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自我:2007年冬季台灣行的瑣事
2007/12/05 19:18:00瀏覽945|回應2|推薦30
前言:
今天下班的路上,超級媽咪在聽了我台灣行的回報之後,應了我一句話:『怎麼,這次感觸這麼深?』

引用文章blog 與真實的我(三): 自我定位

正文起:

這次的台灣行,在提供一些訓練,演講,與開會之外,見了一些人,談了幾席很有趣的對話,感慨不少,可惜行程匆促,沒法一一記下。

小女生

在過了從感恩節假期在家當全職父親,以及許多活動,將近十幾天沒有為私事上網的日子。星期四中午,在辦公室忙了一陣子之後,終於打開了雅虎的信箱,一封伊媚兒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從出生就認識的老友寄來的。信中附上他不到一星期大女兒的相片。跟朋友通過電話,感覺他就像所有初次父母,還在適應,忙的有點亂。通話中得知,他們在新竹坐月子,想想既然這麼有緣份,細查一下自己的行事曆,發現當天可以有一段“長“午餐。得到他們家人的允許,沒有犯忌,撥了電話,叫了車,就往不到十分鐘的朋友“娘家“出發。嬰兒那種純真的表情,是我無法戰勝的誘惑。

外婆從公司回來,正煮著月子餐,香味四射。與朋友在客廳閒話家常,談了一些最近的狀況與當新生父親的經驗與心得。媽媽餵完了女兒,也到客廳來了。她的氣色,比一般見過剖腹生產的媽媽好,朋友接過小孩,這時,女孩似乎沒有媽媽的奶喝,顯很不自在,不知是無法入睡,還是在抱怨生長的痛,哭個不停。

獲得朋友夫妻的同意,把小女生從動作有點生硬的爸爸手中接過,小女生在“油“壓氣墊中,似乎穩定了下來。我讓她“坐“在我的左腿,背部靠著復原順利的“黃金左臂“,面向她的父母,小女生靜了下來,朋友很驚訝,誇了幾句,不到幾分鐘,小女生臉上,又露出了抱怨的表情。幾天大的小孩,生活是很忙碌的。不斷成長的身體,與對外界的認識,她的世界到底是如何?不知她的身體是否會跟我們青春期長高時一樣痛?不知她從媽媽腹中黑暗的世界出來,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她耳中聽到的,鼻子嗅到的,身體碰到的感覺又是什麼?

朋友把哭了一會兒的小女生抱過去,拍拍背,小女生一會兒就大了一坨,尿布打開,雖然是一片慘狀,但是,尿布上的是一團很健康,不再是綠色膏藥狀,而是喝了足夠母乳的稍微粉狀的“黃金“,那種放心,可能只有照顧過小孩的人才能體會。“黃金“甚至沾到了小女生的腳底板,簡直是不可收拾。朋友很“謹慎“的慢慢擦拭,花了數張溼紙巾,處理小小危機之後,我們慶幸著小女生沒有再給我們難題,想到之前在電話另一頭的他,曾經被噴水池灑的一身的糗樣,這次還是忘了預備一條毛巾。真的是幸好沒有再發生突發狀況,否則就得回飯店換衣服了。外婆抱著小女生去洗澡,我們三個人便跟剛到家幫忙下廚的小舅子上桌,吃起豐盛的月子餐。吃著雞湯,腰子,吻仔魚以及花生豬腳湯,真是沾到了初生的喜悅。談得很愉快,小女生也沒有抱怨。

不乾寂寞的小女生,洗完澡吵著“要“媽媽,媽媽帶著她進房裡去了。我跟朋友說:『這次她餵夠了,我們來接手,讓媽媽休息久一些。』小孩哭,除了肚子餓,有時是尿布髒,有時是沒有安全感,有時只是無聊。媽媽在基本照顧之外,是我們跟她建立關係的機會,若我們不多參與,黏媽媽的小孩,更會只黏媽媽,媽媽會很累的,加上很難避免的產後憂鬱症,更是要預防。

