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師的角色
2009/10/14 16:25:58瀏覽281|回應0|推薦3
我媽是個退休的音樂老師,發了佛心在家裡用很低廉的價錢教鋼琴、小提琴和長笛。

小提琴和長笛是她這十年來才學的,所以雖然檢定考試(從11級開始,6級即為教師級)都有通過,但她其實都吹奏的不怎麼樣。

上次中秋回家和我媽聊天時,她說她有個小提琴的學生今年考過7級了。

我超驚訝的問她: 那妳不會教不起嗎?
我媽說: 會阿! 所以我只能叫他聽CD,然後告訴他哪裡拉不好,雖然我不能示範給他聽,但是我還是可以教阿!
我還是很驚訝的問她: 那學生都不會覺得這樣不好嗎?
我媽說: 會阿~但是因為經濟因素,沒辦法。 而且我這樣也是可以教阿,妳看他檢定也過了,明年要讓他過6級應該也不是問題。

我聽完之後感慨萬千。

音樂長期不受到重視、不被推廣,讓它只能成為有錢人的奢侈休閒這點先不談。

讓我思考最久的是,我們通常都認為"老師"這個角色應該是"知識的傳遞者",
老師就應該要熟知各項知識,在台上引經據典口沫橫飛的講課。
至少,我們也認為老師應該要具備,某個領域足夠的知識或技能。

一個連曲子都拉不出來的老師,怎麼可以教學生呢?
甚至學生的專業技能都比老師好了,老師還有什麼可以教給他?

但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老師"的角色。
若是擔任學習的輔助者,又有何不可?

或者,這樣其實更好。

這樣的話,學生可以擁有更多學習的主動權,
對於進度的掌握度更好,也會更積極。
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已經被安排好的課程和進度,完成已經設定好的作業。

當我們不停的談到E化的學習時,
應該要先行改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
讓學生可以主動式的學習,
如此,E化才有意義。
不然,就只是單純的把書本變成螢幕罷了。

第二個讓我思考良久的是,
我們自栩為走在時代先端的年輕人,我們接收最新的觀念和想法,
但看看我和我媽的對話,好像我才是個食古不化的老人似的。

我們那麼努力的想要跳脫框架,
該不會,我們只是在框框裡跳來跳去而已。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old&aid=340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