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欣賞的死亡態度─美好人生的告別
2010/09/03 15:25:59瀏覽2407|回應0|推薦0

    有朋友問我有關我自己的死亡態度是什麼,這是很好也很重要的問題。

    我一直很重視每一個人生命的尊嚴,也維護和尊重每個人生命及生存的尊嚴。同樣的,我覺得死亡的尊嚴也是要維護的。那麼,死亡的尊嚴是什麼?是身上插滿著管子,不斷的維持著呼吸,不斷的被搶救,一直窩在醫院裡充滿著藥水和消毒水的病床?

    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循著自然的步調在走,春天葉子發出嫩葉,冬天到了就掉落了,我們也一直相信大自然就是有一定定律的循環。再想想,如果因為我們喜歡樹木上有花和綠葉,我們不願意它們凋落,那我們可不可以在秋天時就把所有的花或葉子全部想辦法粘在樹上,想辦法固定住不要讓它凋落,然後葉子變黃就染成綠色,永遠維持住它的生機。這樣做有沒有意義?

    我這樣說,你聽到了一定會說:妳神經病啊!可是,人們不就是用這樣的心態和做法來維持人類的生命?明明每個人都一定會死去,可是人類就是不願意面對人一定會死去的事實,反正不管,我就是要想辦法維持住生命,管他是怎樣活著的,活的有沒有尊嚴,只要活著維持住一口氣就好,反正我就還擁有親人,我就是沒有失去親人。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摯愛著家人親友,是我人生最高的信仰和目標。但是,我認為不管是生、老、病、死,我們都要有一定的尊嚴和自主性,這樣才是做為人類能夠超越所有生物的地方。人類不管再發展再進步,還是要看清楚大自然的起滅,並尊重大自然循環的定律。

    我很欣賞美國一對夫妻他們的生命態度和死亡態度。這對夫妻在丈夫生前,兩人就對死後如何做達成共識,並遵循著他們的共識去做,以下是他們的生死故事:

 

    聶爾玲夫婦很重視生死問題,他們在美國是很有名的作家和生活體驗者。先生叫斯各特,太太是海倫。在斯各特過了90歲以後,他們共同閱讀大量有關死亡的著述,分享死亡學的知識與了解。

    他們相信生命與意識採取某些形式繼續存在。他們覺得死亡只是一種過渡,不是生命的終結。它是兩個生命領域之間的出口與入口。他們相信並急切等待死亡之後更多的機會機遇。他們認為,人在何時何地死去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應付死亡。他們知道死會來臨,他們等待著它。

    這位斯各特先生想在他精力全失之前告別人生。他想依照他的自由意志有意識地告別,即一種死的抉擇,與生死轉變的歷程合作。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死亡體驗被抑壓。他有意學習實踐自動而簡易地讓身體脫落的技巧。他說,他曾學到了如何生活,現在他也要學會如何死去。

    當斯各特到96歲時,海倫發現他的精力已在減消,斯各特寫下備忘錄給海倫,交代自己的死亡做法。他說一旦他生病不起,希望死亡過程很自然,因此他不要去醫院,想留在家裡;他不要醫生管他;快死的時候他寧可在戶外,而不要在屋頂下或房內。他想以不進食的方式死去,如果可能也停止飲料。

    斯各特交代著,在死亡的過程中他要保持意識活動,因此希望不要給他止痛藥、麻醉藥之類的。死亡來臨之時,他想要就這樣自然的死去,所以千萬不要幫他打強身針、心臟興奮劑、強迫飲食、氧氣供給、輸血之類的。

    他也不要大家悲哀沈痛。他要在他床邊的親友保持安靜與尊嚴,表現了解與歡樂之心,心平氣和地分享死亡體驗。他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情生活,他也一樣會愉快而帶有希望地離去。

    同樣地,他也交代了他的喪禮細節。他要朋友把他的屍體放在簡素的木箱中,穿上他平常的工作服,不要在木箱內加甚麼香料裝飾,把屍體運到緬因州火葬中心予以火葬。他不要葬禮之類的安排,也不歡迎宣教師、牧師或宗教專業人士參加主持。火葬以後他要太太海倫或友人把他的骨灰撒在他家的樹下。

    在他快要過100歲誕辰的一個月前,斯各特對在座的一些朋友宣佈,他不想再吃東西了,他只喝飲料。他要開始有計劃地選擇並執行告別自己美好的人生。他說他不是要自殺,也不是故意絕食死亡,它只是要用一種緩慢而柔和的精力消減,心平氣和的自願告別這個人世。

    從那天起的一個多月,他的太太真的幫他準備各種水果疏果飲料,再來就只喝水,但是他的身體仍然不生病,還是可以很清醒的談天,但精力漸漸消失。百歲誕辰過後約半個月,斯各特就永別人間了。他真的是呼吸緩慢地、逐漸地停頓,有如樹上枯葉落地一般。他呼吸最後的一口氣時說了半句話:「Allright」。

    海倫太太在先生死後寫下回憶時說:「沒有死亡的人生是不能忍受的。死亡讓我們輕鬆,它是一天的結束,是肉體生命的一個休假,是新的轉捩點。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夜晚就帶來睡眠的祝福;死亡很可能是更大的一天的開端。」

 

    看完這個故事,你有沒有多了一些對死亡態度的想法?很值得深思吧!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hoollearning&aid=437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