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16 20:09:22瀏覽2020|回應1|推薦27 | |
我們到旅館卸完行李,就趕忙出去壓馬路,首先來到了異國風情的街道:哈芝巷(Haji Lane)。 下午4點多,哈芝巷已經擠滿了許許多多的老外,在街道上悠閒的享受下午茶,這裡的房子都是殖民地時期的建築物,歐式建築充滿各種鮮豔的色彩,看起來好像葡萄牙建築,或許200年前大家都一樣。一樣是小吃街,擁擠的人群裡面卻能夠感覺基本的距離舒適感,不會人擠人。停下來要拍照時,也能獲得基本的尊重,不會被路人甲乙丙擋到鏡頭。白種人和中東人統稱老外,這裡都是他們的食物,比如墨西哥、印度、土耳其、法國等等,而在此開餐館的外國人幾乎都是該國廚師,所以不用懷疑這裡的異國料理風味,像是在台灣的異國料理都會經過「改良」,結果吃起來也不知道到底是吃哪一國的食物。 穿過了哈芝巷,緊鄰著的是巴梭拉街(Bussorah Street)、阿拉伯街(Arab Street)。滿街都是馬來和回教建築物,裡面有餐廳和商品,阿拉伯街以販賣布品為主,而巴梭拉街以販賣紀念品為主。 這裡有一座蘇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信徒非常多,走在街上,隨處可見戴頭巾穿長衣的伊斯蘭教信徒。 以蘇丹回教堂為中心,周邊是非常熱鬧的美食街,這裡每家餐廳都會在外面擺上桌椅和餐具,而且桌椅和餐具也符合餐廳特色,相對於台灣的很多小吃攤採用免洗餐具、塑膠碗筷,整體感又贏了。如果說崇洋是不對的,那我也只能說是不得已的。 除了異國料理餐廳,也有很多商店販賣異國飾品和裝飾品,尤其以印度中東這一帶的風格最多。印度、波斯、土耳其的裝飾品,如雕刻、織品、陶瓷等,都有強烈的當地文化特色,顏色鮮豔、對比分明、線條清楚。首飾的工藝種類也相當多,如金屬鑄造、串珠、編織等,也是具有強烈的當地文化特色。相較於在台灣、港澳旅遊區所販賣的紀念品和文創產品,這裡又贏了,這裡的商品突顯出每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兼具有個人的設計風格,這才叫文創產品。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品」的縮寫,重點是文化,沒有文化的創意產品,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空洞沒價值。 文創產業一直是台灣這幾年所喊出的口號,但是從學理到落實之間,淪於口號,執行力不如預期,或許也不知道預期是什麼,例如被地方民粹拐著走的文創夜市、被少數影藝之蟲拐著跑的文創電影,到最後都演變成「中華美學」。而新加坡在文化城市產業上投入長遠的規劃,文創城市最重要的核心是遺產觀光,專業人士和公共團體致力於保存土著和殖民時期是重要指標,但主導者卻一直是國家。1980年代以前,新加坡旅遊局的目標是除舊布新,自1980年代起,市區重建局的建築師、設計師等提供專業協助,提供歷史遺跡的保育及保護,特別是哈芝巷、唐人街、小印度和甘榜格南,承認城市的多元文化歷史,以及老殖民地建築物的保護。保護的過程對文化做了新的詮釋,讓新舊建築相互融合,以因應政府的目的和遊客的期望,同時扭轉了移民歷史、衝突和錯位的複雜情結,讓民族融合成為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像一個小小的聯合國。每個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保留、傳承、發揚其文化。
旅遊資訊: 如何前往哈芝巷: 地鐵Bugis武吉士站(EW12),出站後Google 「哈芝巷」或「Haji Lane」,約走5分鐘,走完哈芝巷,接著走阿拉伯街、巴梭拉街、蘇丹回教堂,參觀完畢後走回地鐵Bugis武吉士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