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25 13:33:53瀏覽424|回應0|推薦14 | |
我不懂。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閱讀? 還是應該說是:死讀書,卻不思考? 從前,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在課堂上,老師總是先從拼音開始,帶著孩子逐字拼音(ㄨㄛˇ,三聲我;ㄕㄤˋ,四聲上......),然後誦讀幾遍課本的內容。開始學國字之後,老師便板書,帶著舉著手的孩子一筆一劃摹寫生字,再誦讀課文。 如此,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課堂熟讀課文,並熟悉生字的筆順,回家之後,就能順 利完成自己的功課。 結婚前,曾經在安親班工作過一段時間,發現現在的國語文教學遠不如從前。 雖然從前所謂的「教學資源」不如今日那麼充足,老師們卻比今日認真、用心。 現今的教學,由於各家教科書業者為了提高用書量,不斷的提供各項資源給老師,如教具、教案、各項教學配套影音VCD等,相對的造成教學上的怠惰。 從前沒有所謂的習字本,只有白紙綠格子的作業簿,因此教師們認真帶著孩子們練習筆劃。 現在,各家廠商都有提供習字本,上頭詳列每個生字的筆劃,有些教師要孩子們回家自行「臨摹」之後,再開始寫,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們熟悉生字的筆順。 根據我的觀察,部分孩子們描歸描,根本沒有把字「組合」在一起,所以筆劃還是亂七八糟,不是多一點、就是少一撇。 閱讀,更不用說,因為九年一貫的實施和週休二日的影響,老師們常常為了趕課,一天就可以上一課,孩子們怎麼有足夠的時間去吸收課文中的精華呢? 再看,目前大多的學校,都要求孩子要做課外閱讀,並寫心得,然而很多老師都是不批閱的。如果我是學生,沒有得到任何善意的回應,我如何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同時,增加語文課的時數,並不必然能夠增加語文能力。 除非,真的深入引導孩子們發現閱讀的重要和閱讀的有趣,引起他們自動閱讀的動機,並能透過閱讀產生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孩子們的語文能力! 「日日談」不閱讀 國語課永遠嫌不夠 臺北縣計畫從下學期起,在現行課綱規範下,各校統一運用彈性課程時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親子報。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