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19 17:35:16瀏覽1562|回應1|推薦15 | |
小時後常常可以搭火車,最喜歡火車經過海邊的那一段,最不喜歡聞到老爺卜卜臭臭的柴油味道.. 每一次回外婆家時就算要換好多不同的車,總要媽媽能帶我們去搭那一段火車,又可以聽到海風和藍藍海浪拍打的聲音... 媽媽在火車上對我們說,我們的火車有不同的路線喔,開往外婆家的火車到「蠟燭」前一定不能忘了轉彎,不要火車進到黑黑的山洞裡(註),只要火車快一點載我們去看白花花的陽光.,一閃一閃地在海面上跳舞。 這一段兒時的體驗,已隨著歲月而在記憶裡沉澱,現在出門動輒非汽車代步便拿翹的兒女怕是不會有和爸媽搭火車看海的共同回憶,但我卻可以為他們增添拜訪「蠟燭台」的共同經歷.. 「蠟燭」的主人翁為鄭漢,當年為紀念他捨己救人的義行而建碑在此,蠟燭造型自是代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故事,立碑時為地方大事一件。但早年資訊並不發達,無怪乎母親當年不能完整說明經過時,只以「救人ㄟ」代之。 前往鄭漢紀念碑步道入口,須由省道台一線南下一百零二公里處轉入小路,步道全程步行不過二十分鐘。上坡走來略顯氣喘吁吁,登頂後的視野卻與火車車箱中遙望的景觀大不同。 紀念碑造型挑高雋永,有別於一般銅像只能做到真人大小,碑座上有述說著鄭漢其人事蹟的解說牌。 未遭相思樹林遮蔽的北邊,從右邊開始分別是鐵道與談文日式舊火車站,方正整齊一畦畦的良田,緩流入海的中港溪,溪邊運動公園與西濱快速道路,好像大型的模型地圖呈現眼前。 左邊正對中港溪出海海口,落日的餘輝染紅了海平面之時,我說著小時候搭乘超慢平快車以及看海的故事,和一對兒女輕快地移步下山.. 註:台鐵西部幹線從竹南分岔為山/海線,火車進到黑黑的山洞裡是指行駛山線鐵路,而海線鐵路南下行經第一站「談文」後,就可看見山頂的鄭漢碑。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