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读yichun文章《于衡的改正--貂續狗尾》之有感
2009/04/19 14:59:05瀏覽653|回應1|推薦5

yichun兄的文风亦莊亦諧,宜古宜今,很对我的胃口。

古代文人才子若按“貂續狗尾”之标准来衡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智型,另一类是睿智型。

急智型的才子不一定有什么传世之大作。然而却在许多面临不利的场合下,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找到得体的应对,转危为安,传为佳话。后人能记住他们的是一些他们的精彩小故事组成的“集锦”。纪晓岚、唐伯虎可算为这类人的代表。

睿智型的一般是“一战定乾坤”。后世普罗大众能记住他们的只是一个万古传颂之名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个人偏好上较喜欢急智型的,因为那种“桥段”一听就懂。自己能否有那种“创意”不知道,但下次遇上类似场面却可Copy and Paste,哈哈。至于睿智型的大作,我就是读上几百遍也是学不来的。

当年在杭州读书时去灵隐寺游览,听当地人说这个“云林”的由来。见他们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再想想也合乎逻辑,于是后来我跟别人也是这么说的。今天看yichun兄从這书法上“一氣呵成,不像是頓下來,等大學士點醒”来判断出那个传说恐有另解,觉得也不无道理。呵呵。

纪晓岚也有无心“吃墨太飽”,而险走麦城之时。这种的代表作是《妙解“老头子”》。有一天天气酷热,纪晓岚在家热得打赤膊,恰逢皇上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纪家。皇上因与纪较随便,故也不通报,直闯入去。待纪看到皇上正朝屋内走来时,已来不及穿衣了,只好一头钻入桌下躲避。皇上知道纪就躲在屋内,却也不声张,佯装离去,然后又悄悄回来。纪听得外面没有动静了,便喊仆人:“老头子走了么?”这时皇上出声叫纪出来,并对纪说:“就凭你妄呼朕为‘老头子’便可治你的罪。今天你要不给我个说法,我就要给你个说法”。纪晓岚急中生智,一一道来:“皇上息怒。皇上万寿无疆--称为‘老’;皇上一国之君--称为‘头’;皇上贵为天子--称为‘子’。”闻毕龙颜大悦。吾颜亦大悦,呵呵。

yichun兄说到“高手救局,就像龍套放炮而譚培鑫臨場改詞,驚險救戲,反而滿堂彩”。我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这个段子,具体的记不得了。倒是记得另一个与此类似的“臨場改詞”的段子。

多年前大陆流行八个“样板戏”,其中的一个叫作《智取威虎山》。正面主角是共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有一场戏是与反派主角“座山雕”以江湖黑话问答,台词如下: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在某次现场演出时,“杨子荣”自己放炮,自己救戏。如下: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把下句提前讲了)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又涂了一层蜡!

有一次听相声。甲出上联,乙对之以下联。一开头甲出了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上联,乙自是对答如流。甲说:“还真看不出来你还有两下子。不过我要是出个难的,你还能对得上吗?”乙说:“尽管放马过来”。甲说:“好,你听着!先下手遭殃”。话音未落乙已接上:“后下手。。。”到此时才察觉其中有诈。迟疑了两秒钟,乃续上:“。。。更遭殃!”全场大笑。

虽说相声剧本自是经过反复推敲,演员也是经多次排练,但如把它看作一个“临场救戏”亦无不可。这个“急智”看似老土,上不得台面,然而仔细一分析,还真找不到更得体的应对了。它只在原联上多加了一个字,而并没有篡改原意。已经很不容易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guru&aid=2864171

 回應文章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實踐派----尾巴搖狗
2009/04/19 22:59

Sasguru兄,

貂續狗尾,我是理論派,您是實踐派:guru在我狗尾短文后回貼三大塊貂皮……照份量看,這已是英語成語的“尾巴搖狗”(Tail Waggles the Dog),附設醫院比醫學院本部還大!你來做院長吧……

(請移駕留言區)

sas(sasguru) 於 2009-04-20 03:55 回覆:
哈哈,yichun兄大谬啊。。。“尾巴搖狗”也好,“狗搖尾巴”也好,狗没有尾巴照样可以活,而尾巴要是离开了狗,却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