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9 16:27:47瀏覽951|回應0|推薦12 | |
近年來吹起的「媒體創業」風潮,例如報導者、端傳媒、上下游新聞、農傳媒等媒體,或是紙本小日子雜誌等,這些媒體對專業議題的或是主題進行深度報導,筆者曾整理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先生思沙龍講座書寫『媒體如何做民主的基石』一文,又聞小日子創辦人劉冠吟女士,書寫『無限品牌可能的經營』一文,對於新創媒體而言讀者支持非常重要,而且從免費到付費的轉向趨勢。 逐漸走向分眾化的議題式內容,試圖以「深度內容」走出一條路,不過成效未彰,進而舉辦活動、深度旅遊等付費服務支撐,但效果仍然有限。付費訂閱比較像地方社區報,某種小規模內,有望可以自給自足。 小日子雜誌著重生活內容,而集結風格商品、舉辦展演,甚至有自己的飲料店舖,商業模式的多角化,以及侵蝕「日常生活」,才有一點可能性,不過也有可能搞砸本業。媒體除了商業化生存的的面向須顧及,其產出報導的公正性、客觀性、公益性也須顧及。 細想自己的取得報導方式,去超商買報紙,打開電視看新聞,在youtube看新聞,打開facebook會有報業臉書紛絲專頁,或是在ptt上看見新聞。 取得報導內容的管道很多,但是能實質有廣告收益回到媒體身上的很少。也就是說,在經營當下,資本便能決定生死,決定內容,但如果我們缺少能傳遞深度內容、監督社會的第四權,不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嗎? <script> (function() { var cx = '005004390790422001336:jozl9u7xjpe'; var gcse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cse.type = 'text/javascript'; gcse.async = true; gcse.src = 'https://cse.google.com/cse.js?cx=' + cx;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cse, s); })(); </script> <gcse:search></gcse:search>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