在國軍遭受外媒屈辱時,竟然未挺身而出捍衛國軍榮譽,只發表聲明表示高度遺憾,呼籲媒體應善盡查證責任,甚至不願具體點名抗議。

最荒腔走板的當屬外交部,當國內媒體引述美國電台主持人推文報導白宮有「毀滅台灣計畫」時,外交部立即主動發表聲明反駁,並扣上「疑美論」、「反美論」大帽子,展現的效率與強硬作風令人印象深刻。但對2月28日就刊登的《日經》荒謬報導,外交部卻是採取迂迴、拖延戰術,要求駐日代表處就《日經》未經查證所做的報導表示高度遺憾,並要求澄清,並未表達強烈抗議和要求道歉,也不知為何不就近向台北的《日經》支局採取果斷行動。

事發後《日經》經過5天才發表有遺憾、沒道歉、只想卸責的聲明,外交部居然還肯定《日經》的澄清,也期盼社會回歸理性,吳釗燮部長還希望此事所引起的社會爭議可以畫上句點,不但顯得對日本卑躬屈膝,隱約還有責備台灣社會不夠理性之意。難怪許多評論嘲諷吳釗燮自貶身價,淪為日本稱職的「小弟」。

2023年是多事之秋之年,台海戰雲密布,國軍是一股重要的穩定力量,最近卻狀況頻傳,除了本身必須積極導正缺失外,現在最需要國人的信心與支持,若民進黨政府依然顢頇行事,台灣安全實在堪慮。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otttso2003&aid=17864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