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黎小吉
2011/11/07 18:32:21瀏覽169|回應0|推薦3

黎小吉是江西吉安人,跟文天祥是老鄉,年紀大我十四天同屬虎,我是在網路上找關於古董鍾錶方面材料時,看到關於他的事蹟。

小吉老家是南昌人,他父親在1937年為躲日本鬼子便遷到了吉安,之後便在這落了戶。這位小吉兄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就癡情於收藏鐘錶,憑著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如今他已收藏德、日、法、美、英和我國清代以來的鐘錶近500件,其中老式鐘錶就有100多台,上述的數量是小吉跟記者說的,其實數量是超過這個數字的。當我知道大陸有這位收藏家時,我便跟他連繫上了,因有相同愛好,便很快的結為好友。

要說這類收藏也算是一種病的話,我大概應歸類成感冒加發燒,控制得當較不易成炎,這位老兄屬於重症糖尿病病患,離不開胰島素,他老兄是生活中離不開鍾錶,他府上哪叫〝宅〞啊!所有有空間的地方,或掛,或坐,或放,連廁所及廚房牆上都是鍾,這還是看的到的,臥房內一樣,除了床就是鍾,外帶六,七口木箱裡面全是鍾,這連陽台都改成了工作室,放滿了一堆鍾錶零件,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就有這種人,相同病患台灣也有一個,住宜蘭姓遊是個退休老師,但游老師藏品是可以賣的,我們小吉兄則是只進不出,我就跟他說過,您這麽搞下去金山銀山也不夠您花!

相熟後我倆便無話不談,我常跟小吉說:恕小弟直言,您的寳貝,固然都〝老〞,但多了也膩,重覆太多,有機會脫手,換點現金回來才會有錢去買更好的玩意。不是多了就叫博物舘,您府上這堆寶貝,嚴格上只能定在〝展示舘〞這層級上。忠言總逆耳,但小吉還算聽的進去。 小吉兄說這鐘錶收藏病,始發於他上高中的時候,他家住在吉安市文山路,那兒有一條手工街,家門口兩旁有三四個鐘錶修理攤。1978年讀高中時,他有空就跑去看鐘錶師傅修錶,對鐘錶內精密的結構產生了濃厚興趣。那時,他還將家裡唯一的手錶拆了,而且還弄壞了,聽說〝下場〞很慘,高中畢業後,這位仁兄做過木工,當過裁縫,幹過油漆工,最後開了二十年的車,現在在他家樓下的市農經局上班。局領導班子換了人,他也就從駕駛師父的位子上〝光榮下崗〞,如今在辦公室內〝韜光養晦〞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老兄每逢節假日,就騎著自行車,掛個大喇叭,到週邊城鄉收購鐘錶。有時出差到北京、上海、廣州、南昌等地時,他則想辦法擠出時間,到古玩市場覓“鐘”尋“錶”。除鍾情於收藏外,小吉還開始鑽研古董鐘的歷史和性能,買來各類書籍自學修理鐘錶,不出幾年下來,他已成了修理機械錶及自鳴鐘的行家了。 有回小吉跟我說,對他這類基層公務員而言,鐘錶收藏是很艱辛的,首先要花很多錢,和無數的假日。他只要獲悉哪裡有古鐘錶,他就要想方設法去收購,但又常卻徒勞無功。2001年“五一”長假,他騎自行車到青原區的、值夏、新墟、陂頭等鄉鎮,提個大喇叭走村串戶收購古鐘錶,白天吃速食麵,晚上睡在農家,但常常幾天下來,都一無所獲。同年、他得知井岡山市一位修理鐘錶的老師傅手中有一台百年,九鈴廣鐘的消息後,他和妻子立刻趕到井岡山市,與鐘錶師傅見面。可是這鐘錶師傅就是咬定高價不放,兩夫妻好說歹說他就是不鬆口。經過對鐘錶師傅展開交情戰,直至2002年6月,這位鐘錶師傅終於感動了,才答應將此鐘賣給他。這鍾現在就在他家客廳放著(我跟小吉合影中間的那只鍾)。

有收藏鍾錶毛病的男人,他們的老婆大都對這些〝破銅爛鐵〞與趣缺缺,要是不反對就算是〝支持〞了。小弟要沒〝內人〞控制的話,估計也敗家了。這位小吉兄在1991年1月26日,把家裏唯一的積蓄3000元用來收購了一個他“一見鍾情”的寶貝。當他如獲至寶地把它捧在懷裏得意的回家時,他〝愛人〞氣到帶著兒子回娘家了。他還說這樣的事不知發生過多少回,最後他的愛人和兒子被他的“鍾心耿耿”給感動了,從此就〝放牛吃草〞。有了〝免死金牌〞小吉便全心全意地,執著於收藏鐘錶的道路,成了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這裡的每一鐘,每一塊錶,都記錄著它的一段歷史,而這些藏品的收購,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而這些心靈的愉悅,大概是小吉最大的動力來源。 小吉還說,他的鐘錶收藏愛好得到了妻子、兒子的支持後,他現在只要一有時間,就擺弄鐘錶,讓一個個收回來的壞鐘錶在手中復活,將它拆解給機芯洗油,上油在調整,將它們擦拭得乾乾淨淨,讓它在走起來。

雖然他收入不高,鐘錶收藏投入又大,但他仍然認為,生活因它而更美好,而我自己也愛上鐘錶收藏後,這才明白這不僅僅為收藏,也在保管〝歷史〞。或許他的藏品,大多是所謂〝古董鍾錶市場〞內的非主流〝玩意〞,但在精神層面上又有多少人能超越他呢?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64630470244404(觀看圖片)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d20100707&aid=58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