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心,該怎麼教?
2009/02/06 16:04:46瀏覽612|回應0|推薦22
引用文章在我心中,運動就是運動:全力以赴,一個外野手飛撲接球的心情故事

一個經常在高水準競賽的運動員,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如何突破極限,同時不讓自己受傷。

心裡的突破常常比體能訓練更重要,或者說,該讓身心合一吧。

當教練時,很擔心選手受傷,尤其是一支球隊若有幾位球員受傷,影響的是整支球隊,而且每個人的將來都可能受到影響,球隊表現不好,很多人可能斷失去上大學打球的夢想,甚至因為少了在大舞台表現的機會而失去被職業球探發掘的際遇,但是,身為教練卻又不能告訴選手不要太拼命。

從第一次參加比賽到今天已經三十多年了,身上大大小小的傷早已算不清楚,尤其是天生的扁平足的缺陷,更讓腿部的肌肉與關節處處是變形與移位。

前一陣子原本以為自己可以一切以健康為重來運動,但是,相對的自信心卻直線下降。連續打了幾個禮拜的籃球才發現,不盡全力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穿了加上矯正鞋墊的籃球鞋,對自己更有信心,跟一堆六呎以上的老美打球,不覺得自己處有任何劣勢。切入,跳投,單檔,搶籃板,快攻,防守,補位,一步都不馬虎。

沒有一天打完球腳是不痛的,但是心情卻沒有一天不好,因為每天都能體會到新的觀念。

傷,是每一個關心我的人都無法認同的,但是,我卻知道,唯有這麼做,才會得到心中的舒暢,與之後的平靜。

打球,有時可以一個人獨進七分中的六分,有時可以傳出五、六個助攻,有時可以整場沒有耀眼的發揮,只是扮演作苦工的配角。幾週之後,慢慢重拾自己失去了十幾年的一些觀念,越來越有信心能在不同狀況下還是發揮在場上的功用。

籃球,是一個隨時都處於動態的運動,雖然隨時處在受傷危機中,但卻是動中取得平衡。棒球則不是,大多時候都可以從從容容去應付狀況,但是,棒球的危險動作,卻是在極度的靜態中瞬間的爆發出來,很多是失去控制的,棒球場上的危險動作,受傷的機率是五成以上,差別是大傷還是小傷。這篇在我心中,運動就是運動:全力以赴,一個外野手飛撲接球的心情故事文章中的『撲』不『撲』,最重要的是排除所有對受傷的恐懼。不怕,身體才能放鬆,才不容易受『重傷』。

不盡力,是很難能體會打球的哲理的。

記得很久以前聽過聖嚴師父說過類似這樣的話:第一是道心,第二是健康,第三才是學問。

這段話讓我能堅持此生對運動的信念。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liao&aid=262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