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寶南海金玉觀世音聖像
2011/03/28 22:28:25瀏覽845|回應0|推薦3

看到這尊觀音像, 真是令我嘆為觀止!!

實在太莊嚴啦~~~觀音菩薩, 您深深地吸引著我,攝受著我~~~

我實在太愛您ㄌ..................不知有機會能到南海親自朝聖嗎?

深深祈禱~~~

看到您內心ㄉ感動無法言語.....

就將此莊嚴慈悲的觀音, 與各位有緣人分享~~~

.

.

.

此尊是依據藏密經典《不空絹索神變真經》中

對不空絹索觀世音的描述而造。
金玉觀世音聖像高 3.8 

由觀音金身、佛光、千葉寶蓮、紫檀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 

共動用黃金 100 多公斤、
南非鑽石 400 粒、翠玉 100 多公斤、

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等奇珍異寶數千粒。

其總價值人民幣 1.92 億元。
1997 年 6 月 28 日          金玉觀世音聖像在深圳落成。
1997
年 7 月 7 日             多吉紮西主持裝藏佛法會,

                                              在金玉觀世音聖像內

                                              裝藏佛祖釋迦牟尼及古代高僧舍利各一枚。
1997 7 15
日            由弘法寺高僧釋本煥大師主持

                                              金玉觀世音聖像開光法會。

1998 年農曆九月十九日    金玉觀世音聖像正式緣歸南山,

                                                 永久供奉在三亞南山觀音閣。

1999年                                   金玉觀世音像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2001 年 12 月 3 日              在金玉觀世音聖像內

                                                 發現了自生的 138 顆金剛舍利。  

金剛舍利

 何為舍利?

“舍利”,梵語sarira,

民間多稱為舍利子,華譯靈骨,堅固子,

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的。

佛、菩薩、羅漢、高僧等,寂後火化,

每凝結有舍利,或如珠,如花,

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發舍利,

亦有雜色者,則係綜合所成,

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成。

若是佛舍利,世間無物能損壞,

菩薩以次,則堅度遞減。  

金剛,俗名金剛石,

是一種稀有的珍奇礦物,以質地堅利著稱,

佛家多用“金剛”作喻,

或喻佛之“法身”,或謂“金剛不壞身”。 

金剛舍利是舍利中的極品,

不但質地堅硬,而且色澤艷麗,

是金剛中最珍貴,最罕見,最殊勝的。 

舍利分為“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兩類。

“生身舍利”一般由高僧大德圓寂後火化所得,是金剛中較常見的。 

“法身舍利”乃因緣感化而生,

宋代呂元益的《龍舒凈土文》版中迸出舍利,

抄經時筆下出現舍利,繡經時針下出現舍利,唸佛時囗中出現舍利——

此外佛家還把三藏經卷稱為“法身舍利”。  

  附:海南三亞南山寺金玉觀音閣所發現“法身”舍利。  

舉世聞名的“金玉觀世音”

即供奉在“得大自在觀音閣”裏。

這尊國寶由觀音金身、佛光、翡翠蓮臺、檀木底座等四部分組成,

總高3.8米

 

耗用黃金100多公斤,南非鑽石120多克拉、

翡翠玉石100多公斤及

數千顆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等奇珍異寶,

採用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手工藝,

經過七百個日夜的漚心瀝血精心製作完成。  

“金玉觀世音”又稱“不空羂索觀世音“,

一面八臂,頭戴天冠,胸配纓絡,

手持法器,腳踏白蓮,化導六道,法力無邊。 

羂索為觀音右上手所持法器,

“不空羂索”意為搭救眾生永不落空。 

“金玉觀世音”

由二百多片平均壁厚 一點二毫米 的金片

經手工敲打成型再焊接而成,

由於運用了不同的工藝處理手法,

從而使金像產生了不同的色彩與質感,靈動飄逸,妙法傳神。 

白玉蓮座

是由五十二片白色翡翠經手工逐一琢磨,再以黃金鑲嵌而成。

在潔白的翡翠蓮座的襯托下,觀音更顯神聖莊嚴。  

為金玉觀世音的落成,

西藏大昭寺方丈登巴降白

捐贈了釋迦佛舍利一顆, 

西康竹慶寺活佛多吉扎西

捐獻古佛舍利一顆, 

由多吉扎西活佛護送舍利,

併為“金玉觀世音”舉行了隆重盛大的開光裝藏法會。

由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寶玉石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等

十一位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確認:

“金玉觀世音”

確是一尊具有民族風格

和時代精神的佛教造像珍品,

無愧為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史

與佛教造像藝術史上的稀世珍寶。 

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真審核確認,

“金玉觀世音”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

並載入九九年基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2001年12月3日下午5時30分,

為清洗供奉多年的金玉觀世音,

在海南三亞南山觀音閣舉行了隆重的灑凈儀式,

晚9時,當把金玉像請起時,

數十顆似珠如玉的晶體散落於翡翠蓮臺之上, 

當請出自多吉扎西活佛裝藏的大藏經時,

又驚奇地發現更多的晶體彌散在經書周圍。

其型圓而質堅,經清點,這些赤、橙、黃、金、紫色的小珠共計138顆。

 同月29日中午,多吉扎西活佛來到觀音閣,

確認這些五色小珠為佛門至寶金剛舍利,

並帶走其中的8顆供奉在藏地寺院。  

金玉觀世音自生金剛舍利並非偶然,

多洛活佛認為主要緣歸“四德”:

一 是  造像之德。

           金玉觀世音精美絕倫,造材係用純金和各式珠寶,珍貴無比,

           符合“金剛玉藏,金胎合曼”之意。 

二是    建場之德。

            金玉觀世音選擇美麗祥和的南山佛教文化苑為永久的法所,

           而南山的建設者們發菩提心,

           克服種種魔障,在一片灘塗荒山上開發出來的,

           這一份功德恒久而無可比擬。 

三是   供養之德。

           自金玉觀世音永久緣歸南山後,

           已接受了一百餘萬信眾的供養,

           幾年來,工作人員真誠待客,虔誠禮佛,也成就了南山整體供養之德。

 四是   裝藏之德。

          199777,為金玉觀世音聖像落成,

          多吉扎西活佛專程從藏地攜來

          釋迦牟尼舍利和古佛舍利各一枚,

          大藏經108部,裝藏在金玉觀世音聖像內,

          這都是佛家珍貴無比的寶物,

          尤其是釋迦佛舍利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因此,金玉觀世音像內發現舍利,

          既是觀音菩薩受感應顯示的法華妙象,

          也是釋迦佛及諸佛加持的結果。

 

                     出處: 作者:三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run&aid=502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