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文友在網路上談到什麼原因
可以左右作家的重要性?
其實學界也有所謂典範或是經典形成的說法
這當然涉及許多複雜的因素及場域運作
學者是其中一環
這還包括出版社、文友、文學團體、家人、官方單位等
許許多多的個人或團體的介入與影響
這些因素交相撞擊而產生經典
很難說那些因素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原因
不過,我想創作者的堅持
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如果沒有創作者的努力寫作
就算學者要推荐或將你選入選集
也都沒法度
我就想到一個例子,李榮春
他在生前幾乎沒有發表作品
也沒有任何學者討論過他
直到死後才被家人在衣樹發現他多達300萬字的創作
這讓我想到
就算寫很多作品
也要把作品藏好才能傳諸於後世
不像現代,就算貯存在光碟、硬碟
也無法天長地久
硬碟還會中毒使得檔案無法打開
當然,李榮春的作品被發現以及後來的被討論
除了家人的發掘
後來還有學者加入編選全集
才有目前我們看到的作品
這些都是在很多因素的影響下
才造成的結果
對於創作者來說
最重要的只能把作品完成
其餘的
就交給上帝吧
以下是從晨星出版社網站網貼下李榮春的資料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李榮春的作品
李榮春(1914~1994)小說家,宜蘭頭城人,日治時代畢業於頭城公學校,自修學習漢文、英文、日文。1938年,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年,25歲的李榮春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隨團至中國工作,除役後,曾停留安徽、江蘇紹興等地讀書寫作,1946年返台。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文學創作,為專心文學而終身不取,除了短暫的任職「公論報」,其他的時間只是偶爾打零工但沒有正式就業,直至八十一歲去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字裡行間。他的文學一生,只有極少的作品得到發表機會,泰半時光都是索居頭城,孤獨創作。一生在孤絕的環境寫作,他毫不氣餒地奮筆孤注一擲,累積了將近三百萬字的作品,去世後才被家人在衣櫥裡發現,一一整理:八○萬言的《祖國與同胞》,以及《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懷母》、《魏神父》、《鄉愁》等作品,都是耗盡體力完成的長篇小說;此外,也留下了一些與故鄉頭城有關的短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