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固執也是一種美麗
2013/05/14 14:51:11瀏覽198|回應0|推薦10
  母親小的時候,家中茶園旁有一方小小魚池。裡面養殖著捕捉來的溪蝦、苦花、毛蟹、溪哥以及石斑和一些其它的水生魚苗。

  小魚變成大魚時,左鄰右舍奔相走告感染一下喜悅。肥肥大魚沒有緣分成為餐桌佳餚,有時,鄰居們的熱情,讓牠們一夕之間紛紛不知去向,常常母親甚至得面臨魚市小交易,機會的放棄。蝦子躲不開大魚的攻擊,成為營養來源,大魚因此像相撲選手一樣,肥肥地可愛了。所幸,母親的哥哥很會捉魚捉蝦,只要去溪邊繞一圈回家,滿載而歸的漁網,總能安慰飢餓的腸胃。

  炸溪蝦是深切的盼望,溪蝦的品種就是長不大,無須等待,每當從油鍋中撈起,孩子們齊聚廚房,讚嘆不已。難以言喻的歡愉,融在一家和樂之中,加深了炸溪蝦的口感。炸溪蝦的家鄉味,是母親童年漸漸走遠的鄉愁。
母親的童年是無憂的,當我聆聽這個故事的時候,她口中的孩子們皆已升格,成為人父人母了,母親的哥哥,我的舅舅,更已成為釣魚高手。我總覺得舅舅捕魚的故事像一則神話,與生俱來的天賦充滿著傳奇感。

  然後,舅舅迷上釣魚場。小學時常看見煮不完的魚群,生龍活虎的悠遊在舅舅家中洗澡用的浴缸。有一次母親打包好一大袋活蹦亂跳的吳郭魚,說是舅舅當天垂釣回來的,很新鮮;雖然可以加菜,不免令人對於牠的即將死亡,感到難過。回家前我央求母親不要煮魚,既然是活的,可否就放養在水中讓牠生命延續。母親向來溫婉大方,二話不說的點頭答應。

  其實當時家中的經濟已經很拮据了。常年加班的母親身體虛弱,連就醫都沒錢;父親在家中晃啊晃的,不愛工作很多年了,非常適合去電視台試鏡一個無業遊民的角色,身置其境的他一定表演得淋漓盡致相當亮眼。當電話費水費貸款以及我們幾個孩子學雜費等繳納單來臨,就是母親頭痛時間。這些單子常讓母親孤立無援、心力交瘁。

  「魚在盤中便是菜」母親小時候吃的魚是舅舅從溪流中捉回的,不必花錢也能填飽肚子。當人在金錢匱乏的狀態下,接受贈與,無形中也將成為雪中送炭的一種精神。

  只為增加菜色就要食言而肥地烹煮那些魚?我心中升起朦朧的憤怒。因為母親心意已決,我不敢抗議些什麼,只覺得難過。這些魚此起彼落奮力跳躍,摔在地上;摔在水槽,發出碰碰聲響。母親怎麼能?怎麼能夠下得了手?看著紅刀抽離魚身,那些魚終於不再掙扎,奄奄一息躺在砧板上。我站著,悄悄擦乾眼淚。這道香噴噴的魚很快的煮好在餐桌上,我站得遠遠地,堅持不吃,也算是抗議、無言的吶喊。 

  後來,班上的老師在課堂上說了一個戰火無情的故事。說是那遭遇空襲的村莊,砲聲隆隆,村民走避不及,屍橫遍野。女人在空襲結束後傷心欲絕走進殘破不堪的家園,看見身為老師的丈夫帶來許多年輕孩子。他們是接到兵單準備為國捐軀特地來道別,丈夫從前教導過,從四面八方來求藝的學生。她知道丈夫理所當然必須為他們餞行,卻又想起他們夫妻倆因為沒錢,已經好幾天喝水度日了。她眉頭深鎖:「哪來的錢餞行呢?」

  一個念頭讓她想起離家不遠處的醫院,血荒鬧的很嚴重。她毅然決然邁出步伐,挽起袖子販賣血液,用得到的錢換來一隻雞,餵飽這群天涯的孩子。故事說到這,老師哽咽住,不再說下去。她的心情,我卻明瞭。

  戰火無情的中國,生離死別讓人心肝俱摧,當束手無策的離別到來之際,那些深深淺淺的情感,搭配物質匱乏的年代,最終也只能換得力不從心的嘆息。年輕士兵最後是否平安歸來?結局,讓人不忍探究。

  戰爭時代走遠了,有些心情與感情是不變的,並固執地放在心中。這幾年,去餐館用餐,鄰桌客人吃不完的餐點被服務生扔在店門口一旁沒有蓋子的回收垃圾桶,成為街道突兀的景觀。卻令我怵目驚心,因此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服務生微笑中給我帶點輕視的眼光。他們的表情我視若無睹;食物,本來就應該被珍惜。

  「真是荒唐!」有人不以為然,省錢省到後來,日子過得還會有趣味嗎?

  只有小時候才百般不懂生活,雖然因為貧窮本身就擁有基本節儉概念,但是成年後想省錢的地方還是越來越多。不要喝飲料;不要吃餅乾;有試用包盡量去爭取……只要是非必要的生活消耗品,能省則省,所以只要路上有人發放試用品或為了廣告發送的免費面紙,都格外覺得自己接受得很高興。其實,與生活有沒有趣味無關。忽然間,在很多年後的這一刻,我才了解,當年,母親親手結束吳郭魚生命的心情。 

  也許該找個機會好好向母親說聲感謝,不僅僅是為了魚,還有她三十多年來克服困境,將我們保護得周全。從身邊輪轉過去幾個春夏秋冬,不長不短的歲月,我終於在自己的省錢心情中,了解母親的心情。 

  有情之人必當珍惜眼前一切,對於相連的血脈,全心全意呵護,身在其中,我們平平安安、漸漸成長。方法不見得認同於所有人,卻深具保護作用,尤其是在一切都匱乏時候。 

  所以,這種固執也是一種,美麗在腦海的記憶。※

刊登更生日報103年4月23日
網址: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397983&level2_id=118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3096304&aid=76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