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6 07:33:07瀏覽258|回應0|推薦0 | |
( 總統大選將至,近幾個月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很熱鬧,有環團遊行、農民夜宿、車隊抗議、還有勞工吶喊,他們抗議國光石化、農地徵收、蕉價大跌以及勞動條件太差難以度日等等。 這些抗議很快地獲得政府的正面回應,於是政府著手修土地徵收條例、保留相思寮農業聚落、停建國光石化、調升基本工資、調高老農津貼、推動濕穀收購,協助香蕉外銷。民眾的心聲,總算獲得些許實現。 但政府決策的正義難道都得在凱道抗爭後才能實現嗎?都得在選情緊繃下才能反省嗎?那麼多數沒有能力走上凱道、多數沒有組織發動遊行者所失去的正義,又該向誰要呢? 過去大家常說「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事實上,「抗議下的正義也不是正義。」因為這是選擇性的正義,多數弱勢者在僵化的官僚體系下,其權益依舊被蔑視與欺凌。 台灣這十年來被徵收的土地逾 馬總統近期解決了農民的困境、改善了勞工的權益,我們本該給予掌聲,但這非但是遲來的正義,而且也是抗議下才取得的正義,這個正義不算正義。老百姓之所以要走上凱道,說明了多數政府官員為政既乏熱情,也沒有同理心,如此民怨如何不起? 台灣社會還有許多微小的嘆息聲,他們無法波瀾壯闊的匯聚於凱道吶喊,他們迫切所需的正義,誰來幫他們爭取?難道今天台灣社會的正義只存在於凱達格蘭大道?
【參考】RICE為經濟弱勢學生爭取公平正義 【新制】提升計畫公益性,納入志願服務精神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