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5 15:48:32瀏覽7442|回應3|推薦63 | |
“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路易康(Louis I Kahn) 建築的故事 ~ 走過半個世紀的 沙克中心 (Salk Institute) 也許,我們經過, 也看過很多的建築. 然而,我們卻不一定認識它們. 錯身而過的, 可能是一個美的際遇, 一座可讓心靈沈澱沈思的殿堂. 沙克中心,可能就是 一篇錯過的美麗. 前些曰, 朋友問南加卅,除了熟悉的地方, 還有那裡可去呢? 我問她喜歡建築嗎? 隨手介紹幾處, 如沙克中心等. 陪朋友走一趟。意外發現,他們竟是如此欣喜.那是一回無心插柳, 柳成蔭的建築之旅。 建築對許多人, 是有形的建築物. 現代建築大師路易康(Louis I. Kahn) 對建築有幾句詮釋, ”建築並不實質存在, 只有建築物存在. 建築存在心中.....”在學校時, 先生們說 ” 建築, 是一種精神向度,空間秩序和自我的表現. “ 隨時曰增加, 體會更深. 建築是科學,技術, 藝術,也是哲學。有些建築像樂章像首詩, 得用心來讀. 文藝復興之後, 建築亦受人文主義影响. 建築師在歐洲是重要和頗受尊重的職位. 當時着名的有家喻戶嘵的米開蘭基羅, 達文西等. 二十世紀來有大家熟悉的法國的柯比易(Le Corbusier) 德國的宻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葛羅培 (Walter Gropius), 西班牙的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 ), 美國的萊特 (Frank Lloyd Wright), 路易康, 菲利浦強生(Philip Johnson), 理察梅爾(Richard Meier)及中國美裔的貝聿銘(I. M. Pei)等等.
沙克中心 (Salk Institute) 位於La Jolla UCSD旁的海邊,是一個現代建築史上著名的作品。沙克中心今年也正逢它五十週年年慶。 它除了是世界現代着名的建築作品外,亦是世界頂尖的生物科學研究中心. 約拿沙克博士(Jonas Salk), 是1955年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發明者, 有如愛因斯坦一般名氣的生物科學家. 解救了人類在40年末50年初一場大災難. 為謀人類福祉, 繼續作生命科學研究前鋒, 遂有異象成立此研究中心. 沙克聘請的建築師路易康 (Louis I. Kahn)亦是個藝術家, 是美國20世紀現代建築史上和萊特(Frank Lloyd Wright)齊名的大師. 沙克中心的設計是沙克和康他們倆人共同的努力成就的. 康在50年代已是歐洲美國頗受推祟的建築師. 沙克挑戰康設計的目標是創造一個, 教畢卡索都值得來訪的建築作品, ”Create a facility worthy of a visit by Pablo Picasso”. 他, 真的達成這目標了. 五十年來,千千百百的小畢卡索,不辭千里 帶着敬虔的心來此朝聖. 沙克中心於1965年完成, 増建部份於1995年完成. 之間出過五位諾貝獎科學家, Sydney Brenner 2002, Francis H C Crick 1962, Renato Dulbecco 1975, Roger Guilemin 1977, Robert William Holley 1968. 至今仍是世界最先端的生物科學研究機構. 沙克中心, 目前己是歷史建築地標.它不僅實踐了沙克博士的理想.提供在這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們, 一個滿畗戲劇性的地方, 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設計也充份反應和實現康的建築理念和哲學. 沙克中心, 是上過建築史的人都熟悉的作品. 路易康使用的清水混凝土模板建築樣式, 幾十年來在曰本及近年來在台灣也大為流行。 剛完成的一座教堂其擋土墻我們也用此技術. 有些人也用在室內設計上, 為台灣的一些咖啡館添上幾份禪意。 沒想到天涯海角,幸運多次和它相遇. 在費城時參觀過康幾個建築, 也特別走到耶魯大學和達拉斯的福沃市看他的作品. 對康,我們有一份特別崇敬的感情. 在沙克中心常遇見許多從逺方來的建築愛好者. 他們徘徊留連在康的光影中, 體會他創作的精神. 仿彿他就在不遠的身邊. 康, 是一位善長用自然光來寫詩的建築師. 沙克中心佔地27英畝. 走進廣場, 面對寬廣的海天和一個讓人震撼的開放空間. 分立於廣場二旁的是對稱的淸水混凝土研究室和辦公室. 廣場中央是一道一尺寬的水流. 流向遠方的太平洋. 源自康創造的生命的泉源 (Stream of life) 。白色的義大利大理石廣場, 白色石板台椅, 厚重的研究室, 遠方的藍天如鏡的海面, 圍繞出現一個離天空線很近的素淨殿堂.... 