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半日遊】基隆槓子寮砲台生態紀行
2010/03/02 11:30:32瀏覽2549|回應1|推薦10

槓子寮砲台位於基隆市信義區的槓子寮山頂上,始建於明治34年(西元1901年),於明治41年(1908年)完工,為台灣二級古蹟。自行開車可由基隆法院沿東光路到美的世界後左轉上坡,接立德路後不久即可抵達;或可經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男一舍餐廳旁的龍崗步道前往。

一抵達入口處,一個古蹟解說牌就矗立於路旁,上頭簡單介紹著槓子寮砲台的歷史。當看見「為日軍因應日俄(日露)戰爭的整備需求,在清代砲台基礎上修築而成」這段字眼時,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堆疑問。依《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第207至209頁記載(此部份資料是參考劉敏耀先生的《基隆砲台研究》而成),我們可得知清法戰爭期間(西元一八八四年左右),發生戰爭前,清朝在基隆修築之砲台有底下六個:
二沙灣砲台(依法軍古地圖比對現在地形,應為大沙灣砲台)、三沙灣砲台(依法軍古地圖比對現在地形,應為二沙灣砲台,清法戰爭中被毀,後於山上重建為現今的「海門天險」)、仙洞砲台、仙洞鼻砲台、岸墩鱗砲台、社寮砲台;

於月眉山攻防戰發生時(西元一八八五年),清軍、法軍之砲臺有底下幾座:
Point A Fort Bayard(A點砲台)、Fort Ber(小基隆山砲台一)、Fort Gardiol(小基隆山砲台二)、Fort Central(中央砲台)、Fort Chinois(石皮瀨附近砲台一)、Fort Thirion(石皮瀨附近砲台二)、Fort Tamsui(獅球嶺砲台)、Fort Bambou(紅淡山砲台)、Fort La Table(月眉山砲台)、Fort Du Sud(南方砲台)、Fort Annex、Fort Bertin(八堵砲台)及Fort Chinois(深澳坑砲台)。

不論清法戰爭前後,幾個砲台的名字都沒有出現過槓子寮砲台。除非在一八八五年至一八九五年之間,清政府又另外建築了此砲台。加上一八九五年後,日軍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澳底登陸,五月三十日黎明開始進軍,攻三貂嶺後,六月二日向瑞芳進攻。清軍以瑞芳西面高地為陣地,列砲扼守。六月三日晨六時,日本近衛師團又由瑞芳宿營地出發,沿大道向基隆進犯。既是沿大道進犯,那就有可能以最短的距離,也就是沿現今的102縣道向基隆挺進,而槓子寮砲台就座落於102縣道附近。若早在清法戰爭後就已建築槓子寮砲台,那日軍在途經此地時,理應會遭受到零星的抵抗。除非清軍又於此地棄守,否則應會有記錄才是。所以「在清代砲台基礎上修築而成」的字眼,管見以為這有點爭議。

再往前走,讓我回想起前一陣子前往二沙灣砲台時,看見砲台向陽坡面以低矮的蕨類居多,筆筒樹等桫欏科植物並不多;但此地週圍除了低矮的蕨類外,筆筒樹及鬼桫欏則是隨處可見。在入口不遠的轉角處,也看見一顆長滿紅白球花的樹,乍看之下像極了「風箱(不是楓香)樹」,但應該不是。經史瑞克兄的告知,這應該是楊梅的花。但經過地圖日記的mimi提醒,這應該是大葉釣樟才對。所以,過一陣子可能會長成楊梅的果。只可惜它生在古蹟之內,不然遊客就有口福了。而在將校官舍附近的地面,若仔細尋找則可看見蛇莓的蹤影,及一些小土球堆成的小土堆。不知道裡頭住的是螞蟻還是其它的昆蟲,等了一陣子才見到一隻和小土球差不多大的甲蟲類昆蟲出現,但仍不確定這是不是牠的窩。此外,姑婆芋也是此區的常見植物。

再往上方走去,道路兩旁的蕨類在山坡上相互崢嶸,似乎深怕接收不到更多的陽光。恰巧此地出現了很多鬼桫欏,並於筆筒樹幼株與其它蕨類混雜生長。鬼桫欏的植株高度較筆筒樹及台灣桫欏低矮,主幹高度約在三公尺以下,索性就對它光滑的葉子拍照留念吧!

