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06 06:13:53瀏覽1141|回應1|推薦4 | |
此文轉載自媒抗網站: 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topic_19391.html
發表於: 2008/02/05 01:28 文章主題: 台灣、中國經貿的經濟理論探析 -------------------------------------------------------------------------------- 本文的行文方式,基本上是根據經濟學的國際貿易理論,但為了避免使用過份深奧的貿易理論或數學解釋,內文一切以文字敘述的方式,口語化的一步步解釋貿易理論與目前現況。 假設兩個國家的國民,他們國內人民具有相同特質、相同生產力,其他的生產要素如天然資源、資本等都一樣,但國與國之間的生產力不一樣。那麼,兩國會不會貿易呢?會,只要兩個國家的產品價格不一樣,就可能出現貿易。 我們先用簡單的邏輯去思考這一個問題。假定生產過程中,僅使用兩種生產要素,一個是勞動力,一個是勞動力以外的生產要素總稱,我們簡稱資本。我們將兩國內,這兩種生產要素的數量進行相除,就是各國之內的資本和勞動的比例,簡稱資本勞動比。資本勞動比高的國家,顯示他們國家之內的資本相對另一個國家來說,數量比較多,我們稱之為「資本相對豐富國家」。與之對應的國家因為資本勞動比比較少,他是「資本相對缺乏的國家」,或者稱之為「勞動相對豐富國家」。若這兩國都僅生產兩種財貨,一種是使用較多資本的財貨,我們稱之為資本密集財;另一種使用較少資本的財貨,或者說他使用較多的勞動,我們稱之為勞動密集財。資本相對豐富國家的資本密集財,因為使用較多相對比較便宜的資本,價格比該國內的勞動密集財便宜。同理,勞動相對豐富國家的勞動密集財也相對便宜,但他們的資本密集財卻相對昂貴。 所謂的相對便宜或昂貴,不是指他的價格高低,而是說他的價格與其他財貨的價格去比較,讓人覺得比較便宜或昂貴。例如對台灣來說,無人銀行所耗費的成本比用銀行員低,所以他認為開設這樣的銀行是值得的。但對相對較後進國家如中國、印度,因為他們有便宜的人力,或許他們認為這太昂貴了。 還有一些概念必須舉例說明。所謂「相對豐富」不是說他的數量很多,而是相對於別的東西,他的數量比較多。以台灣和美國為例,其實美國人的數量是三億,他比台灣2300萬人還多。但美國的資本的數量比台灣多的更多,所以將他們的資本數量與他們的勞動數量拿來相比,也就是美國的資本勞動比,來和台灣相比較,就會發現他們的資本勞動比就太低了。所以美國是資本相對豐富的國家,台灣則是勞動相對豐富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進行貿易時,資本勞動比相對高的美國,他們的勞動價格(工資率)相較於他們資本的價格(利率),兩者相比,和台灣這兩項相比,他們的工資利率比高於台灣,顯示他們的工資相對昂貴,資本相對便宜。反之台灣的工資相對便宜,資本相對昂貴。美國解決這種工資相對昂貴的現象,就是遇到事情盡量用機器來替代人力,以減少工資高所帶來的成本高的困境。相對美國,台灣的工廠所使用的機器量及質就低很多了,因為台灣的廠商認為與其採購昂貴的機器,不如利用相對便宜的人力。 因此一個國家面對國際之間的貿易,必須考量自己國家之內的生產要素在數量與價格上的相對比例,也要考量其他國家在這一些方面與本國間的比例。 現在若開始貿易,或許A國不管在生產資本密集財或勞動密集財都可能比B國來的便宜。A國只有出口,B國只有進口。表面上看來,A國享有大量的貿易出超,就傳統貿易論點,這種出超是好的現象。但各位要注意,A國所生產的那些勞動密集財,有很多是用和B國相比,相對昂貴的勞動去生產,所以表面上他賺錢,但實際上卻沒有將資源使用到最好。另一種講法就是浪費資源。當然,B國都是進口,他們因為他們的資本密集財和勞動密集財都不如國的便宜,所以無法和A國競爭,進而產生浪費的狀況,所以兩國貿易並沒有讓資源使用到最佳狀態。 實際上,對A國和B國最佳的處理方式,其實是A國利用他資本豐富國家的特性,多生產資本密集財,然後出口這一些產品,來換取勞動密集財來使用。相反的,B國可以利用他勞動豐富國家的特性,多生產勞動密集財,出口勞動密集財,換取資本密集財,這樣兩國都將自己的資源使用到最有效率,如此會因為資源使用效率提高,整體產量增加而使價格下降,讓兩國都蒙受貿易的利益。 前述所講的貿易模型,就是衍自有名的資源秉賦理論,或稱H-O貿易理論。
依前述模型來看台灣與中國貿易之後的經濟狀況,的確如理論所述,台灣的勞動密集財產量逐漸下降,資本密集財產量逐漸上升。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狀況,在2000年之前,出口較低階、下游產品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反之,輸往中國的原料、機器廠房設備等中上游產品的產值比例逐年上升。 但這樣的理論卻忽略幾個很重要的概念,導致整個結論出現嚴重錯誤。生產要素品質不相同、國際投資及政治經濟運作下的經濟資源配置問題。