視覺的終端是一面水池, 映著天上偶然過往的浮雲和的水鳥. 空氣中沒有多語的塵煙. 幾何對稱的光影中, 穏重堅固, 沈靜悠雅. 東面進口台階, 刻有沙克(Jonas Salk ) 的一句話, "Hope lies in dreams, in imagination and in the courage of those who dare to make dreams into reality." 當年, 康從夏季炎熱的東岸,來到冬暖夏涼地中海型氣候的聖地牙哥.他非常喜歡這裡的氣候. 讓他聯想到, 他走過地中海的悠閒, 和古蹟城廓印象. 也希望設計一個環境, 讓在這工作的人,都能隨時走到室外,享受大自然. 他設計許多室外陽台, 望海和可休息讀書之處. 他用柚木(teak),水,鋼,玻璃 和簡單精確的清水混泥土模板, 創造出, 一個粗獷有紀念性的建築. 他採用羅馬時己有的混凝土模板技術.一旦定模,不上漆也不修改. 留下乾淨的V Joint 線條. 柚木也是特別設計成不同粗細秩序, 鑲在窗門處. 他用許多地中海式建築的拉門和百葉木窗, 與清水混凝土做成對比. 研究室大樓特別之處,是每層實驗中間有一層六呎高的管道設備層, 供應樓下層實驗室所需. 這是他設計中最好, 最讓研究人員受益的一項創意. 使得樓層下的實驗室研究員得依空間和燈光需要自由調整. 另一特色,是康在這作品中大量使用自然光. 新館也承襲康的語言,立面加上大面的玻璃. 在地面下25呎的地下室, 有可以容納五百人的餐廳空間,自然光從地面直接射入. 在這廣場中, 有羅馬希臘建築的精神. 南北立面, 有西班牙城堡的堅固城池之喻. 它常帶我回到站立在希臘帕德嫩神廟前的時刻. 彷彿在那空曠的山頂上白色殘斷大理石柱邊, 聽見風穿過愛琴海古老的傳說和縈繞在廊柱間輝煌雄壯的千古. 和那, 掩埋在時間空間灰燼底, 羅馬帝國曾經的風華. 康讓我們在這遙遠的海邊, 依舊能拾獲那亙古巍峨的氣勢。這是一個有強烈紀念性語彙的建築. 這其中, 有沙克和康當年的哲理和遠見。 康是愛沙尼亞的猶太人.早年學習於在法國的布雜藝術學院. 20年代來賓大讀建築,後在耶魯大學,賓大及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建築. 1971年得到 AIA Gold Medal, 1972年得到 RIBA Royal Gold Medal .他是20世紀後半期全世界最有名建築思想大師. 他的建築哲學, 是展示建材的原始特性. 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 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空間有明確屬性,他清楚分開服務和被服務空間. 善用自然光線. 在他眾多作品中可見其巧思. 沙克中心是實踐他理論的精典. 成為學建築的人朝聖必往之地. 其他重要的作品有耶魯大學美術館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金寶美術館(Kimball Art Museum),賓大醫學研究中心(Richard Medical Center), 菲利浦愛斯特圖書館(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等. 配合沙克中心五十週年紀念, 世界著名的玻璃雕刻家契華理 (Dale Chihuly),也有多件作品在此展出. 契華理曾學習室內設計, 並往威尼斯學玻璃藝術. 我今年第一次在匹茲堡的植物館見到他懸掛在大廰的玻璃作品時印象深刻. 那植物館是去年G20會議之一會場. 在此中心再見到他作品時, 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 幾件懸掛在空中, 立立在庭園中. 氣勢滂沱, 價值不霏. 他把威尼斯的浪漫和嘉年華會的熱鬧也帶進這其中. 雖然, 沙克走了。康也走了。 五十年過去了 水泥牆壁依舊光滑大理石依潔白, 建築未因風雨褪色. 遠處, 潮起潮落的深處依是一片無涯的寧靜. ...... 它依舊如一顆巨星巍然傲立在太平洋邊的山崖上 他們留給人們的不只是階梯上金色的刻字 更是對人類生命科技界不可衡量的貢獻, 一座建築精典 宛如一道生生不息泉水依舊遠遠流長 一隻走過半個世紀的琴弦 依舊山谷中悄然寫著許多美麗的樂章 “If you can dream it, your can do it “ . 這是一個夢想成真的傳奇 也是康留給世人一個美的禮物 在此沙克中心走過半世紀贊禮時分 感激沙克博士更懷念康的建築精神 “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More than an ordinary Brick..... A great architecture is come from the Passion .................................... 文圖 Ruth 8/14/2010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