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1/31 04:46:19瀏覽355|回應0|推薦35 | |
曾於唐朝、唐德宗李适在位時擔任河東節度使兼禮部尚書的李詵(「詵」音「身」)在鎮守北門(應是指太原府,待確認)時,就有一位姓尹的道士隱居在晉山(註),他不吃粟米,經常食用柏樹的葉子,雖然滿頭白髮,但容貌卻像個孩子,並且常常獨自來到城市中遊歷。鄉里中有一位高齡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就曾對人說:
「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曾聽我的外祖父李翁說:
『我七歲時就已經認識那尹道士了,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十幾年,那尹道士的容貌體態卻如從前一樣都沒變,莫非他是神仙嗎?我已經老了,自己知道也沒有多少日子好活了。你還年輕,應該要好好記住尹道士的樣子。』
從那時到現在,又過了七十幾年了,而尹道士一點也沒有變老的樣子,看來千百歲對他來說都只是一瞬間而已啊!」
到了唐代宗李豫、大曆年間,任職北門從事的馮翊郡(即同州,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人嚴綬(註),是一位生性好奇之人。羨慕尹道士那已經得道成仙的樣子,每到了休假之日(註),就會駕著車馬前去拜訪尹道士。後來,嚴綬從軍中的司馬參軍升任為北門主帥,就迎請尹道士來到帥府,請他住在公署內,整天與他同席而坐,吃喝對談。嚴綬發現經常有種奇異的香氣從尹道士的肌膚中散發出來,因此嚴綬更加敬重尹道士。
嚴綬有一個妹妹嚴氏是一位在家修行的佛教女信徒,嚴氏曾經對哥哥說:
「佛教與道教(註)根本不同。」
並且對於哥哥與道士交往之事很生氣。後來有一日,嚴氏偷偷的將堇汁(註)放入湯中,要尹道士喝下。尹道士喝了湯後,驚訝得起身說道:
「我就要死了嗎?」
不一會兒,尹道士就吐出了一個很堅硬、散發著奇異香氣的東西出來。嚴綬命人將那個東西剖開檢查,居然是真的麝香(註)。此後尹道士的容貌迅速衰老、牙齒脫落,到了晚上,便在客房中過世了。嚴綬知道此事是妹妹下藥導致後非常的憤怒,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立刻吩咐麾下的部將趕緊處理尹道士的後事。於是二日後,就在汾水西岸二十里的某處將尹道士下葬了。
第二年的秋季,有一名來自照聖觀的道士朱太虛,因為要執行道教齋醮儀式中的一個名為「投金龍玉簡(簡稱「投龍」)」的重要程序,也就是將告文送達神靈的動作,就來到了晉山。忽然在山中遇到了尹道士。朱太虛驚訝得問道:
「師父為什麼來到此處?!」
尹道士笑著回答說:
「我去年在北門時,有人拿了堇汁給我喝,我因此故意裝死。只不過區區堇汁又怎麼能敗壞了我真正的修行呢!」
說完,尹道士就忽然消失不見了。
朱太虛心中感覺此事很奇怪。回到北門後,就將所見所聞對嚴綬說了。嚴綬說:
「我聽說仙人不會死,就算有死的,也是藉由屍解以脫劫飛升。不然,為什麼尹道士會出現像這樣奇異的變化!」
就要命人去將打開尹道士的墳墓檢查,但轉念一想,這樣神奇的事若是傳開了反倒會迷惑人心,就又打消了開棺驗屍的念頭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晉山」,應指位於閬州晉安縣(本名晉城)的晉山,位於今四川省東北部,自故以來多有神仙傳說,如「王子晉學仙,隱於猴山,是曰晉山」。
註:嚴綬,唐代宗李豫、大曆八年進士,由侍御史升為宣歙團練副使,後升為尚書刑部員外郎。歷任司空、尚書右僕射、太傅、荊南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等職,「在鎮九年,以寬惠為政,士馬蕃息,境內稱治」。
註:「旬休」,每十日休息一日,為唐宋時期湍歷的休假制度。
註:「黃老」,黃帝與老子的合稱。道家推為宗祖,故也借指道教。
註:「堇斟」,即「堇汁」,草本植物,花白色者稱為堇菜,帶紫色條紋;花紫色者為紫堇,二者均味苦,全草可入藥。尤以紫堇為藥用,味苦、性凉、有毒,用於治療結核病(肺癆)咳血、遺精、脫肛、瘡毒、頑癬、禿瘡、帶狀皰疹、蛇咬傷,亦有止癢、收斂、鎮靜、止血、固精之效。
註:「麝臍」,雄麝的臍,麝香腺所在。借指麝香。即麝囊、瑞香花。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一.尹君
唐故尚書李公詵鎮北門時,有道士尹君者。隱晉山,不食粟,常餌柏葉,雖髮盡白,而容狀若童子,往往獨遊城市。里中有老父年八十餘者,顧謂人曰: 「吾孩提時嘗見李翁言,李翁,吾外祖也。且曰: 『我年七歲,已識尹君矣,迨今七十餘年,而尹君容狀如舊,得非神仙乎?吾且老,自度能幾何為人間人,汝方壯,當志尹君之容狀。』 自是及今,七十餘歲矣,而尹君曾無老色,豈非以千百歲為瞬息耶!」 北門從事馮翊嚴公綬,好奇者。慕尹之得道,每旬休,即驅駕而詣焉。 其後嚴公自軍司馬為北門帥,遂迎尹君至府庭,館於公署,終日與同席。常有異香自肌中發,公益重之。公有女弟學浮圖氏,嘗曰: 「佛氏與黃老固殊致。」 且怒其兄與道士遊。後一日,密以堇斟致湯中,命尹君飲之。尹君既飲,驚而起曰: 「吾其死乎?」 俄吐出一物,甚堅,有異香發其中。公命剖而視之,真麝臍也。自是尹君貌衰齒墮,其夕,卒於館中。嚴公既知女弟之所為也,怒且甚。即命部將治其喪。後二日,葬尹君於汾水西二十里。 明年秋,有照聖觀道士朱太虛,因投龍至晉山,忽遇尹君在山中。太虛驚而問曰: 「師何為至此耶!」 尹君笑曰: 「吾去歲在北門,有人以堇斟飲我者,我故示之以死。然則堇斟安能敗吾真耶!」 言訖,忽亡所見。太虛竊異其事。及歸,具白嚴公,曰: 「吾聞仙人不死,脫有死者,乃屍解也。不然,何變異之如是耶!」 將命發其墓以驗之,然慮惑於人,遂止其事。
|
|
( 休閒生活|雜記 ) |