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聞香雜錄/轉
2005/12/14 11:48:28瀏覽477|回應0|推薦6

****本文轉自南方朔電子報****
這文有無限香意,特此轉貼.....<聞香>、<煉香>理念在其間.....


一個敬愛的朋友送了一袋薰衣草香。那是一種乾爽、不沾手的香氣。淡淡的,卻留存很久。我沒問,她也沒說,薰衣草香註解著淡淡卻悠長的友情。

我總是喜歡聞香,念書的時候,常喜歡到處去採擷可食的花朵。長年累積的經驗,發現還是金銀花和山素英的甜淡香氣最是宜人。我始終懷念那段有點軟性頹廢的歲月,自製的香花茶喝多了,彷彿人也爽靜了許多,甚至毛孔的張合也都發散著種種自己覺得愉快的氣味。

由於聞香和吃香,後來和三兩特別親密的朋友,總是相互間用乾香花和香油彼此餽贈。我特別珍惜這些因香結緣的友情。她們一個個都有著脫塵的氣息。有一個朋友長得白淨秀氣,一雙手玉蔥似的晶瑩剔透,還在外國當過手模特兒,一年四季整個身體都散發著自然的花草香。她自稱「稀有的瀕臨絕種動物」,後來不能忍受台北的氣味,又到有花有水的異國去流浪,偶爾還會寄一些精裝本的草花繪本回來。

我總相信聞香的孩子不會變壞。自然界的香花普遍都讓人覺得有一點高敻或幽遠的況味。古羅馬自然史家普藍尼遂說道:「香水的快樂,是生之愉悅裡最優雅和尊貴的之一。」那個時代,用香花薰衣和聞香是一種高貴的美德。如果衣香裡含著:番紅花、風信子、盛開的紫羅蘭香
以及無萼玫瑰的香甜花瓣何等芬芳,多麼美妙。

以前的人愛花喜香,調配香氣是一門重要的生活美學,許多著名的配方,其材料甚至多達二十餘種。香氣甚至還成為註解家庭氣息的重要成分。我曾經讀過宋代的《武林舊事》,印象最深刻的,乃是國家大典,上自皇帝,下至庶民,人人皆簪花為飾,偌大的京城一片花海,白髮紅花,香聞十里。想著那樣的畫面,各種花香似乎也都隔著時空隧道,撲面而來。

有一年春天,到芝加哥植物園遛逛,繁花似錦,所有的花草香全都湧上鼻間心頭,嗅覺細胞忙碌得無法辨識,興奮得近乎暈厥。這是香氣的繁華。

又有一年,隆冬到北京的圓明園。那是個黃昏,斷垣殘壁,荒煙蔓草,孤冷的月色裡,只聞到臘梅的香氣,淡淡裡有些哀傷和孤絕的況味,一路踩著碎雪,心裡很是悽涼。

香氣裡有繁華和滄桑,前兩天的夜晚,走過台北舟山路的台大農場,剛除過草,經過雨淋日曬,有點腐熟的草香,而縫隙裡夾雜著十里香。香氣說,夏天到了。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entiye&aid=1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