把小女生接過手,果然不到多久就開始哭了。雞婆的我,跟朋友說:『你不介意你女兒哭,就借我抱到回公司吧!』接過手後,我開始跟小女生“聊天“,情緒穩定後,我跟她一起做起“體操“,握手,舉臂,抬腿,一步一步就玩了起來。小女生並沒有抱怨,幾分鐘後,抱了起來,試著哄她睡覺,她數度閉上了眼睛,卻睡不了,嘴巴似乎還在找媽媽的奶,我把食指節放到她嘴旁,她似乎很想靠過來,我問朋友她吃不吃奶嘴?朋友答道,試過了,她不吃。我繼續把指節給她,她的嘴不斷的湊過來,我建議朋友,若不介意喝奶嘴的一些小小副作用,還是把奶嘴給我,再試看看:『吸奶嘴也是要透過學習的。』

接過奶嘴,我把它塞入小女孩的嘴中,小女孩吸了幾秒鐘,用舌頭把它頂了出來,我再塞回去,這次稍微用點力,小女孩吸久了一點,眼睛也閉上了。來回幾次,有時我把奶嘴抽出,小女生還急著要吸回去,玩著玩著,她竟然睡著了。我們聊了許多我對嬰兒的哲學,朋友也說:『其實就像你說的,年紀大了,剛當爸爸,小孩一哭就捨不得。』。其實,當父親,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沈著應付,並且把小孩當成一個人,慢慢去了解她,去跟她建立關係,尊重之外,並彼此學習,當父親,是反省,是學習許多事情的另一次契機。一切從出發點想起,許多事情不是像我們平常所理解,當作理所當然的這麼直接。因為,我們的直接已經不是單純的直接了。

小女生睡熟了,讓她安穩的回嬰兒床睡,我就告辭了。這次短暫的停留,我只是讓朋友了解的:『爸爸跟小孩單獨的相處是很簡單的。(It can be done without mother all the time.)』對我,小女生躺在懷裡的樂趣是無法比擬的。

游泳

旅途中造成的肩膀酸痛,讓我恨不得到水中好好放鬆一下。另一位朋友在我住的旅館健身房工作了許多年,每次回新竹就會去報到。這次也等了幾天才下到健身房。朋友問我是否要下水,我還在猶豫。他幫我檢查一下復原中的手臂,他說:『不要太勉強,這種肌腱炎是不會惡化的。』

到了水中,照自己一向習慣的模式熱身之後,開始用點力游間歇,然而,划手時,左肘還是隱隱作痛。放棄划手,拿起浮板踢起自由腿,盡量伸展身體與手臂。踢了幾百公尺,放下浮板,慢慢加重划手的力道。突然,心中出現一個念頭,現在已經不是選手了,動作是不是不需要太過講究?

游泳是一個很有趣的運動科學,人類為何能浮在水上,手腳的配合,身體的角度,到底是什麼原理?有人能游的很快,有人能游的很遠,在幾年的教練與選手生涯,讀過多少了書,看了多少的影片,參加多少討論,為何自己卻只習慣一種游泳方式?

人的密度稍大於水,大多數的人,胸腔中充滿了空氣,就能浮在水面。即使沒有氣體的幫助,人在游動時,身體上下會產生水壓差,所以可以持續浮在水面。至於用力的大小與前進的速度?那可是一個很複雜的取捨問題。

在拿著浮板踢水時,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要健身,還是燃燒卡路里,還是要訓練?其實,最大目的還是燒燒每天大餐之後,積在身體裡的熱量。把踢腿的頻率增快,深度降低,踢了一百公尺之後,發覺速度並沒有慢下來?難道這幾年,我對自己踢腿的要求是錯的嗎?放開浮板,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踢腿,原本大幅度的踢法,速度又較快。這下腦袋動了起來,原本枯燥的游泳,更被我搞出興致來了。

加上划手,兩下划手,六下腿的正常頻率,一百公尺所花的時間竟然因為踢腿的方式,差了兩三秒。仔細回想,游泳是一種個在前進力量與水阻力量相輔助的運動。前進的力量,來自身體對水的作用之後的反作用力。身體的阻力與前進的速度成平方比率。記得當年,讀造船系的二哥,在被我超過時,說了一句話:『你的身體流線型好,比我快,不見的是技術好。』二哥的洗衣板身材,的確不是快艇會使用的“體位“。