根據資源秉賦理論,資本豐富國家應該要充分利用國內豐沛的資本,將生產移轉到資本密集財才對。而且這樣的產業移轉需要動員更多的資本來調整,若資本的數量不夠多,則調整的速度就會減緩,在對手國調整速度比自己快的狀況下,將會使自己失業的狀況產生,甚至嚴重化。在產業或勞工間,此時及早進入生產資本密集財的產業、勞工將獲得利益,反之,較慢調整的勞工則受害。 剛才的貿易模型中,強調國內各種生產要素如勞動、資本都一樣,這是過份強烈的假設。都不一樣。實際上,各國國內各個產業、企業,他們使用資本、勞動的數量不一樣,每一個勞工的生產能力都不一樣。在這樣狀況下,對一個資本豐富國家的國家,他的國內產業的資本勞動比較低,若面臨勞動相對豐富國家不斷提高他的資本勞動比在競爭,就首先會遇到挑戰。當然資本豐富國家中,資本勞動比相對比較高的產業,面臨的挑戰就比較小。 根據上述模型去檢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台灣那些資本勞動比比較低的產業,也就是生產過程中,使用較多勞動力的產業,較先面臨中國的競爭。由於中國的勞動工資相對台灣低太多了,所以台灣在這一方面的產業首先遇到經營困境。相對的,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高資本產業面臨的挑戰就比較小。 因為使用較多勞動的產業在面臨挑戰時,若他宣布破產,他所引發的失業人口,會比那些使用較多資本的產業,所引發的失業人口較多,因此台灣在2000年之後正強烈面臨中國挑戰時,所出現的失業狀況比較嚴重。 其次,就勞動素質來說,根據台灣產業發展的途徑,相同工作內容,年紀大的工人,學歷較低;在台灣會計算工作年資的工資結構中,相同工作內容,年紀高的人,薪水較高。這些人在該企業面臨中國挑戰時,企業為降低成本,首先將高薪資、低生產力的勞工開除,所以那些年紀高的人又面臨失業的危機。 台灣失業以資本勞動比較低的產業、中高年紀的工人、中南部地區、鄉村較多,完全符合前述依照前述論點推展出來的結果。
根據前述,台灣與中國貿易,台灣最好的方式是加速資本累積,變成資本更豐富的國家,生產更多資本密集財,對我們比較有利。 這樣的轉變,有兩個方面值得深入探討。在資本累積方面,台灣對中國投資,不僅沒有加快台灣的資本累積及產業轉換,反而增強中國的資本累積,拉近中國與台灣的產業發展距離,讓台灣產業面臨更嚴厲的挑戰。簡言之,造成轉投資到中國的台灣資本與在台灣的台灣資本在競爭的惡劣狀況。 另一方面,台灣企業家轉到中國投資,變成一個跨國企業,造成台灣企業發展的早熟及早夭的現象。一般來說,企業家對國內的經濟狀況比對國外情況瞭解,就他們追尋利益極大、風險極小的策略思考,絕大部分的企業都會以國內企業為主要發展基地,非必要,絕不會考慮到國外發展,更不用說是跨國投資,變成跨國企業。同時,跨國企業因為要面臨兩國以上的政治經濟風險,也要面臨更多管理與工廠所在地文化差別的問題,他的管理技術與能力比純國內企業要高很多。所以大部分的跨國公司多是大型公司,甚至該企業在該國該產業中以居龍頭或大企業地位,然後企圖透過國際投資來增加他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但台灣的企業不是這樣,他在面臨競爭時,首先考量就是到一個他自認為熟悉的外國環境去生產。這樣讓自己企業暴露在外國不相同文化、法律、經濟體制的衝擊。其次,若他考量台灣與中國兩地分工,那麼他的企業就是跨國公司,這就要追問他或他的公司有沒有足夠的人才去處理那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他又要怎樣處理呢? 我們看台灣這一波的中國投資,那種戰法是螞蟻雄兵的戰術,大量往中國投資。這種投資企業數量之多,絕對令人訝異,甚至是奇景。如此龐大的國際投資更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跨國投資,而且是空前絕後。但大部分的企業賺或賠呢?很多媒體都說賺,但我們追問周遭親朋好友到中國投資的經驗,絕大部分是賠的。到底哪一個對呢?我們看銀行呆帳及企業淘空資產的狀況去分析,我比較相信賠錢,或者精確的說,在長期,他們多是賠錢的。 所以面臨中國對台灣的競爭,到中國投資的策略是錯誤的。
根據之前的分析,會出現兩個結果。根據貿易理論,兩岸若拉近,根據國際分工關係,雙方的福利會增加,拉遠,福利會減少。很多人根據這樣的論點,強調兩岸還是要接近比較好。其次,從國際投資來看,由於台灣資本大量移轉到中國,導致本國產業出現空洞化及嚴重失業現象,政府一般是在兩岸之間設定一些政策阻擾,以減少本國資本外流的狀況。 失業就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無形損失。雖然經由貿易理論,很多人強調互通的利益,但那是在長期。現在短期都不易顧到,需要那麼顧及長期利益嗎?凱因斯說:「在長期,我們都死光了,」 連「兩國經濟關係更密切,福利會增加」的假設都有那麼嚴重缺失,老蕭那種比前述更密切的「兩岸共同市場」關係,等於將台灣數十年來的努力,全部奉送給中國。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