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6 15:53:43瀏覽1919|回應0|推薦5 | |
《小日子》雜誌劉冠吟社長,五月二十一日在高雄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舉辦職場講座,談談工作與創辦小日子雜誌的點滴。劉冠吟社長的背景是台大中文系、台大新聞所畢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工作經驗很多元,做過財經新聞記者、公關、發言人等不同類型工作,現為小日子雜誌社長,在不同的工作穿梭之際,她說她的工作轉換來自自我在工作上的成就感,一但覺得工作無法再帶給自己更高的成就感,便會轉往下一個工作。小日子的出現,源自分享台灣生活,這場講座讓人更理解小日子的存在,下文分為求職與小日子雜誌創辦歷程兩部份。
求職
求職方面建議若是要進入傳媒、行銷等工作領域的大專學生,可以在學期間養成一些工作能力,像是議題設定、時間管理、社會觀察等,在議題設定上,現在人身處在網路資訊、文本爆炸的時代,很多人滑手機逛臉書,在一則貼文的專注時間,只有短短三秒,所以在貼文的議題、內容的設定就很重要,如何有效去吸引目標客群,需要很多對議題的認識與討論以及了解目標客群的消費行為,才能產生對的內容。
時間管理是工作重要的一環,她建議保持固定的作息時間,一來可以確保自己工作時品質,二來固定的作息時間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小,觀察自己在哪一段的時間?工作效率比較好,這可以幫助自己在工作上釐清自己,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社會觀察則是一項體驗與經驗,大學畢業生若是在抉擇唸研究所或是進入職場之間,可以在就學期間,打工體驗工作,這可以幫助自己選擇往後的工作屬性,劉冠吟社長說她曾在飲料店打工,每天最大的挑戰是發傳單,她因此體認到自己不適合販售促銷類型的工作。念研究所或許可以在有工作經驗後,體認到自己對哪一項工作的渴望比較高,再進學校專攻其領域,也不遲。
想從事文字類工作的學生,多看多寫,書寫能力在網路世代身上越來越下降,她說有些文章前兩段很好,但是後面段落無法承接上述,合而為一的思考邏輯,此外也要跳脫自己是「讀者」的心態,多方比較,若是想從事記者,多比較報紙,而行銷則可以去多比較性質相同企業之間的型錄,給予評論。
小日子雜誌創辦歷程
一本台灣美好生活的隨身雜誌《小日子》,從2012年發行至今,簡單留白的風格,成為發掘與紀錄台灣日常生活裡的小人物,那些人默默生活在大街小巷內的平凡,每期主題,都不是採訪當紅炸子雞,第一期主題設定為「吃早餐」,多些平凡,劉社長的母親看到主題後,還說:「這種主題的雜誌,真的會有人買嗎?」
雜誌首期當然有賣出去。由不同專業的人,操刀雜誌的設計,首期定版 請來聶永真設計師,單純留白的設計,比例有特別算過,在視覺氾濫、高彩度的雜誌市場當中,獨樹一格。
2014年也有過過渡期,那一年的經濟情況不佳,當《小日子》這一類型不是生活開銷物品的內容,就會受大環境影響。原本純粹以紙本方式發行,在網站上找不到官方網頁,藉此培養讀者。不過也由於網路社群的「分享」當道,分享內容的方式不只侷限在紙本傳遞,更多時候在網路社群的「轉發」,會逞生更多閱讀效益。於是官方網站便上線,上載《小日子》前期的文章,提供人轉發。另一方面網頁上還可以購買《小日子》雜誌,以及周邊產品,再加上在雜誌中介紹之生活職人的商品,無法有通路購買,便媒合這些職人商品,在小日子網頁上販售。
除了線上網頁的成立外,實體商店的成立,也是小日子重要的一步,這《小日子商號》,是實體商店,也是該雜誌社的辦公室,商號位於台北市公館,飲料店,在閱讀的環境中,品嚐飲料。社長亦提到有許多粉絲會來實體店面買雜誌,聊聊天,筆者認為這就是一種日常中著作者與讀者交流議題的好方式,《小日子》除了台灣市場外,也積極拓展海外閱讀市場,例如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在中國部分,雜誌受內容檢查,涉及有些議題,當局會處理,所以中國的讀者買到的雜誌會有缺頁,不過在兩岸交流下,許多中國讀者趁著來台灣旅行,會到《小日子商號》購買,用台灣的紅色尼龍繩一綑、一綑的帶回去。
或許是在這塊土地很久,沒仔細看過自己腳下的土地,又或者是沒到過島外謀生,所以不了解台灣日常生活的細節與美好,當我們以為那些微不足道的瑣碎事情,其實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小日子》就是重新發掘那些故事,給讀者,其內容也是一種和國際華人社會交流的語言。
文末
筆者聽講座,以一種有閱讀過《小日子》的讀者,尚稱不上是狂粉的心態去了解創業故事,很是敬佩,在心裡原以為是小眾市場的雜誌,不過在聽完講座後感覺到很「大」,也許是相較《小日子》以微觀角度,看待台灣生活裡的「小」人物,沒想到這些小人物,才是吸引讀者眼光的題材。它也許小情小愛,但絕對沒有「期限」,偶然翻閱好幾期以前的雜誌,也會對其議題有所共鳴。
謝謝劉冠吟社長的職場實用分享,也更了解《小日子》。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