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路_網站/訪迪毅堂
2010/11/13 16:17:08瀏覽750|回應0|推薦1

   在現代與古典夾縫中的迪毅堂

尋路_網站/訪迪毅堂

B602_3迪毅堂

迪義堂 古廟現況
  迪毅堂往前直行可抵達接雲寺和大眾爺。接雲寺為一佛寺,主祀觀音菩薩,建於咸豐六年(1856),為四古廟中年代最早者。與迪毅堂相同之處在於,接雲寺的建立,也與械鬥、林家有關,北台地區自從嘉慶十四年(1809)的漳聯粵械鬥泉州人起算,歷經道光六年(1826)、十三年、十四年、二十七年、咸豐三年(1853)、五年、六年等多次械鬥(有漳泉、有閩粵、有分屬不同堡、有官民械鬥),沒幾年就要大亂一次,咸豐六年(1856)位於現在中和的慈雲巖,因其燈火被認為破壞風水,而屢次遭到泉州人破壞,林家便在板橋建立接雲寺來承接慈雲巖的香火,也因此得名。一旁的大眾廟(武大眾爺)則是收容這數波械鬥的死者。
 
  板橋林國芳建立接雲寺,除了保護慈雲巖香火不斷,更重要的是,祭祀觀音菩薩希望能達到「族群和解」的目的,不過在此之後的咸豐十年(1859)發生了大規模械鬥,一旁的大眾廟(武大眾爺①)便是收容這數波械鬥的死者。隨後在同治元年(1862)也發生了漳泉械鬥,看起來效果並不是很好。
 
  接雲寺的石造部份門面,年代從咸豐到昭和都有,而現代建築補強也做得很好,受到當地居民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除了在1973年時,在《清除臺灣日據時期表現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的推波助瀾下,把很多日本天皇紀年改為民國紀年的粗糙塗改外,基本上保存完好,且極具歷史意義!相較之下,大眾廟與福德廟已經重修殆盡,古意盡失。廟埕上有單一一個石燈籠,見證李滄桑的歷史。

   迪義堂或寫做迪毅堂,供奉的主神是「徐元帥」,一般民眾叫它「元帥廟」。建廟的年代久遠,大約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和慈惠宮、接雲寺以及大眾廟並列為板橋四大古廟。

  以前,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廟裡舉行普渡儀式,甚至有人從中和、土城挑祭品來拜,現在如果不是當地人或者對板橋文物相當熟悉的人,一定不知道這座廟過去的盛況。從外觀來看,這裡已經不具備一座廟宇的格局,原來的廟埕被政府徵收改建地下道,左右護龍搭滿違建,部份空間租人當作店面;廟裡面仍然是泥土地面, 陰暗潮濕,有些木造結構毀壞,只有簡單的修補,看來十分荒涼。

   

 

宮奉的   徐元帥

       徐元帥,本名徐才,漳州人,早年追隨林家到台灣。由於他的功夫很好,林國芳當家的時候,擔任「武傅」,負責統領林本源家丁。在幾次的漳、泉械鬥中出生入死,獲得林家的信賴,地方人士也非常肯定他。咸豐九年的戰役中,徐才想要利用晚上的時間率領兵眾渡過大漢溪,沒想到被泉州人識破,利用月色測到徐才的位置,用槍將他射殺。

      林國芳的兒子林維源,因為追慕在漳、泉械鬥中保護鄉土而死難的徐才和十二位勇士,建築迪義堂來紀念他們。至於建築的年代有兩種說法,日人淀喜代治的板橋街誌與盛清沂的板橋市志都說是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而王國璠的板橋林世家傳則記載是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現在已經無法考據。

 

     迪義堂位在板橋市館前西路,在這繁華的都市叢林中,沒有人知道它的過去與文化價值,默默隱身在黯淡的角落裡。然而,這附近不但是熱鬧繁榮的商業中心,具有意義的廟宇,竟然沒有好好的保存,任其荒蕪,實在非常可惜。

圖示 : 上  迪毅堂匾    民國六十四年  乙卯年孟秋   板橋市市長郭正一敬獻
 

               下   徐元帥神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0518&aid=459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