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螺大橋(區域:中/城市:雲林 )
2011/09/14 12:33:27瀏覽468|回應0|推薦9
西螺大橋   區域:中/城市:雲林

彰雲兩縣界聯橫,中美合資興建成。

卅一鐵欄青入畫。幾灣溪水濁留名。

毗連南北堅牢砫,匯濫東西遠近程。

從此行人無病涉,康莊平坦馬蹄輕。

作者:

陳錫津

作者簡介:

1894-1982,字指迷,又名芳國,昭和16年( 1941 ),響應皇民化政策,改姓名為東條國津,戰後再改回原名。陳錫津出生於台中大肚,明治37年( 1904 ),跟隨楊爾材學習漢文,明治39年( 1906 )就讀臺中梧棲公學校,畢業後經營木材買賣,至大正4年(1915)開始擔任巡查工作,大正5年(1916)過繼於斗六富人陳林氏寶當養子。陳錫津半生擔任警務工作,期間屢獲官方褒獎,昭和9年(1934)更受派至日本視察,回台後將旅日題詠之詩作,出版為《東遊雜詠詩集》,時人敬稱其為「佩劍詩人」。
在文學活動方面,陳錫津積極參與雲嘉地區的詩社活動,戰前曾與李雲從等人倡立了斗南吟社、並與莿桐陳元亨創立志同吟社,此外亦是雲峰吟社、岱江吟社與竹音吟社等詩社成員。戰後,則參與《雲林文獻》史料的收集工作,並創設雲林縣六鰲詩社、海山蒼吟社,可謂雲林古典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雲林文獻》第2卷第1期。透過詩題,可以清楚理解,本首作品主要是歌詠西螺大橋的宏偉與便利,詩作陳述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是連結彰化、雲林兩縣之要道的客觀事實,並勝讚該橋為彰雲地區帶來生活、商貿的便利與安全。同時,詩中也指出該橋的鋪設,乃是台灣接受美援的政治產物。值得注意的是,詩中記錄西螺大橋早期採用淺藍色塗裝的風貌,為不復得見此一景致的後世讀者,提供了幾分歷史追懷的想像空間。

延伸閱讀:

1. 張李德和〈西螺大橋落成誌感〉,《琳瑯山閣吟草》。
2. 徐青山〈西螺橋覽勝〉,《青山吟草》。

出處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西螺大橋兩端,分屬雲林縣西螺鎮與彰化縣溪州鄉,以橋面中間點為縣界。是兩縣的交通要道。
西螺大橋橋墩完成於日治時期,戰後中美合資興建橋面及鋼架。
西螺大橋橋身架構採用華倫式,以鋼鐵桁架做樑,前後共有三十一座鋼鐵桁樑橋孔。
早期西螺大橋鋼構部份塗裝淺水藍色的橋身宛如圖畫,如畫境般優美。
 
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堅固矗立堅守交通安全的便利。
南來北往,商貿往來,西螺大橋記載著美援的政治歷史背景!
夕陽西下,西螺大橋吸引著觀光的人潮,旅人漫步其中,不捨離去!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tye5533&aid=563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