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孩子,如果不真心聆聽,你永遠不會知道在他們的小小心靈裡,隱藏多少秘密!
就算是孩子,也會覺得不快樂...
就算是孩子,也希望自己的想法被當作大人的一樣重視!
更希望被愛、被關心、被鼓勵...
父母,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千萬不要用忙碌當藉口,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封遺書 拉懸崖邊的學生一把
楊惠芳/臺北報導
「我活在這世上是一個沒用的人,我只會罵人、說謊、捉弄人、惡作劇……」這是一封十一歲學生寫的「遺書」,不久前,這封「遺書」被學校學生在資源回收箱裡發現,臺北市雨聲國小因而展開一連串的「搶救計畫」。導師先了解這名學生的心理及家庭背景,接著進行個別輔導與班級團體輔導,讓學生互相關懷,學習接納與包容,建立這名學生正向的價值觀,認識自己的優點。
教育部訓委會常委柯慧貞表示,當兒童有自殺的想法時,一定要講出來,與父母、教師討論,或向輔導教師及生命線求助,因為有這樣的想法並不丟臉,反而是一個了解自我的成長機會,想想:「為什麼自己會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什麼別人不喜歡我?」並且往好的一面想:「一定還有人喜歡我,值得我留戀的地方。」無論如何,自殺都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選項。
雨聲國小校長楊國如表示,很多國小階段的兒童都有煩惱,有的挫折容忍力比較低,有的太過完美主義,有的是父母要求太高,這類學生都是高危險群,教師應特別關心注意。尤其國小高年級的學生正面臨「自我認同」及「同儕認同」的階段,往往有人際關係、學習壓力、家庭衝突及面對孤獨、自卑、無助和無望等情緒,很容易一時衝動走上絕路。
對於父母應扮演的角色是,當孩子透露「想自殺」的訊息時,要加以重視,不要以為只是「隨便說」,千萬不要對孩子說「我不理你、我不喜歡你」或「你是撿來的」,因為國小高年級的兒童最常質疑的問題就是「我是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親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