經過佈滿防空洞的庫房區後,視野變得開闊起來,深美國小附近的建築一覽無遺,或許等到台62線基隆聯絡道通車後,在此地還可以見到其高架路段的設計。而就在護欄邊,一顆山櫻花仍然盛開,便停下腳步再以我的小N以近距離取景。據說花落後,其紅熟後變紫的果實可食。

到了榴彈砲座區,其圓形基座目前已成為幾個小水池,池裡的水金英生長茂盛,我的母親還看見裡頭躲著一隻烏龜呢!在仔細瞧了一下基座與牆壁的距離,或許真的如同大多數旅遊資料寫的,此砲座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以擊退各方向來犯之敵;但管見以為,若要將砲口射向調向內陸,那在擊發後重裝砲彈時,一定得再將砲口射向調到朝向海面,才可能順利重新裝填砲彈。理論上可行,但在戰爭中,時間是勝負的關鍵因素。兩軍對峙一定都配置有觀測兵,在第一發砲彈發射後,若沒順利命中敵軍,那就等同將自己的位置曝露給敵軍的觀測兵知悉。而裝填砲彈所需時間過長,不就增加了我軍遭受敵火攻擊的機率嗎?所以,實務面是否可行,仍有待商榷。

接續往前走去,兩砲座間的砲堡入口牆上,以紅漆漆著「盜賣械彈處死刑......攜械逃亡判重刑」等標語,可見此處為國軍駐守後,軍械室或彈藥室的位置。不禁又令我想起往日於獨立連服役的時光,而我當時駐地的環境,就和這裡的環境差不多。

爬上由基座與砲堡間的陡峭階梯,眼前出現的是一片的綠地。景色一望無際,海天一色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景色由右起可見深澳坑、深美國小一帶、基隆山、八斗子一帶、碧砂漁港及基隆嶼。加上朝海面砲口的射向,管見以為此砲台與社寮島砲台恰好可以形成綿密的交叉火網,並互為掎角之勢,可有效防衛基隆港的東北方海域。在綠地靠近懸崖邊處,長著幾棵具有紅葉的樹木吸引著我的目光。走近一瞧,其葉呈掌狀三裂,葉緣呈鋸齒狀,且葉互生,因此判斷這幾棵為金縷梅科的楓香。當拍完其紅葉後,突然又出現了數隻蝴蝶在我面前飛舞。我花了十幾分鐘,才拍攝到其中的一隻青帶鳳蝶。至此,不得不讓我抱怨一下小N Zoom In 的對焦能力實在有夠差!

再往綠地的左方走去,可登上槓子寮砲台的最高點。此處配置有觀測所及人工碉堡各一座。觀測所與碉堡間有一「傳聲筒」最為特別,若沒有看見解說牌的話,還真以為它的功能是在傳遞砲彈用的呢。再往觀測所的左方沿小徑走去,則可看見小徑上有一道非常特別的「樹洞」,它應該是由榕樹的「氣生根」,再長到接觸地面發展成現今的「支柱根」的形態。小徑的右側,也是個近距離欣賞蕨類的好地點,只可惜有數株筆筒樹已經死亡,不然應該更有看頭。再沿小徑走到盡頭,則可經由庫房區後方的陡峭階梯離開小徑。至此,則完成了一次槓子寮砲台的生態巡禮。

更多照片請參閱《基隆槓子寮砲台

人生,不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合而成。
故事,通常可以從微小的細節中受到感動。

我是「高級水電工」,也是華語導遊/華語領隊,
就讓我們一起共同體驗人生、體驗感動。

聯絡方式:https://www.facebook.com/tours4sweethome
加入好友

【版權宣告】 版權屬瑞奇所有,歡迎非商業用途轉載,並請於轉載文章之中註明原始出處,否則即視為侵權行為!


free counters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kyshiu&aid=3812191

 回應文章

史瑞克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雌花 好像已經開過 有果的雛形
2010/03/02 12:56
雌花 好像已經開過 有果的雛形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校園植物/楊梅/楊梅.htm
http://tpbg.tfri.gov.tw/plants/plants_info.aspx?rid=788
http://www.tnfd.gov.tw/upload/article/371.pdf
瑞奇(rickyshiu) 於 2010-03-02 13:42 回覆:

呵呵.....趕緊來去看一下......

真是長知識了, 謝謝史瑞克兄的資料.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