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路_網站/遊接雲寺
2010/11/12 08:15:31瀏覽961|回應0|推薦6

引用文章B6遊賞板橋_佛廟篇              接雲寺正門

尋路_網站/遊接雲寺

B601_1 板橋景點接雲寺

外對聯

接物渡慈航婆心一片

雲陰垂覺岸援手十方

內對聯

接抱扶持提拱授
雲霞霨靄注霑霖..

接雲寺座落於西門街69,和大眾廟,西門福德宮相連.其廟埕前有一山門,為四柱三間三樓架構,垂脊尾端剪黏卷草,鳳凰向上飛揚,益顯觀音菩薩之神威.

  本寺相傳原建於雍正年間,位於中和庄,柯仔崙石壁湖的慈雲巖,主祀音媽,為當漳州人的信仰中心.早期板橋開發之初,並沒有奉祀觀音媽的寺廟,當時地方居民須徒步前往中和慈雲巖祭拜.遙遠的路途,加上坎坷的山路,是相當的不便,乃由地方人士和廟方商議,請觀音媽下山到板橋,大約兩三個月輪流一次,以方便板橋地區的民眾祭拜.

  咸豐三年(1853)因萬華地區漳泉械鬥,慈雲巖在紛亂中,被泉州人放火焚毀,所幸當時觀音媽佛像,被迎下山到板橋而幸免於難.咸豐六年(1856),由地方人士推舉林本源家族第二代子孫林國芳倡首,遷於板橋舊城西北隅,建寺供奉,改稱「接雲寺」.歷十一年,至同治七年(1868)落成.現位在林家花園停車場之末端.

  光緒四年(1878),因林本源家族三落大厝,不敷使用,欲增建五落新大厝,乃將本寺遷移至舊城西南隅現址.歷十年工程,於光緒十三年(1887)落成.民國三年至民國五十五年,紛由地方仕妽及當時管理人員,倡議重修了三次,到處粉刷得金碧煇煌.民國七十五年四月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議決擴建金亭,拜亭,牌樓,圍牆,側門,公園等工程,於七十六年七月興工.民國七十九四月成立第二屆管理委員會,並施工至八十年十月止.全殿莊嚴壯秀,富麗堂皇.

接雲寺和漳、泉械鬥有關,為什麼呢?原來古時候沒有什麼高樓大廈,晚上在艋舺的龍山寺,可以遠遠看到現在中和市石壁湖山慈雲巖裡的燈火,泉州人認為這樣會破壞風水,屢次將慈雲巖破壞,漳州人不服輸,也多次重建廟宇,後來為了佛寺安全,才由板橋林家的林國芳將神像迎接到板橋供奉。 

 

圖說:寺前公園

佛道一家

  接雲寺外觀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座大大的山門和有佛像浮雕或是連續的卍字構成的圍牆。山門是佛教建築的特色之一,卍字更是佛教的代表符號,由此可知,接雲寺是一座佛教的寺院。

  但是廟裡供奉的神明,已經沒有所謂佛教、道教的分別。除了主祀觀音佛祖及從祀善才、蓮女和左右護法外,也配祀定光古佛、註生娘娘、十八羅漢、山神、關聖帝君、開漳聖王、延平郡王、統境公等神明。

  為什麼會有這種佛、道一家的情形呢?原來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初期對於宗教採取寬鬆的政策,人民的信仰較為自由。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為了控制台灣人的思想,除了規定民眾改姓日本姓、歲時節慶比照日本習俗,也到處興建神社,迫害信仰自由,唯一沒有遭到波及的宗教就是佛教,因為日人對於佛教的信仰也很虔誠,所以規定只有神社和佛寺才可以繼續存在,其他廟宇不是被破壞,就是被佔用做別的用途,許多道教的神明也就被請進了佛寺裡,成了部分寺院的特色。幸好,在日本人開始宗教信仰的迫害後不久,就已經投降,有部分非佛教的廟宇被保留下來,否則,現在我們就看不到這麼多采多姿的宗教活動與建築了。

 

藻井

  接雲寺最有價值的建築之一,就是由清朝台灣大木匠,人稱彬司的陳應彬先生建造的藻井,這座藻井就在進門拜殿的正上方,呈長橢圓形,與許多廟宇的正圓形、八角形相比,非常具有特色。

  藻井又叫做結網斗栱,是由斗和栱以特殊的排列組合堆疊而成。什麼是斗栱呢?我們可以看看接雲寺的結網斗栱,其中有彎曲線條呈弓形的叫做栱,而疊在栱上不同方向的方形木塊,就叫做斗,堆疊斗栱不用鐵釘,所以需要非常好的巧思及建築技巧,才能夠完成。

  接雲寺香火鼎盛,將這座藻井燻得焦黑,如果不仔細看,還不知道這座藻井的價值呢!

仙人木雕


  在正殿屋頂兩側,有許多飛天仙人的木雕,外表用金箔包住,在被燻黑的屋頂結構中,顯得特別耀眼。仙人木雕最大的特色是仙人的背上雕刻了鳥類的翅膀,很像是天主教或基督教中常見的天使,這一類的雕刻手法,在中國古代的壁畫或是雕刻中,都沒有出現過,所以應該是受到西洋宗教的影響吧!

板橋接雲寺  網站   http://www.jyuns.org.tw/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0518&aid=45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