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溝通
2009/03/11 16:25:21瀏覽51|回應1|推薦0

詹老師指控謝政傑嗑藥、刮老師的車、入侵學校網站。

第一時間,爸爸質問謝政傑,小傑一概否認。

後來爸爸再次向謝政傑確認,「我再問你一次,你有没有刮車?」

「没有!」謝政傑回答。

「你有没有入侵學校網站?」

「没有!」

「你有没有嗑藥?」

「没有!」

爸爸心平氣和地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聰明不一定好。你說因為不想寫同樣的考卷所以不想補習;你說因為詹老師駡媽媽不會教小孩,所以你推老師… …;你認為都是別人的錯,你都没有錯。你有没有想過,這件事(詹老師不當體罰、記過、鬧上傳媒)你是不是也有一點責任?」

爸爸說:「我不擔心這件事結果怎樣,我擔心的是,你將來是怎樣的一個人。

謝政傑認真面對爸爸的問題,第二天,他主動告訴爸爸,「這件事我應該負一點責任。」謝政傑也坦承曾經吃搖頭丸,他願意自己負責。他不是被逼的,也不是被誘惑,是自己好奇,而且他不會再嚐試。然後他願意和爸爸一起解決問題。

 

--以上是三立都會台八點檔「危險心靈」的劇情。

 

這是理想中的溝通,一次好的溝通,讓孩子願意面對問題、反省自己,然後一起解決問題。

溝通,需要學習。除了學習溝通的技巧,還要學習如何得到孩子的信頼。

 

小野的女兒李亞高一的時侯寫了一封信告訴爸爸:「我要休學,我堅持。」

小野第二天早上看到女兒不同以往的陰霾,寫完信,女兒的心似乎真正的獲得了自由,於是他回了一封信給女兒:「看到你一夜之間的轉變,我和哞姆都深信你內心是真正真正痛苦的。所以,我和哞姆決定支持你的決定」。然後兩人書信往來,用很多的時間精力來討論這個問題。(父女間的筆談集結成「爸爸,我要休學一書)

李亞為什麼敢提出在一般家庭必定引起軒然大波的要求--「我要休學,我堅持」,因為她知道爸爸會試著去理解,會和她一起面對問題。而小野包容女兒的憤怒、信任女兒的決定,陪女兒走過狂飇的青春期。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以同理、包容、信任與愛為基礎的溝通。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橘子爹@guest
Re: 溝通
2009/03/13 11:32
面對自己的孩子 朋友 親人
感情愈親密 親近的人
要這麼理性的溝通 似乎愈困難
[版主回覆03/13/2009 15:17:33]

越親密越親近的人,越容易陷在 "我是為你好!" 或者是 "你怎麼都不了解我?"的情緒中,根本無法理性溝通。所以溝通前先處理好情緒,比較不會"有溝没有通"吧?!

我覺得寫信是個很不錯的溝通方式,通常寫完,情緒也整理的差不多了。(現在大概只有山頂洞人才會寫信了!那~~發簡訊或e-mail應該也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