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與行為評量探討
2015/01/04 18:20:23瀏覽287|回應0|推薦0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與行為評量探討

 

時值年終,正是各行各業檢討一年工作成果與規劃來年工作計畫的時刻,與新進同仁召開幾次會議,當問到去哪裡跨年或去哪裡玩,都回答得很快,然而一問到明年工作計畫?馬上就一臉茫然的眼神和不知所云的回應,其實這是主管與新進員工之間常見的對話,主管則從這類互動行為當中,發現問題,並採取解決對策。

 

【有甚麼問題】

 

自主性

主動做錯

完全主動

完全被動

故意被動

 

思考性

 

用上表分析情境,員工確實缺乏自主性,因為員工提不出年度目標,但依據思考性則可能有兩種,一是故意被動,另一則是完全被動,但由於情境是設定在新進員工,在新進員工還不至於故意的情形下,新進員工確實可能缺乏對自己在公司裡工作的思考性。

所以就以上情境,探詢人力資源這類型的原因,應該可以說一大部分是:「員工對工作缺乏自主性和思考性」;而員工一但缺乏這兩種內在的工作態度,工作行為表現就是消極和被動,可能連辦公桌或自己的工作環境都要規定每個多久擦一次,或是離自己十步之內的垃圾要主動清除等各種規定,反而增加公司管理成本。

 

【解決對策】

採取可以促進員工具備自主性和思考性的解決對策之前,先來定義「自主性和思考性」的行為表現是什麼?也就是主管必須先能觀察描述具備自主性和思考性的員工行為表現;就拿擬定工作目標這件事的程度由較差到較佳來舉例,如:員工能寫出自己的工作目標、員工能引用數據來解釋或描述自己的工作、員工能完成所有工作目標、員工能指導或運用別人達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將以上的行為表現展成下列表格:

 

0~2

3~5

6~8

9~10

自評

主管評

自主性和思考性的工作行為

員工能寫出自己的工作目標

員工能引用數據來解釋或描述自己的工作目標

員工能完成所有工作目標

員工能指導或運用別人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有了以上這個表格,我們就具備了依據員工行為表現來評鑑的基礎,避開過去常見「自我感覺良好」的溝通窘境,而是以可見的行為事實來評鑑對公司最重要的工作行為;在採取解決對策之前,先產出一份可從工作行為評量的表格,再依據此評量表格發展解決對策。

我們就直接套用前述情境推演,當員工自評與主管評量結束後,員工和主管經過面談後,確認出綜合評量的成績,這個時候的效益是,員工在自評時了解公司對每位員工的最大期待就是9-10分,又透過主管互動確認員工自己在主管心目中的定位,此時即可發揮論語所說「知過能改」的精神,再與主管發展改善對策,

 

 

0~2

3~5

6~8

9~10

自評

主管評

自主性和思考性的工作行為

員工能寫出自己的工作目標

員工能引用數據來解釋或描述自己的工作目標

員工能完成所有工作目標

員工能指導或運用別人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2

 

1

 

自評日期:2014.12.29

主管評日期:2014.12.30

面談日期:2014.12.31

綜合評量:1.5分只會描述部分工作目標

改善對策:

o不適任

þ擬訂改善行動(自修、學習、訓練)

o無須指正

預計改善日期:2015.1.30

追蹤評量日期:2015.2.1

 

【角色扮演】

行為評量表的發展與操作,對於現階段的TTQS系統而言,它可以是Plan階段的職能落差文件佐證,也可以當作Design階段的參考,最主要的還是Outcome階段的Level 3,因為行為評量表可以透過訓練前的評量,直接對應員工在工作上那些不足,透過員工自己的改善和學習訓練後,再進行追蹤評量,確認改善後的個人成果。

 

【小結】

企業發展需要人才,人才發展需要訓練,行為評量表只是其中一種確認訓練需求和確認訓練成果的管理工具,而要規畫員工具備多少種行為,才能發展出優質的工作團隊,這還是需要領導者和企業主管持續投入關心支持每位身邊的員工,才能引導出員工的主動性,和支持企業的行為。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ger222cn&aid=1999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