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26 12:57:35瀏覽607|回應0|推薦2 | |
10. 經過化約論的努力, 現今科學版的宇宙創生神話, 已經大致完善得足以說服部分科學家相信: 宇宙起始於大霹靂(big bang)事件. 從一個比原子核還小很多的範圍, 科學家稱為普朗克空間:10^ 11. 宇宙存在著本體,(應正名為原體或客體, 也就是物自體. 用本體, 易誤解.) 現象與認知三個面向. 本體論, 現象論與知識論, 三者所論述的內容, 對於人類了解宇宙事物, 各有各的價值, 皆值得採用. 宇宙具有本體, 但超過目前人類認知的尺度範疇. 今日我們所描述的的宇宙本體, 是目前人類認知的宇宙知識, 它以各種尺度(空間尺度與時間尺度)顯現不同的現象. 從不同的面向觀察, 會獲致不同的現象. 人類限於感知尺度, 只能從某些尺度與面向觀察, 獲得有限的知識. 隨著人類演化, 人類的知識也會跟著演化, 其限制也會跟著演化. 這個限制, 是有極值(收斂性), 或是無極值(發散性)? 目前尚無法得知. 因此, 愛因斯坦與玻姆堅持的本體論; 或全像原理, 資訊論, 所提倡的現象論; 或哥本哈根學派所強調的知識論, 皆值得採用. 12. 我們所知覺的宇宙事物, 是由本體界落實到現象界而呈現的, 再透過人類有限的感知能力所認識的. 所有的人類知識, 都是透過感知的鏡子, 所看到的現象. 是地球智能文明的文化產物. 13. 現象雖然短暫, 也有它的價值. 並且就是因為短暫, 其價值才更值得珍惜. 不能因為短暫, 就說它是虛幻不實. 不因它短暫不永恆, 便認為它虛幻. 也不因它是過程而非狀態(存在), 便認為它虛幻. 過程與存有, 等價. 14. 知識的形成, 是現象界的客體材料, 加以主觀創造而來, 是地球智能文明的文化創造. 明白的說: 質量或電荷, 是抽象觀念, 是觀察到某些運動現象, 以物質做介質, 而在理論上創造出來的. 科學知識, 是建立在假說下的創造. 這與美感的來源, 相當接近. 15. 取名, 定義, 分類, 是知識論中廣泛使用的方法. 這是認識宇宙的一種方法, 人類智能演化而來的方法. 16. 任何一種型式系統, 都不是一個完備系統. 也就是說, 知識系統或現象系統中的任一種型式的子系統, 都不會是一個完備系統. 它必定存在無法自我證明的預設假說. 在知識論中, 任何一種有限的概念都是不完全的. 然而任何領域, 都有想尋求整體知識的企圖. 以人類的經驗, 卻總是不可能尋求徹底解決問題, 僅能盡力求更完整地解決問題. 17. 全像投影. 訊息是一種未分割的整體, 也稱為全息投影. 利用一個全像訊息所投射出來的影像(A), 將這個全像訊息的一部分區域, 比方說1/3, 來投影(B), 所得到的B也是一個完整的影像, 與A相同, 只有解析度不一樣而已. 將區域再縮小也一樣. 也就是說, 訊息與影像不存在局域對應關係, 而是與整體結構相關的. 這種未分割的整體訊息, 打破了局域守恆性. 18. 全像原理指出, 我們人類受到限制, 不能接觸到事物的本體, 只能夠透過銀幕(投影)來度量事物. 目前有兩種版本的全像原理學說: 19. 強全像原理: 觀測者只能透過銀幕來度量事物. 所有觀測到的屬性, 都可以歸屬於銀幕上的某個想像的物理系統, 而不是歸屬於事物本身. 因此, 這個物理系統只由銀幕的相關理論加以描述. 銀幕就像一台巨大的量子計算機, 計算事物的交互作用而以銀幕的態顯現. 強全像原理說: 事物本體只能以銀幕上的態來描述, 我們無法得到更多關於事物本體的資訊. 所有事物本體的物理描述, 等效於想像的量子計算機(銀幕)的態. 20. 弱全像原理: 銀幕就是事物本體. 除了銀幕顯現的態(及過程), 沒有其他所謂的事物. 宇宙是由銀幕組成, 而不是銀幕與事物兩種. 銀幕呈現的是訊息流, 這個訊息流, 是以未分割的全像訊息呈現. 2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三部分, 一種規範, 一種呈象, 一種動力. 22. 我們建議: 整個物理體系可以建立在四個基本假設上, 宇宙是離散的; 宇宙是非線性的; 宇宙是隨機的; 宇宙是高維的. (這裡用宇宙而不用時空, 因為時空只是宇宙的一個項目而已.) 我們主張, 任何一個物理理論, 都應該對其先驗假設, 說明清楚.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