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弟子都不能放過,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都應跟上師結上緣。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這樣的話,我們的善根永遠也不會窮盡。可見,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法王如意寶
菩薩諸業”指聖者菩薩所行持的種種事業。具體指每個刹那都能嚴淨諸刹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深入智慧海,清淨諸行海,圓滿諸願海,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修行經劫海。
什麼是事業?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心性遠離垢障就能起不可思議的妙用,能在一個刹那就做到嚴淨諸刹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等等的極廣大事業,遠遠超過了凡夫和小乘阿羅漢的境界。比如世間傑出人士也擁有教育、環保、慈善等等的事業,但在效率、影響、成果等方面無法和聖者菩薩相比。比如聖者菩薩一刹那就能往詣無量佛前廣興供養,能教化十方無量眾生,而世間的一個教育家一時只能為幾百、幾千個人授課,而且一個刹那決定說不出一個字來。所以在做事業的能力上,凡夫和聖者有天壤之別。
我們應當心懷最遠大的志向,不應以做一些世間事業為滿足,應當發願追隨聖者菩薩,成就與他們同等的事業。
有些人認為依止上師不一定重要,自己單獨搞個佛教企業,事業就會超過上師。有這種想法的話,最終不但不能如願以償,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絕境,連基本的衣食溫飽也無法維持。要知道,作為真正的善知識,弘法利生的事業必定不可思議,假如弟子與上師的意願一致,盡心盡力為上師做事,對自己來講,才是度化眾生的很好因緣。我以前就經常思維:“假如我只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要說利益無量眾生,連極個別人也很難幫助。但憑藉上師的因緣,與上師的宏大事業結合起來,如今還是做了一點有意義的事。”故作為弟子,一定要好好依止上師。
要知道,在一切修行中,對上師依教奉行的功德最大。有一次,岡波巴尊者想到上師密勒日巴尊者那裏求個甚深教言。到了黃昏時,他去了上師那兒,問上師:“積累資糧的方法,究竟是哪一個最殊勝、最無上?”
尊者回答說:“密集金剛和金剛四座等續部中都說:‘供養三世一切佛,不如供師一毛孔。’所以,供養上師的功德最大,是積累資糧最好的方法。”
岡波巴又問:“那還有沒有比這更高深的積累資糧的方法呢?”
尊者言:“還有一個。比供養上師更大的功德,就是依教奉行,依靠上師所傳的口訣如理如實修持,如此則功德更大。”
比如,上師傳講佛法是智慧資糧,因為講經說法能遣除眾生相續中的無明、增長智慧;上師放生、佈施則為福德資糧。)就應力所能及地跟上師結上緣。怎樣結緣呢?比如,在上師做善事時,如果自己有財富,那就應取出一部分來作供養;上師傳法時,自己要麼組織大家學法、要麼打掃衛生,等等。或者,上師親自派你去別的地方,或讓你做某件事情,甚至讓你打掃上師的屋子、佛堂,或打掃大眾的經堂,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並不是徒勞無益,相反這樣的勞作具有極大的功德,它將成為解脫道的殊勝資糧。
上師如意寶曾經這樣講過,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弟子都不能放過,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都應跟上師結上緣。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這樣的話,我們的善根永遠也不會窮盡。可見,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大圓滿前行中有個比喻:從前,有兩個人一起前往拉薩。一個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沒有其他口糧,他將少量的豆粉放入另一個人許多精白糌粑中混合一起。過了幾天,有許多糌粑的人說:“你的豆粉差不多該用完了吧,我們去看看有沒有用完。”然後兩個人去看結果發現豆粉仍然沒有用完。這樣看了好幾次豆粉一直沒有用盡,最後只好與所有糌粑一起吃完。同樣無論別人做任何善事,自己僅僅通過少許財物或者身語勞作等結上善緣,也將獲得同等的善根。特別是對於上師、善知識暫時的指派或信使,乃至清掃上師的居室在內,都是積累資糧的正道,應當盡力而為。
摘自http://bbs.ningma.com/viewthread.php?tid=5875&extra=page=1大圓滿前行75課等索達吉堪布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