游了許多趟之後,手臂酸了,腦中出現當年“師父“的一句話:『當手划不動時,減低划手的深度,頻率加快。』

記得大四在美國交換學生時,在游泳池中的流體力學實驗室分析自己游泳的水流與速度關係,那是我自由式進步幅度最大的幾個月。現代自由泳的遊法是,頭部和肩膀是採取高出水面,傳統觀念中破壞身體流線型,增加阻力,消耗體力的體態。行進間身體適度的左右滾動,雖然破壞體態但是卻能讓肌肉發揮更大的力量。其他如入水的力道,入水點,入水時的肩帶肌群的伸展,吸氣動作與手的划水動作協調,以及短距離與常距離選手的不同技巧,更是說不完的。

回到房間,整個過程也不過是一個多小時,第二天早晨,晚上,又回到水裡去玩我的“物理實驗“。有時,過於用力,雖然每一下的功率大,但是,中間造成的停頓,造成體位的變化,阻力反而會超過施力的效果。自由式講究的是流暢性,在蛙式專長的我,是一個永遠在學習的感覺。蛙式,對我是本能,自由式?那是一個科學。想起以前一位長輩的話:『唯有在真正下過苦心練習之後的運動員,才能當好教練。』 很多好球員,對很多事都是“想當然耳“,反而很難體會到選手陷入瓶頸時的關鍵。

幸好朋友們讓我盡興在營業結束後,不影響他們整理工作下,讓我多游了幾十分鐘,好幾天,我就在這個玩味的心情中,結束了一天。更重要的是,游完泳之後,我的身體與腦袋雖然疲憊,但卻能完全的放鬆,讓次日精神更好。

後語:小女生的爸爸,星期六來接我回老家,在回程與中飯時,我們又談了一會,上飛機前又通了電話,他們已經漸入佳境了。星期六晚,兩、三個月未見到,快滿半睡的外甥,在她很陌生的阿姨家被我接過手之後,大哭不停,我也不是會忽略了小孩的心裡的:哪能在陌生的地方把剛見面的小孩從他父母手中接過來呢?還好是自己親妹妹的小孩。

許多人,常在追求成就,當想要多做點事情時,或是貢獻一些時,難免忙的暈頭轉向。在台灣,有太多值得寫的東西,半場村上隆的演講,技術上的研究,與三不朽,如晞在演講後的暢談;與朋友到西門町壓馬路與到六十年老店美觀園吃那全球找遍還是吃不到的美味壽司米;或是跟媽媽,妹妹與五歲的外甥搭高鐵到台北,去誠品101參觀台灣人驕傲的書店;每個經驗都是獨特的,但是,總還是覺得對自己最重要的是那個感情與對自己多一分的了解。

回應超級媽咪的話:『感觸深,其實是因為想通了許多事情,也對解決一些問題有了底。』雖然眾多事物都是負面的,但是,解決之計,不再遠矣。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liao&aid=1429597

 回應文章

伯樂
標題不好還是該換版
2007/12/14 04:03
這篇文章是我一直在找尋的博克文章.

當人能夠記下最細節的生活紀錄,旁人才能經由此事去思索跟自己最貼身的相關的東西.
也許是因為我剛當父親,或是我一直學不會游泳.這篇文讓我能一讀再讀.

很意外,推薦的人竟然如此少.也許,博克不是你的空間,或是聯合新聞網不是你的舞台.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12-18 00:57 回覆:
我也不知道,也許文章與這個平台不相容吧!

聽過你演講的學生
做與寫
2007/12/05 20:45
終於等到你的新文章。

那天你說的:『偉大的事業是用做的,不是用說或寫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才了解到為什麼?其實,偉大的東西還是可以寫的。
雖然只是一個小嬰兒,只是簡單的游泳,但是卻似乎有說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理論。

感情,思考,摸索與創新,是在生活中養成的。
稻柏臨(scliao) 於 2007-12-11 15:11 回覆:
當學生的,也許還會追求偉大,但是,在業界中如果追求偉大,可能一輩子都在摸索。

盡本分,還是最實在的。

我的人生哲理都是在小事情中學習的,大事情中的道理,其實不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